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的尽头……:陈原另一种回忆录-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文化、出版史学习者、

在陈原先生诞辰一百年之际,商务印书馆百年文化研究中心策划出版“陈原小丛书”,旨在整理散落的陈原史料性回忆文章和纪念文章,为商务馆史研究和陈原人物研究留存史料,也藉此向这位具有人文主义情怀的出版先驱致以敬意。丛书暂收四种:《如歌的行板:陈原晚岁杂忆》《隧道的尽头……:陈原另一种回忆录》《为书而生的智者:陈原纪念文集》《故人书简:陈原友朋书札》。

《隧道的尽头……:陈原另一种回忆录》一书收录了陈原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撰写的带有回忆录性质的散文与随笔,主要成文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一位20世纪30年代即投身革命的老一代知识分子,他曾亲身经历和目睹了20世纪民族与世界的风风雨雨,文章真实反映了老一代革命知识分子对历史巨变的困惑与反思。作为“陈原小丛书”中的一种,从他亲历亲述的字句中,感受一代出版家、翻译家的思想光辉,亦可成为对陈原先生的一种纪念。

内容简介

《隧道的尽头…:陈原另一种回忆录》收录陈原20世纪90年代撰写的兼具政论性质和往事漫忆的散文随笔,分为《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隧道的尽头是…》和《黄昏人语》三部分,内中将真实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融人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进程,为当今读者展现了一代革命知识分子的精神理路和时代作为。

本书主要成文于20世纪90年代,文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先后以《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1997年)和《隧道的尽头是光明抑或光明的尽头是隧道》(2002年)为书名出版。虽然距离本书初版已过去了20年,无论当时作者的视角如何,文中描述的众多“故事”或“轶事”,仍给读者提供了新的立足点,尽可以从当下的视角去品尝这些曾经的“故事”。

作者简介

陈原(1918-2004),原名陈洪泰,广东新会县人,193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中国当代著名出版家、作家、翻译家、社会语言学家,世界语运动拓荒者和著名活动家。曾任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总编辑。大量从事写作和翻译工作,出版国际问题、地理、文学、音乐、散文随笔等,主要著译近三十种。任《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学术顾问,为多部辞书的编辑出版做了大量组织动员工作;筹备组织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任首届、第二副主席;与陈翰伯等创办《读书》杂志,并任首任主编。先后担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创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任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致力于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和规范化工作。

目录

2002年版序言
辑一 不是回忆录的回忆录
不是战争的战争
不是情书的情书
不是音乐的音乐
不是地理的地理
不是杂志的杂志
不是报纸的报纸
辑二 隧道的尽头是……
隧道的尽头是光明抑或光明的尽头是隧道?
在欢乐歌声的背后悄悄地……
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莫向资产阶级捡破烂!
在名古屋遇见的诗人
三十年代唐·吉诃德式的悲喜剧
辑三 黄昏人语
十五年——记《读书》
五十年——关于罗曼·罗兰
一百二十年——基佐的《法国文明史》
4+2——时代的悲剧?
息辩!——关于陈寅恪
简单化——关于邵荃麟及其他
二十年——谭介甫的《屈赋新编》
中毒——关于“老…‘新”“三”
小说与政治——一段轶事
名家·哲人——一套“选粹”
理想世界——哲人的空想和社会模式
《新年梦》——蔡元培的小说
两种生产
哲人的梦
语言梦——记叶籁士
秋来了——“复杂化”也不得
《秋天里的春天》——记作者巴基和译者巴金
文化断裂——商务印“刷”馆
科学断层——由杨振宁博士的演讲想到的
狗吃狗——秦大河的日记
知己能吃么?
巴山夜雨
您可以走了
自作多情——关于列姆尼克的《列宁墓》
“纪实文学”——再关于《列宁墓》
谁失败了——关于詹明信的《世界新秩序》
留下了鲜花
《冬之旅》——舒伯特的组歌
一个人——历史学家克柳切夫斯基
米涅——他的《法国革命史》
可惜……
专有名词译名对照表

卖贝商城 推荐:隧道的尽头……:陈原另一种回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