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义 朱熹 易学著作 朱熹的易学思想和哲学思想 易学启蒙 象数与筮法 周易书籍 算卦 象数与易理 文化书籍-图书推荐
商品参数
编辑推荐
本次点校所采用底本,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参校本为中华书局影印之《四书五经》本。《周易本义》成书后,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规范读本。此次点校,力求恢复朱熹原著的本来面目,完整地反映朱熹的易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四书五经》本之《卦歌》、《周易序》、《曹寅序》等,本书亦一一收入,并在标题下加以标注。附录之《易学启蒙》采用明代子监刻本,参校本为《性理大全》本。
《周易本义》虽然兼讲象数与易理,但旨在解说卦爻辞中的义理,而且讲象数的目的也是为了阐发其中的易理。但《易》本卜筮之书,欲见微知著、预测吉凶,都离不开象数,所以朱熹并不排斥象数。朱熹在《周易本义》中重点阐释义理,又与蔡元定合著《易学启蒙》而解说象数与筮法。《本义》阐释义理简明深邃,《启蒙》解说象数清晰而翔实。此二书吸收了前代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有所发明,使易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古今易学学者对此均评价甚高,故本书《附录》中收入《易学启蒙》,使读者知古圣贤以卜筮教人之本义。
此次整理所加之注释,根据《周易正义》所附之《周易音义》为规范,注音亦采用反切注音之法,力求使读者得到正确的古音读法。
此次整理工作包括标点、文字处理、校勘工作,并吸取了部分已有定论的研究成果。内容简介
本书系宋代理学大师朱熹 重要的易学著作,一度为宋以后科举考试的规范读本。初稿名《易传》,定稿历二十余年。其释卦爻辞,均从筮占角度入手,兼讲象数与易理,简明深邃,在中哲学史和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简介
(宋)朱熹 撰;郑同整理
朱熹(1130—1200),婺源(今属江西)人,字元晦,后改仲晦,号晦庵,世尊称朱子,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四书或问》《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西铭解》及后人编纂的《朱子语类》《朱文公文集》等。
郑同,易学学者,北京学易斋的创办人兼策划人,多年来一直从事易学与术数学研究,著有《梅花易数讲义》等。先后主持整理出版《易藏》《术藏》《续修术藏》等大型文献,广受内外易学界的好评。
目录
点校凡例
原本周易本义提要
原本周易本义序
曹寅序
周易序
周易本义卦歌
易图
周易本义卷一 周易上经
周易本义卷二 周易下经
周易本义卷三 周易彖上传
周易本义卷四 周易彖下传
周易本义卷五 周易象上传
周易本义卷六 周易象下传
周易本义卷七 系辞上传
显示全部信息
前言
点校凡例
一、《周易本义》,宋代理学大师朱熹撰。本次点校所采用底本,标题又作《原本周易本义》。《周易本义》是朱熹 重要的易学著作,在中哲学史和易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本书所采用的底本为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参校本为中华书局影印之《四书五经》本。《周易本义》成书后,流传甚广,一度成为科举考试的规范读本。此次点校,力求恢复朱熹原著的本来面目,完整地反映朱熹的易学思想和哲学思想。《四书五经》本之《卦歌》、《周易序》、《曹寅序》等,本书亦一一收入,并在标题下加以标注。附录之《易学启蒙》采用明代子监刻本,参校本为《性理大全》本。
三、《周易本义》虽然兼讲象数与易理,但旨在解说卦爻辞中的义理,而且讲象数的目的也是为了阐发其中的易理。但《易》本卜筮之书,欲见微知著、预测吉凶,都离不开象数,所以朱熹并不排斥象数。朱熹在《周易本义》中重点阐释义理,又与蔡元定合著《易学启蒙》而解说象数与筮法。《本义》阐释义理简明深邃,《启蒙》解说象数清晰而翔实。此二书吸收了前代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并有所发明,使易学研究达到一个新的阶段,古今易学学者对此均评价甚高,故本书《附录》中收入《易学启蒙》,使读者知古圣贤以卜筮教人之本义。
显示全部信息
免费在线读
乾
乾,元亨,利贞。
六画者,伏羲所画之卦也。“—”者,奇也,阳之数也。乾者,健也,阳之性也。本注乾字,三画卦之名也。下者,内卦也。上者,外卦也。经文“乾”字,六画卦之名也。伏羲仰观俯察,见阴阳有奇偶之数,故画一奇以象阳,画一偶以象阴。见一阴一阳,有各生一阴一阳之象,故自下而上,再倍而三,以成八卦。见阳之性健,而其成形之大者为天,故三奇之卦名之曰乾,而拟之于天也。三画已具,八卦已成,则又三倍其画,以成六画,而于八卦之上,各加八卦,以成六十四卦也。此卦六画皆奇,上下皆乾,则阳之纯而健之至也,故乾之名,天之象,皆不易焉。“元、亨、利、贞”,文王所系之辞,以断一卦之吉凶,所谓“彖辞”者也。元,大也。亨,通也。利,宜也。贞,正而固也。文王以为乾道大,通而至正,故于筮得此卦,而六爻皆不变者,言其占当得大通,而必利在正固,然后可以保其终也。此圣人所以作《易》教人卜筮,而可以开物成务之精意。余卦放此。
初九 潜龙勿用。
初九者,卦下阳爻之名。凡画卦者,自下而上,故以下爻为初。阳数,九为老,七为少,老变而少不变,故谓阳爻为九。“潜龙勿用”,周公所系之辞,以断一爻之吉凶,所谓爻辞者也。“潜”,藏也。“龙”,阳物也。初阳在下,未可施用,故其象为“潜龙”,其占曰“勿用”。凡遇乾而此爻变者,当观此象而玩其占也。余爻放此。
九二 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二,谓自下而上di二爻也。后放此。九二刚健中正,出潜离隐,泽及于物,物所“利见”,故其象为“见龙在田”,其占为“利见大人”。九二虽未得位,而大人之德已著,常人不足以当之,故值此爻之变者,但为利见此人而已。盖亦谓在下之大人也。此以爻与占者相为主宾,自为一例。若有“见龙”之德,则为“利见”九五在上之“大人”矣。
九三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九,阳爻。三,阳位。重刚不中,居下之上,乃危地也。然性体刚健,有能“乾乾”惕“厉”之象,故其占如此。君子,指占者而言。言能忧惧如是,则虽处危地而“无咎”也。
卖贝商城 推荐:周易本义 朱熹 易学著作 朱熹的易学思想和哲学思想 易学启蒙 象数与筮法 周易书籍 算卦 象数与易理 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