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游牧民的世界史 精装修订《忽必烈的挑战》《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作者杉山正明重磅全球通史BJSD云图推荐-图书推荐
☆作者的权威身份:杉山正明为日本研究草原民族与蒙古历史*人,京都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教授,他通晓汉语、英语、拉丁语、波斯语、阿拉伯语、蒙古语等13种语言文字,具备极为开阔的知识视野和求新求变的理论勇气,正因如此能够写出超越以西欧、中国为视角的历史论著。
☆内容的独特视角:一部描写游牧民与农耕民数千年共存、交往、冲突、融合的大成之作。长久以来我们所知的历史多是建立在汉文资料上的历史,是被当时的王朝统治者美化的历史。我们的王朝史观离不开中原正统的观念或者就是汉人史观。而杉山正明打破了这种中原史观,也摒弃了西方世界大航海时代以来建立的西方海洋文明视角,把游牧民提升到历史主角角色上,回归到游牧民发展史本身,他们不再是夷狄的代称,颠覆游牧民野蛮杀戮者及文明破坏者的形象。
☆新鲜见解:如果只知道一半真相,那你所认识的历史,就是个伪造品。中国历史上纯粹的汉族王朝只有汉、宋、明三个朝代。任何王朝的历史发展都有游牧民的参与,游牧民不是与“国家”背道而驰的边缘性存在,他们曾是挑起“国家”的中坚力量,支撑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而欧亚大陆历史*主要的部分即是游牧民的历史。
☆史学界的评价:杉山正明的著作以其独特视角与新鲜见解,被史学界肯定。北京大学罗新、张帆,复旦大学姚大力教授等赞誉有加。
自 序
《游牧民的世界史》导读
第一章 跨越民族与国界
欧亚世界史的特征
游牧民世界的起源
第二章 中央欧亚大陆的结构
眺望广阔的大地
欧亚的西半部
第三章 追溯游牧国家的原貌
希罗多德说故事
司马迁眼中的当代史
第四章 贯穿草原及中华的变动波潮
互相争执的两个帝国
逆转的时刻
第五章 撼动世界的突厥·蒙古族
庞大的突厥世界
欧亚大陆重组之浪潮
第六章 蒙古的战争与和平
渐渐成形的“世界”
蒙古为何能够扩张?
欧亚大陆大交易圈
资本主义萌芽
世界史的分水岭
第七章 探寻近现代史的架构
海洋及枪炮的时代
重新检视欧亚大陆
跋
解说——关于“定居”及“移动”
分成两阶段扩张的庞大帝国
回过头来说,回溯到忽必烈开始建设大都前的半个世纪左右,就是公元13世纪初的时候。
不久之前,这个被称为蒙古高原的高原,几乎是非常突然地出现了一个游牧民的政治联盟。其名为“Yeke Mongghol Ulus”,也就是“大蒙古国”。这是日后所有发展的开端。
公元1206年,举行了正式的登基仪式并称为“成吉思汗”的领导者铁木真,率领由突厥·蒙古系众多集团形成的牧民战士军团进行远征之旅。在此,发源自内陆草原的浪潮,全面向欧亚大陆东西两侧蜂拥。这就是蒙古及其时代的开端。蒙古的军旅生涯马不停蹄地持续进行。而且,长达半世纪。
蒙古传承到成吉思汗孙子辈一代,已经到了疆域扩张到远远地超过草原地带与内陆亚洲框架之“史上最大陆地国家”的时刻。第四代蒙古皇帝蒙哥在亲征中国四川的最前线突然去世。以这个意外事故为契机,在公元1260年的前后五年左右,展开一场席卷整个帝国及欧亚大陆东西方的帝位继承争夺战。以此为界线,蒙古帝国完成了更进一步的成长,欧亚世界也再度大幅地改变。
在帝位继承争夺战中浮现的人物,正是蒙哥之弟忽必烈。从叛乱者变为胜利者的时点,历经与祖父成吉思汗相同轨迹的忽必烈,特意地将东方亚洲作为直接统治的根据地,建设出前所未有的新型态世界帝国。那就是结合了军事及贸易,世界史上罕见的帝国。
对于蒙古来说,忽必烈可说是第二个创业者。在此之后,蒙古以忽必烈直接管辖的新帝国“大元汗国”为中心,结合了除同族的大小汗国之外,还有由各式各样人种、成员的地方政权、既有王朝、当地势力以多层阶级方式组合成宽松的“世界联邦”。
