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图书推荐

产品特色

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

-

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

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

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

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

内容简介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全书凡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作者简介

干宝(?-336年),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省)人。东晋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志怪小说的创始人。其祖父干统,三国时为东吴奋武将军都亭(今湖北恩施)侯;父干莹,曾仕吴,任立节都尉,迁居海盐。干宝自小博览群书,晋元帝时担任佐著作郎的史官职务,奉命领修国史。后经王导提拔为司徒右长史,迁散骑常侍。除精通史学,干宝还好易学,为撰写《搜神记》筹备了资本。

精彩书评

才非干宝,雅爱《搜神》;情类黄州,喜人谈鬼。闲则命笔,因以成编。

——蒲松龄

传奇者流,源盖出于志怪。

——鲁迅

目录

【目录】

卷 一

神农鞭百草.......................... 2

雨师赤松子.......................... 2

赤将子舆............................. 3

宁封子自焚.......................... 4

彭祖仙室............................. 4

崔文子学仙.......................... 5

焦山老君............................. 6

鲁少千应门.......................... 6

淮南八老公.......................... 7

刘根召鬼............................. 8

王乔飞舄............................. 9

蓟子训遁去........................ 10

汉阴生乞市........................ 11

常生复生........................... 12

左慈显神通........................ 13

于吉请雨........................... 15

介琰变化隐形..................... 17

葛玄使法术........................ 18

园客养蚕........................... 19

董永与织女........................ 20

钩弋夫人之死..................... 21

杜兰香与张传..................... 22

弦超与神女........................ 23

卷 二

寿光侯劾鬼........................ 28

樊英灭火........................... 29

徐登与赵昞........................ 30

赵昞临水求渡..................... 31

边洪发狂........................... 31

鞠道龙说黄公事................. 32

谢食客.............................. 33

天竺胡人法术..................... 33

扶南王判罪........................ 35

贾佩兰说宫内事................. 35

李少翁致神........................ 37

营陵道人........................... 38

白头鹅试觋........................ 39

石子冈朱主墓..................... 40

夏侯弘见鬼........................ 41

卷 三

钟离意修孔庙..................... 44

段翳封简书........................ 45

臧仲英家怪物..................... 46

乔玄见白光........................ 47

管辂论怪........................... 49

管辂助颜超延寿................. 52

管辂筮郭恩........................ 53

淳于智卜宅居..................... 54

淳于智卜免祸..................... 55

淳于智筮病........................ 56

郭璞撒豆成兵..................... 56

郭璞救死马........................ 57

郭璞筮病........................... 58

郭璞招白牛........................ 59

隗炤藏金........................... 60

韩友驱魅........................... 62

严卿禳灾........................... 63

华佗治疮........................... 64

华佗医喉病........................ 65

卷 四

风伯雨师........................... 68

张宽说女宿........................ 68

灌坛令太公望..................... 69

胡母班传书........................ 70

冯夷为河伯........................ 73

华山使者........................... 74

张璞二女........................... 75

建康小吏曹著..................... 76

宫亭湖孤石庙..................... 77

宫亭湖庙神........................ 77

郭璞卜驴鼠........................ 78

欧明求如愿........................ 79

黄石公祠........................... 80

樊道基显神........................ 81

戴文谋疑神........................ 82

麋竺遇天使........................ 83

阴子方祀灶........................ 84

张成见蚕神........................ 85

戴侯祠.............................. 85

刘玘成神........................... 86

卷 五

蒋子文成神........................ 88

蒋侯召刘赤父..................... 89

蒋山庙戏婚........................ 90

蒋侯与吴望子..................... 91

蒋侯助杀虎........................ 93

丁姑渡江........................... 94

赵公明府参佐..................... 96

周式逢鬼吏........................ 99

张助斫李树...................... 100

临淄出新井...................... 101

卷 六

论妖怪............................. 104

论山徙............................. 104

地暴长............................. 107

一妇四十子...................... 107

御人产龙......................... 108

彭生为豕祸...................... 108

蛇 斗........................... 109

五足牛............................. 109

临洮大人......................... 110

龙现井中......................... 110

马生角............................. 111

食叶成文......................... 112

................................

