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真的安全吗?

  “扫一扫”真的安全吗?

  扫码送礼品个人信息被收集

  近日,市民梁小姐称,她带着孩子在旧城北门街逛街时,看到有商店在门口摆了小摊,招呼来往的市民“扫一扫”,说扫一下二维码就可以获得小礼品一份。当时,小摊周围围了不少市民,有的正在挑选喜欢的小礼品,有的正在下载软件并注册。

  见到推销人员手中的小豆芽发夹,梁小姐的女儿就说很喜欢,让妈妈也去扫一下二维码。无奈之下,她掏出手机按照推销人员的指示操作。见梁小姐扫完二维码以后拿到了可爱的发夹,旁边两名年轻女生也纷纷掏出手机扫码。

  “当时我以为只要扫一下二维码就行了,结果还要下一个软件,还需要实名认证,并要求绑定银行卡。”梁小姐说,她扫码下载了一款软件并且注册了个人信息,细看之下才发现原来这是一个借贷平台,用于个人借款和贷款。

  注册后第二天,她在朋友圈看到朋友转发的一个关于二维码安全提醒的消息,“近期有通过扫码送小礼品,是一家公司做的活动,目的是套取你的个人信息,然后做人头贷,如果发生不良贷款记录将可能产生在你的头上。”看到这个消息后,梁小姐很错愕,本来只是想“扫一扫”给孩子要一个小礼品,没想到这里面还有这样的“内幕”。梁小姐说:“幸好我银行卡信息没有上传,但是注册的时候需要实名制,我把自己的身份证传上去了。”

  扫二维码支付银行卡被盗刷

  大型电商购物节“双十一”即将到来,相信不少市民都已经在电脑前选好自己的心水,放入了购物车打算在“双十一”当天来一场淋漓畅快的“买买买”。购物虽愉快,但安全不能忘。

  在去年“双十一”期间,就有市民在网购的时候,扫了一下二维码银行卡被盗刷。据媒体报道,当时市民李先生看中一台液晶电视,与店主联系时,对方称,交易时使用二维码支付可以便宜200元,李先生当即表示同意。随后,对方发来一个二维码,李先生就通过手机支付宝进行扫描,进入支付界面,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后点击支付。没想到第二天,李先生却发现自己银行卡被盗刷。后来报案,经过公安部门调查后证实,卖家发送的二维码中含有木马病毒。

  在网购时,选择大型的、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购物网站是首要的,同时,付款的时候要认真看清明细,谨防钓鱼网站,尤其对各类支付异常、需要退款的信息保持高度警惕,不要轻易将自己的信息泄露给陌生人。

  四招防范 安全扫码

  随着支付宝、微信钱包的广泛应用,手机支付变得越来越便利。而且往往使用这类支付还可以拿到一定的折扣,生活中难免会使用这样的“扫一扫”支付。要便利,更要安全。但通过“扫一扫”来引诱市民安装程序来实施诈骗的情况还是存在,因此大家在“扫一扫”领取礼品或者付款的同时,还需要多留一份警惕,如通过以下四种方式来安全扫描二维码。

  选择有安全扫描功能的扫码软件,最好有识别和过滤二维码的功能,可以起到很好的防范效果。

  选择“反扫”,用户向商家展示二维码或条形码,然后商家使用扫码枪扫描用户手机完成交易,安全漏洞的路径完全被堵死。

  留意发布平台,通常来说,报纸、杂志等正规出版刊物上的二维码相对安全。

  扫描二维码后下载的安装包,要进行病毒查杀,确认安全再安装,即使是热门APP,也要谨慎下载使用。

  所以小编建议大家尽量不要相信这些送小礼品的活动,虽然有真的但是万一信息被泄露就不好了。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中国味道广告投放设计     B2B电子商务营销    上海育健身时代新闻栏目广告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