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图书推荐

内容简介

2016年暑假,笔者承担了乌鲁木齐市文物普查研究项目,在全面系统地对乌鲁木齐市文物普查材料进行整理与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书。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在写作过程中曾多次与相关专家商讨文稿。近年来在新疆意识形态反分裂斗争中,笔者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将《新疆的若干历史问题》作为《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撰写的政治和学术指南。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主旨始终围绕着充分挖掘和利用文物考古资料,结合前辈学者历史研究成果,阐述新疆天山地区的居民自古以来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尤其是与中原地区密切联系的历史;充分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揭露和肃清国内外“三股势力”肆意歪曲新疆历史、蛊惑“双泛”思想的险恶用心和流毒。

内页插图

  •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
  •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
  •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
  •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

目录

第一章 石器时代的乌鲁木齐
一 乌鲁木齐的自然环境
二 柴窝堡湖畔的石器
三 东西方人类的第一次对话
四 新石器时代问题

第二章 三角纹的故事
一 博格达山岩画
二 康家石门子岩画

第三章 萨恩萨伊青铜时代的墓葬
一 乌鲁木齐萨恩萨伊墓地
二 压印刻划纹陶器系统
三 萨恩萨伊墓地青铜时代重要铜器溯源
四 精美的青铜鹤嘴锄
五 出土的其他铜器
……

第四章 青铜时代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第五章 吐火罗语与吐火罗人问题辨析
第六章 “胡人”问题
第七章 乌鲁木齐的彩陶遗存
第八章 塞人在天山地区的活动
第九章 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
后记

前言/序言

乌鲁木齐市坐落在天山的北坡,城市南依天山,向北沿着乌鲁木齐河的冲积扇发展起来,是地球上离海洋最远的大都市之一。乌鲁木齐城镇的历史,可追溯至清朝。清乾隆二十年(1755),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之后,在乌鲁木齐设关,修筑城垒,经过十多年营建,至1766年,乌鲁木齐城开四门,商肆临街,衙门分列,有了城镇的雏形。乾隆帝赐名迪化,取“启迪教化边民”之意。从那时算起,乌鲁木齐建城的历史,已经有250多年了。
在乌鲁木齐城区,尚未找到明确属于史前人类活动的遗迹。好在乌鲁木齐市的管辖范围不限于城区,包括有周边的山麓、山沟、乌鲁木齐河流经的中上游区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乌鲁木齐市管辖的区域内,发现并标注属于汉代以前的墓地、岩画共有80余处,遗址点7处。2这些史前时期的墓葬和遗址,经过发掘的不到10处,且除乌拉泊水库墓地、柴窝堡湖墓群、阿拉沟墓群和萨恩萨伊墓地外,其他都是一些零星的试掘。从目前的考古发现看,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始,乌鲁木齐市所在的天山山麓、沟谷地带就有人类活动;青铜时代到早期铁器时代,南来北往的人群,更为频繁地在这里迁徙、活动。乌鲁木齐地区经过考古发掘的史前遗存主要是墓葬。墓葬中出土遗物也不丰富,材料缺乏系统的整理与研究。所以仅依赖单薄的考古材料,难以系统梳理、描述乌鲁木齐的史前历史。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将乌鲁木齐的考古材料,放到天山山脉、内陆欧亚史前文化大背景里去认识,再结合历史学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乌鲁木齐史前历史的故事才能讲得相对完整。乌鲁木齐史前考古材料和研究基础虽然薄弱,但是,这些遗存之间没有大的时代缺环,且它所涉及的学术问题大多与整个天山山脉、辽阔的内陆欧亚,特别是欧亚草原关系密切,根脉相系,是整个欧亚草原历史的一个章节。将这些历史故事放在内陆欧亚这一大的背景下叙述,探源溯流,俯瞰透视,乌鲁木齐史前时代的一幕幕精彩话剧,才得以浮出历史的水面。

卖贝商城 推荐:乌鲁木齐的史前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