卷十六

三疫鬼............................. 282

挽歌辞............................. 282

阮瞻见鬼......................... 283

黑衣白袷鬼...................... 284

蒋济亡儿......................... 285

孤竹君棺......................... 287

温序死节......................... 288

文颖移棺......................... 289

鹄奔亭女鬼...................... 290

曹公船............................. 293

苟奴见鬼......................... 293

产亡点面......................... 294

弓弩射鬼......................... 295

鬼鼓琵琶......................... 295

秦巨伯斗鬼...................... 296

三鬼醉酒......................... 297

宗定伯卖鬼...................... 298

紫玉韩重......................... 299

驸马都尉......................... 302

精彩书摘

戴文谋疑神

【原文】

沛国戴文谋,隐居阳城山中①,曾于客堂食际,忽闻有神呼曰:“我天帝使者,欲下凭君②,可乎?”文闻甚惊。又曰:“君疑我也。”文乃跪曰:“居贫,恐不足降下耳。”既而洒扫设位,朝夕进食,甚谨。后于室内窃言之。妇曰:“此恐是妖魅凭依耳。”文曰:“我亦疑之。”及祠飨之时③,神乃言曰:“吾相从方欲相利,不意有疑心异议。”文辞谢之际,忽堂上如数十人呼声,出视之,见一大鸟,五色,白鸠数十随之④,东北入云而去,遂不见。

【注释】

①阳城山:俗称车岭山,位于今河南巩义东南,荥阳西南。u2003②凭:此处指神鬼附身于人。u2003③飨(xiǎng):祭祀。u2003④白鸠(jiū):鸟类,形似鸽,古时以之为瑞兽。

【译文】

沛国人戴文谋,隐居在阳城山中,有一次在客堂吃饭的时候,忽然听见有神灵呼唤说:“我是天帝的使者,想降下来附身于你,可以吗?”戴文谋听了非常吃惊。神灵又说:“你是怀疑我吗?”戴文谋跪下说:“我家境贫寒,恐怕不值得您下凡罢了。”随后打扫屋子,设立神位,早晚祭献食品,十分谨慎。后来,他和妻子在内室悄悄议论这件事。妻子说:“这恐怕是妖怪想要依附于你罢了。”戴文谋说:“我也怀疑。”到了祭献食物的时候,神就说:“我来依附你,正准备让你受益,没想到你们疑心于我。”戴文谋连忙道歉,忽然客堂屋上像有几十个人的呼喊之声。他出来一看,只见一只五彩羽毛的大鸟,有几十只白鸠跟随着,往东北方向飞去,钻进云里,就看不见了。

麋竺遇天使

【原文】

麋竺字子仲①,东海朐人也②。祖世货殖,家赀巨万③。常从洛归④,未至家数十里,见路次有一好新妇,从竺求寄载。行可二十余里,新妇谢去,谓竺曰:“我天使也。当往烧东海麋竺家,感君见载,故以相语。”竺因私请之。妇曰:“不可得不烧。如此,君可快去。我当缓行,日中,必火发。”竺乃急行归,达家,便移出财物。日中,而火大发。

【注释】

①麋(mí)竺:三国时的蜀将,刘备曾拜之为安汉将军。u2003②东海:郡名,辖境约在今山东与江苏交界处。朐(qú):县名,位于今江苏连云港西南。u2003③赀:同“资”,资产。④常:通“尝”,曾经。洛:洛阳。

【译文】

麋竺字子仲,东海朐县人。他祖祖辈辈经商,家中有资产数以万计。他曾从洛阳回家,在离家还有几十里的地方,遇上一个漂亮的新媳妇,向他请求搭车。麋竺让她上车后,走了二十多里,新媳妇向他告别,对麋竺说:“我是天帝的使者,奉命要去烧掉东海麋竺的家,感激您让我搭了车,所以把这个消息告诉你。”麋竺听了后就向她求情。那使者说:“不烧是不可能的。这样吧,你可以赶快回去。我就慢慢走,到中午一定就要起火。”麋竺就急忙赶回家,到家后,就搬出所有的财物。到了中午,大火果然就熊熊燃烧起来。

