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程文化性导论(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卓越教师培养系列教材)》(编者:郜舒竹)-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教师培养计划 教师培养计划,贯彻落实习近平 教师节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培养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2014年12月5日,根据《 关于实施 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 、专家会议遴选,并经网上公示, 确定了80个 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018年10月, 日前发文实施 教师培养计划2.0。 [1]? 2018年9月17日,为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 发文实施 教师培养计划2.0。 [2-4]?
内容提要
郜舒竹主编的《小学数学课程文化性导论(高校 小学教育专业 教师培养系列教材)》系卓 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研究成果之一,试图建立小 学数学课程与人文学科之间的联系,其中包括与音乐 、美术、体育、语文等学科的联系,进而彰显小学数 学课程内容的文化性。 本书认为,数学课程的文化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 面:从课程的角度说,是将数学知识呈现于人的社会 活动中;从教师教的角度说,是引导、引发和帮助学 生自主或合作地经历这样的活动;从学生学的角度说 ,是通过活动提取、总结并评价相关的知识。这一切 的核心是建立数学知识与人和人类活动的联系,避免 数学课程文化性的缺失。 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深入浅出,通俗易 懂,是高等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培养和在职教 师培训“数学文化”类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小学相 关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参考。
目录
章 绪论
节 科学性
一、和谐性与统一性
二、简单性与真实性
第二节 人文性
一、工具性与应用性
二、创造性与多样性
第三节 技术性
一、对称性与关系性
二、序列性与规律性
三、抽象性与 性
第二章 数学与艺术(上)
节 数与代数中的艺术
一、数字与艺术
二、分数与乐谱
三、比例与音高
四、数列与钢琴构造
五、时、分、秒与音乐演出
第二节 图形与几何中的艺术
一、几何图形与艺术
二、黄金分割与数学的广泛联系
三、几何变换与艺术作品
四、镶嵌图案与艺术欣赏
第三节 统计与概率中的艺术
一、音乐中的统计
二、搭配与乐队
第三章 数学与艺术(中)
节 乐谱与数学
第二节 乐音、乐声与数学
第三节 乐曲与数学
第四节 乐器与数学
第五节 演奏与数学
第四章 数学与艺术(下)
节 比和比例与艺术设计
一、黄金比例中的美
二、根号2比例与艺术创作
第二节 数列与集合
一、数列与美术
二、集合与美术
第三节 几何形体
一、平面图形与艺术创作
二、几何变换与美学
三、图形的拼组与美的感知
四、立体图形与美术
第四节 直觉与错觉
第五节 排列组合与艺术创作
第五章 数学与体育
节 数学与体育的联系
一、体育的重要性
二、数学与体育的依存关系
三、教育价值
四、现状分析
第二节 数和代数与体育的关联
一、体育赛场中的整数
二、分数与四分之一决赛
三、小数与赛场上的数字
四、百分数与多项全能赛
五、负数与高尔夫球运动
六、估算与观众人数
七、式和方程与足球设计
八、比和比例与动作简图
第三节 图形和几何与体育的关联
一、长方形与运动场地
二、三角形与棒球、自行车赛
三、圆与田径跑道、足球
四、球体与乒乓球
五、角与铅球投掷
六、两直线的关系与攀岩
七、旋转与花样滑冰
八、轴对称与体育场馆设计
第四节 统计和概率与体育的关联
第五节 数学与体育的其他关联
一、精神层面
二、教学方法
第六章 数学与语文
节 成语
一、成语中的数字
二、成语引申
第二节 诗歌
一、诗歌与数字
二、诗歌与数学运算
三、诗歌与数学意境
第三节 对联
一、对联与数学术语
二、对联与数学运算
第四节 格言
一、数与代数中的哲理
二、图形与几何中的哲理
第五节 小说
一、《西游记》与数学
二、《镜花缘》与数学
三、《爱丽丝梦游仙境》与数学
第六节 语文学习方法与数学
一、认识数学符号
二、理解数学术语
三、语文扩句方法与数学
四、语文缩句方法与数学
五、语文句式转换方法与数学
六、语文重点词语的分析与数学
第七章 数学术语探源
节 小学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术语梳理
一、数学术语在教科书中的分布
二、数学术语在教科书中的呈现
三、教科书中“正方体”与“立方体”的使用分析
四、教科书中“时”与“小时”的使用分析
五、教科书中“因数”的使用分析
六、教科书中“质数”与“素数”的使用分析
七、教科书中“偶数、奇数”与“双数、单数”的使用分析
第二节 数与代数领域数学术语探源
一、数学名词——奇数和偶数
二、数学名词——质数
三、数学名词——分数、分子和分母
四、数学名词——小数
五、数学名词——方程
六、数学名词——负数
七、数学运算——乘
八、数学运算——因与因数、倍数
九、数学运算——除和除以
十、运算结果——和、差、积、商
第三节 图形与几何领域数学术语探源
一、“几何”的由来
二、与“直”相关的数学术语
三、与“平”相关的数学术语
四、与“角”相关的数学术语
五、与“形”相关的数学术语
第四节 数学术语的歧义现象
一、歧义及其分类
二、一词多义的数学术语
三、特定搭配的数学术语
四、指代模糊的数学术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