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结构与效率-图书推荐

目录

0绪论
0.1选题背景
0.2选题意义
0.3研究思路
0.4研究内容
0.5特色与不足
1文献综述
1.1家庭内部视角考察的相关文献
1.2家庭外部视角考察的相关文献
1.3简要评述
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原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2.1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原理分析
2.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因素
3内部视角: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规模考察
3.1样本家庭基本状况的统计描述
3.2数据分析
3.3模型构建与估计方法
3.4实证分析
4内部视角: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结构考察
4.1数据分析
4.2模型构建
4.3实证分析
5内部视角: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效率考察
5.1数据分析
5.2模型构建
5.3实证分析
6外部视角:金融市场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6.1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联性
6.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联性
6.3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与金融市场发展的关联性
6.4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与金融资产的风险收益
7外部视角:宏观经济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7.1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国际比较
7.2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7.3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结构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7.4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效率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性
8外部视角:制度文化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
8.1社会关系与家庭关系的变迁
8.2文化环境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案例分析
8.3制度变迁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影响的案例分析
9结论及建议
9.1主要结论
9.2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内容简介

《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结构与效率》除绪论外,共分9章。章为文献综述,分别从家庭内部视角和家庭外部视角,对国内外有关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文献进行梳理,为《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结构与效率》的研究提供参考。第2章考察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理论,分析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原理,并分别从居民家庭内部和居民家庭外部探讨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有关因素。第3、4、5章从内部视角,利用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2011年全国大样本的微观调研数据,使用Tobit模型、CLAD估计、Heckman两步法等研究方法,分别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结构、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第6、7、8章从外部视角,利用1992-2013年国家宏观经济数据,通过建立适合样本数据的小样本预测模型的估计及在此基础上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分析金融市场、宏观经济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之间的关联性,同时,通过案例的形式,分析制度文化对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第9章是《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结构与效率》的研究结论,并就如何优化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价格说明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关于新广告法声明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信息中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涉及“教育部声明”中的商品,均不代表教育部指定、推荐的具体版本,仅代表该商品的内容为指定、推荐书目。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收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

卖贝商城 推荐: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配置:规模、结构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