阴子方祀灶

【原文】

汉宣帝时①,南阳阴子方者②,性至孝。积恩好施,喜祀灶。腊日晨炊③,而灶神形见。子方再拜受庆④,家有黄羊,因以祀之。自是已后,暴至巨富。田七百余顷,舆马仆隶,比于邦君⑤。子方尝言:“我子孙必将强大。”至识三世⑥,而遂繁昌。家凡四侯,牧守数十⑦。故后子孙尝以腊日祀灶,而荐黄羊焉。

【注释】

①汉宣帝:汉武帝的曾孙刘询。u2003②南阳:秦置郡名,治所宛县,即今河南南阳。u2003③腊日: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u2003④受庆:受到神的福佑。u2003⑤黄羊:据《太平御览》中记,此黄羊应为黄犬。u2003⑥邦君:指地方长官。u2003⑦识:指阴识,汉光武帝刘秀光烈皇后的哥哥。

【译文】

汉宣帝的时候,南阳有个阴子方,非常孝顺,常常施舍积德,喜欢祭祀灶神。他腊日那天早上做饭,灶神显形。阴子方再三拜谢请求赐福,他家中有一条黄羊,于是拿来祭祀灶神。从此以后,他家很快就变得极为富有。有田地七百余顷,有车马仆役,堪比地方上的长官。阴子方曾说:“我的子孙必定会兴旺发达。”到阴识时过了三代,他家就昌盛起来了。一家有四人封侯,有几十个州郡长官。后来他的子孙经常在腊日那天祭祀灶神,供奉黄羊。

张成见蚕神

【原文】

吴县张成①,夜起,忽见一妇人立于宅南角,举手招成曰:“此是君家之蚕室。我即此地之神。明年正月十五,宜作白粥,泛膏于上②。”以后年年大得蚕。今之作膏糜像此③。

【注释】

①吴县:县名,故址位于今江苏苏州。u2003②泛膏于上:使油脂浮在上面。膏,油脂。u2003③膏糜:又称“膏粥”,浮有油脂的白粥,古时于农历正月十五祭祀蚕神所用。

【译文】

吴县的张成,有一天夜里起床,忽然看见一个女子站在他房子的南边角落里,挥着手招呼他说:“这是你们家的养蚕房。我就是这里的神仙。明年正月十五,你应该煮一些白米粥,让油脂浮在白粥上。”以后张成每年都能收获很多的蚕。现在人们做膏粥来祭祀蚕神就是这样来的。

戴侯祠

【原文】

豫章有戴氏女①,久病不差。见一小石,形象偶人②。女谓曰:“尔有人形,岂神?能差我宿疾者③,吾将重汝④。”其夜,梦有人告之:“吾将佑汝。”自后疾渐差。遂为立祠山下。戴氏为巫,故名戴侯祠。

【注释】

①豫章:古郡名,治所位于今江西南昌。u2003②偶人:用泥土或陶瓷制成的人偶。u2003③宿疾:旧病,指长久不愈的疾病。u2003④重:尊重。此处指敬为神来奉祀。

【译文】

豫章郡有一个姓戴的女子,病了很久不能痊愈。一次她看见一块小石头,形状像个木偶人。这女子就对它说:“你有人形,难道是神仙吗?你如果能使我这老病痊愈,我一定会把你当作神仙来奉祀。”那天夜里,这女子梦见有人告诉她:“我将保佑你。”从此以后她的病就渐渐好了。于是她就在山下为这小石头建造了一座庙宇,这姓戴的女子就做了里面的女巫,这庙就名为戴侯祠。

刘玘成神

【原文】

汉阳羡长刘玘尝言①:“我死当为神。”一夕饮醉,无病而卒。风雨,失其柩。夜闻荆山有数千人噉声②。乡民往视之,则棺已成
冢。遂改为君山,因立祠祀之。

【注释】

①阳羡:汉置县名。故城在今江苏宜兴南。长:县长官。玘:音“qǐ”。
②噉:通“喊”。

【译文】

汉时阳羡县长官刘玘曾说:“我死了会成神仙。”一天晚上他喝醉了酒,没有生病就突然死去了。当时风雨大作,他的棺材也不见了踪影。那天夜里,人们听见荆山上有几千人的喊叫声。乡里的老百姓赶去一看,那棺材已经变成了坟墓。于是人们便将荆山改称为君山,并建造了庙宇来祭祀他。