在同族汗国之中,西北欧亚大陆为术赤汗国、西方亚洲为旭烈兀汗国等,其汗国本身就具备了足以称为帝国之规模及内容。大可汗忽必烈则君临所有权力之上。
但是,这并非是在一口气之间完成的事情。刚好是在兴建了大都的忽必烈约30年之治世期间,突然涌现许多以新国家构想为基础的大型计划。蒙古帝国可说不只是在外观方面,就连内在方面也有大幅度改变。
忽必烈的“大规模建设”涵括了政治、军事、经济、物流、生产及交通等许多方面。尤其是国家主导的自由贸易、重商主义政策,也直接地涵盖到非蒙古疆域,并促使陆海两路接轨,导致前所未有的“欧亚大陆大交易圈”出现。
另一方面,与这种“大建设”相冲突,反抗忽必烈权力以寻求独立的行动以时而轻微时而激烈的方式持续进行,尤其是在中亚方面。
但并非是“蒙古”这个整体架构出现崩解或消失。这一点,过去以来一直有些误解。
不论是好是坏,环绕着他及其政权,忽必烈时代是蒙古帝国整体出现了大幅度波动的时期。
历经这个激烈的“蜕变时期”,蒙古变成一个更大型、将更多重心放在经济上的世界帝国。
在“陆地帝国”方面已经成为人类史上最大帝国的蒙古,随着在忽必烈时代又更进一步地向外侧扩大接近一倍的同时,也变得带有“海洋帝国”的性格。多元复合体的蒙古也渐渐趋向成为“海陆帝国”。
蒙古是个以两阶段完成扩张的帝国。甚至,以词汇的真实意涵而言,应该说这个世界史上绝无仅有之“世界帝国”的超广域巨大帝国得以被完成,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在西方大航海时代之前,欧亚大陆一直是人类历史的主要舞台。而欧亚大陆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其实是游牧民与农耕民数千年的共存、交往、冲突及融合。
公元前6世纪,动员70万兵力的波斯大流士败给游牧民的斯基泰。公元前200年发生在东方大陆的白登山之围,则是刘邦被匈奴一族围困七天,*终以和亲和岁币脱困。此后1000多年,欧亚大陆崛起的游牧民族有突厥、鲜卑、柔然、契丹、女真、蒙古,等等。鲜卑的北魏率先统一了中国北方,结束了纷乱的割据政权。而突厥一度影响了隋唐政权的兴起与发展,唐太宗李世民身上的游牧民血统让他被西域诸国尊为“天可汗”。契丹与女真强大的战力给宋朝带来的压力,使得宋代甫一立国便一直强调胡汉之别。13世纪的蒙古帝国更是书写了游牧民历*辉煌的一页,成为世界历史的分水岭。
然而大航海时代以来建立的西方海洋文明视角,以及汉人正统的王朝史观,使得游牧草原民族被边缘化,忽略了游牧民曾主导或引发了欧亚大陆在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诸多变革的史实。
从前在历史中作为边缘性存在的游牧民,在本书中担任起积极和正面的主要角色。杉山正明超越了以西欧、中国为中心的视野,描绘出别开生面的游牧帝国与世界历史,将游牧民“野蛮入侵者”或“军事破坏者”的形象彻底颠覆。因此,这是一部打破中原史观与西方文明史观、放眼欧亚大陆的作品!
杉山正明 Sugiyama Masaaki
1952年出生于日本静冈县。现任京都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教授,亦为北京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蒙古时代史,是日本研究蒙古史之翘楚。1995年以《忽必烈的挑战》获得三得利Suntory学艺赏,2003年以历年研究成果及著作获得第六届司马辽太郎赏,2006年获颁国家荣誉紫绶褒章,2007年以《蒙古帝国及大元王朝》获得日本学士院赏。
关于译者
黄美蓉,毕业于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系,日本一桥大学商学研究科。喜好阅读、摄影及旅游。
卖贝商城 推荐:书籍 游牧民的世界史 精装修订《忽必烈的挑战》《疾驰的草原征服者:辽西夏金元》作者杉山正明重磅全球通史BJSD云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