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4卷)-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是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定期出版的一份专业性学术出版物,每年出版两卷。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的编辑方针是:推广政策科学的概念和理论,以关注中国公共与社会问题的解决为依归,既重视理论发展,又关注实际问题,集学术性、应用性和批判性于一体,探索中国的公共政策理论和规律,推动中国公共政策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提升公共政策的品质和公共治理的质量。

作者简介

岳经纶,博士,珠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副院长,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所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山大学流动人口公共卫生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公共政策评论》主编,《公共行政评论》编委。

朱亚鹏,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政务学院教授,中山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保障研究所副所长。

内页插图

  •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4卷)
  •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4卷)
  •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4卷)
  •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4卷)

目录

专稿
中国福利国家及其部门构造的规模、公平与可负担性张光陈曦

养老保险与长期照护研究
健康社会政策视域中的老年服务、长期照护和“医养结合”唐钧
十年的摆荡:台湾地区长期照顾体制的路线争议与发展陈正芬
保险制抑或税收制?两岸长期照护制度改革的比较与启示陈永杰岳经纶
政治竞争与年金改革:台湾地区经验的检视傅从喜
改革前后中国社保资金筹集和使用模式的比较分析黄冠

教育公平研究
学前教育扩张与学前教育机会不平等——基于CFPS2010年和2014年调查数据范昕张雯闻冯剑锋
积分入学:政策创新与公平性讨论管兵唐玥钰

社会治理研究
城市扶贫整体绩效评估:指标构建与实证研究韩莹莹曾子澜张伟华
精准扶贫政策进程中的目标行为偏差研究:以广东为例邹勇兵
权威协商:农村秩序如何制度化建构?——以一个老牌“问题村”的治理为例
陈晓运张文杰

前言/序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党和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民生政策,巩固了中国社会政策快速扩展的成果,极大地改善了民生福祉,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与此同时,通过建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美好生活、人民福祉、共享发展等的新政治话语,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仅确立了新时代我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根本方向、基本理念和基本目标,而且也界定了社会政策体系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政策进入了以美好生活为根本导向的制度创新阶段。
一、实现美好生活是新时代我国社会政策发展创新的新理念
2012年11月15日,在当选为总书记后的首次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同志深情饱满地论述了他的“美好生活”观。他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这番肺腑之言,不仅指明了人民美好生活的核心内容及其与社会政策的关系,而且也昭示了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是我国新时代社会政策的根本目的。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要“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要“促进共同富裕”;要“让发展成果更多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决定》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社会政策”概念,但是,如何增进人民福祉,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如何实现美好生活,如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这些问题实际上都与社会政策的创新发展密切相关,事关社会政策的基本内容和核心功能。
2017年年初,在瑞士达沃斯,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向全世界宣布:“中国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人民中寻找发展动力、依靠人民推动发展、使发展造福人民。”在短短的68个字中,“人民”一词出现了六次,不仅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真谛,而且也表明了发展的目的在于人民的福祉。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2017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得到更加全面系统的阐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他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他庄严宣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他强调指出,“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为此,他明确要求:“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卖贝商城 推荐:中国公共政策评论(第1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