前言/序言

出版说明

《搜神记》的成书背景

《搜神记》是一部记述古代民间传说和神鬼灵异故事的小说集,是我国最富盛名的古典文学名著之一。“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古代亦不乏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如《楚辞》、《淮南子》、《山海经》等,而《搜神记》可谓其中的集大成者。

《搜神记》并非单人原创,而是由东晋史学家干宝搜集整理润色而成,其中也不排除有干宝自己的创作。干宝辑录此书的目的,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的著述和传说,来证明鬼神确实存在。作者所生活的魏晋南北朝是思想较为解放的时期,人们打破
“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开始谈论并在一定程度上相信鬼神和因果报应,在这样独特的背景之下,《搜神记》应运而生,其中所录之事被许多时人当作真实事件,甚至在一段历史时期被视为史料。

《搜神记》的作者干宝

干宝,字令升,东晋史学家,河南新蔡人。《晋书》中有《干宝传》。干宝生于世家,少时遍览群书,被举荐任著作郎,后又经王导推荐,编修国史。干宝既有“良史”之才,且通经、子、文集,其著述经今人搜集,已逾百卷。干宝精通易学,喜好研究阴阳术数、搜集怪谈逸事。据《晋书》记载,干宝乃有感于父亲之婢死而再生以及其兄气绝后复苏二事,相信“神道之不诬”,开始动笔编撰《搜神记》一书。

《搜神记》的内容及特色

《搜神记》原有三十卷,晋后多有遗失,今日存本为明人胡应麟从《法苑珠林》、《太平御览》等书中辑录增益而成,全书共二十卷,故事四百六十四篇。书中内容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有些篇章兼有佛教色彩。多数故事篇幅不长,但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书中还有许多贴近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诸如歌颂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本质,讽刺贪官昏官,颂扬清官良吏,揭示古代男女恋爱观及婚姻问题,以及反映古人家庭孝道等传统道德观念等。

《搜神记》对后世的影响及其艺术价值

《搜神记》首先是珍贵的史料,书中保留了大量古代社会的生活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珍本。另外,作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搜神记》远承上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近继先秦两汉史书中的鬼怪妖异故事,下开唐传奇和宋代平话故事的先河,对元、明、清三代的小说和戏剧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诸如唐代的传奇和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之中,就有直接取材自《搜神记》的内容,而鲁迅也曾以《搜神记》中的《三王墓》为底本,创作了《故事新编》中的名篇《铸剑》。

《搜神记》不仅内容丰富,语言也清新雅致,别具一格,其文学价值亦不容忽视,书中的许多篇章和故事被后人一再引用和改编,历代长传而不衰。当然,《搜神记》限于时代局限,也有宣传神鬼迷信和陈旧思想的糟粕,但这并不妨碍《搜神记》在中国古代文学传承中的宝贵价值和显耀地位。

此次新版《搜神记》的特点

此次新版以中华书局汪绍楹先生注本《搜神记》为底本,参照了多个版本进行重新校勘和编辑。此版在保留全部原文的基础上,加以注解和白话译文,注解力求详尽,译文力求信达,旨在让今日的读者最大限度地了解这部古典名著的全貌。限于时间和水平有限,书中纰漏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原序

虽考先志于载籍,收遗逸于当时,盖非一耳一目之所亲闻睹也,又安敢谓无失实者哉。卫朔失国,二传互其所闻,吕望事周,子长存其两说。若此比类,往往有焉。从此观之,闻见之难,由来尚矣。夫书赴告之定辞,据国史之方册,犹尚若此;况仰述千载之前,记殊俗之表,缀片言于残阙,访行事于故老,将使事不二迹,言无异途,然后为信者,固亦前史之所病;然而国家不废注记之官,学士不绝诵览之业,岂不以其所失者小,所存者大乎。今之所集,设有承于前载者,则非余之罪也。若使采访近世之事,苟有虚错,愿与先贤前儒,分其讥谤。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群言百家,不可胜览;耳目所受,不可胜载。亦粗取足以演八略之旨,成其微说而已。幸将来好事之士,录其根体,有以游心,寓目,而无尤焉。

晋散骑常侍新蔡干宝令升撰

卖贝商城 推荐:搜神记 双封烫金珍藏版 古代神鬼灵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