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经验萃取技术 : 秀出更的自己-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领导让你总结一下工作时六神无主了? 项目很成功却说不清自己是怎么做好的? 工作多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方法? 生活中很多事情做的好但却说不明白? 写篇千百字的文章跟要自己的命一样难受? 一直在学习但没有开发出自己的wang牌课程? 想把自己的成果写成书,但一直还差十多万字? 事情做成功了不知道所以然,失败了找不出原因? 你是否有以上的“症状”?如果有,那说明你不太会总结。做的好,更要总结的好,才能突显自己的水平,证明自己的才华。凡是达人牛人,往往都善于总结、精于萃取。一个人的成长等于“现有知识”+“将有经验”,总结“将有经验”就是证明自身能力的好证据。
内容简介
在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中,经常会遇到需要总结的情况:工作总结、项目总结、年终总结,很多人因此而犯难。其实,总结是个技术活,总结有套路,萃取有框架,掌握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总结自己的经验了。 本书提到的应用萃取技术的方法、工具,可以助你快速萃取经验。无论是自己直接拥有的,还是间接看到的,都可以通过这种萃取技术萃取出对自己有用的经验。 个人经验萃取强调快学快用快总结,简单方便实用,每个人都是经验的携带者,在多个领域都曾有过佳实践,应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可以持续萃取自身的经验,并且助你秀出更的自己。
作者简介
王兴权(王萃取) 萃取技术开创者 萃取技术版权课创始人 萃取力学院创始人 《萃取技术•模型篇》作者 拥有11年组织经验萃取研究经历 王萃取主讲《内训师经验萃取》《业务专家经验萃取》《管理干部经验萃取》《关键岗位经验萃取》等课程,为百度、卖贝商城、招商银行、中国移动等上百家企业萃取佳实践,实现“课完经验存,当堂出成果”。他把经验萃取开发成方法、工具、流程、话术、口诀、模型等,以课程、案例、手册、图书等多种成果展现给读者。
精彩书评
在学习技术与方法的兵器库中,萃取技术堪为利刃,灵活便捷直击要害,于混沌时萃真知,在实践中取精华。王老师这本书集个人萃取之大成,从理论模型到技术应用,再到实战指导,层层推演,脉络清晰,深入浅出。跟随“崔小白”步伐,定能得“王萃取”真经。 ——招银大学教学研发室主管 杨保东 与王老师已有多次合作,王老师原创的萃取方法简单有效、实用落地,每次课程都有创新,套路、场景、口诀层出不穷,变幻莫测。王老师依从一定之规,遵循背后逻辑,不断细心引导,学员们的经验便会脱颖而出,跃然纸上。王老师的新书一定会从新视角对读者有所帮助,让你“万事皆可萃”。 ——卖贝商城客服售后总部培训体系负责人 翟勇 王老师一直专注于萃取技术的研究,是一位推动萃取技术发展的实践者。他通过研究、反思,不断迭代萃取技术的理论体系。本书列举了大量具体详实的案例,手把手地带你学习萃取技术。希望你通过本书的学习,遇到更好的自己,与心目中的牛人更近一步! ——中国联通党校(学院)教学管理部主任 刘懿霞 个人式萃取是个人知识管理的核心环节,萃取技术也是确保知识萃取质量和效率的核心技术。王老师在书中系统、全面、地介绍了个人知识萃取技术的道、fa、术,是一本领域内不可多得的指导手册。 ——中国移动网上大学负责人 唐博 的管理经验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更是企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与不竭源泉。萃取技术通过化的方式,帮助企业的管理干部、业务专家、岗位精英将自己的宝贵经验总结提练,进而达到交流、分享、学习、转化、传承的作用,必将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的科学、高效。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受益于此! ——北京公交集团党校副校长 邢利杰 学习有三个重要的维度:动机、内容、互动,这三个维度分别对应人与心智、人与知识、人与社会。在人与知识的连接中,关键的是通过对知识的萃取,让隐性知识显性化,让显性知识实现价值转化。相信王老师这本书,会在萃取技术理论学习与操作实践上给您带来佳的体验。 ——北汽新能源卫蓝商学院执行院长 赵新星
目录
章个人经验萃取:做更的自己 节个人经验萃取的意义002 成长:萃取是一种学习方法003 成果:萃取让成果批量产生005 成就:随时秀出的自己006 第二节个人经验萃取的时机007 取得成绩可以萃取008 对标大咖可以萃取010 工作总结可以萃取010 年度盘点可以萃取011 错误教训可以萃取011 想萃就萃随时萃取012 第三节个人经验萃取的流程013 定领域:确定当次萃取领域014 定主题:确定值得萃取主题015 定属性:确定知识态度技能015 定经验:确定经验萃取完成016 定成果:确定成果呈现形式016 定传播:确定传播扩散途径017 第二章萃取技能 节头尾法020 起点步骤021 终点步骤022 中间步骤022 过滤步骤024 重点步骤027 难点步骤028 第二节全程法029 全部步骤030 筛选去除031 步骤确定032 第三节漏斗法033 盘点步骤034 五重过滤035 有效评估040 第四节牛招法043 成功个案044 个案牛招045 评估牛招046 拆分流程047 第五节要步法049 成功个案050 重要步骤050 串联步骤051 第六节归纳法054 多个案例055 拆分流程056 总结共性058 第三章萃取场景 节场景再现062 场景描述063 场景简称064 场景背景064 场景冲突065 场景行为066 场景选择067 场景结果068 场景疑问069 第二节场景经验071 操作流程072 口诀化072 量化行为073 新手与高手的差距075 牛招076 重点077 难点/错点/对策078 第四章萃取问题 节小问题萃取082 整理要点083 合并分类084 排序调整085 口诀转化086 第二节大问题萃取088 界定问题089 确定真因092 萃取经验096 制订方案099 第五章萃取错误 节 错误管理104 错误档案105 错误类型106 错误代码107 第二节错误应对108 错误再现109 错误原因109 错误对策110 第六章萃取态度 节 萃取态度114 界定主题115 等同行为116 行为量化117 抽离步骤118 第二节萃取职业道德121 界定道德122 正面案例123 反面案例123 利弊得失124 选择行为125 第三节萃取价值观128 界定价值观129 价值作用129 投入程度130 行为流程130 第七章萃取知识 节改造旧知134 对理论的解读136 对术语的解释138 对工具的解法139 对问题的解剖140 对应用的解决141 第二节创造新知143 创术语144 创方法146 创工具149 创模型152 创体系153 第八章个人经验萃取的核心能力 节澄清力158 澄清属性159 快速分类160 第二节提炼力162 归纳共性163 识别个性164 分析特性165 第三节转化力167 升降维度168 改造结构169 转述内容170 第四节表达力172 风格173 标题174 导入175 概述177 结构178 总结180 第五节传播力182 主题系列184 传播平台188 第九章个人经验萃取的应用 节萃取生活技巧192 第二节萃取休闲活动203 第三节萃取情感211 第四节萃取育儿215 第五节萃取爱好221 第六节萃取学习230 第七节萃取工作236 第八节萃取教训251
精彩书摘
在我看来,个人经验萃取是常用,也是好用的萃取方式。个人经验萃取可以在标杆配合时使用,助你随时萃取名人的经验,达到个人成长、梳理成果、展示自我的目的。个人经验萃取的完整操作流程是“六定”,在成绩总结、工作总结、对标总结等方面应用广泛。 节个人经验萃取的意义 “师傅好,培养协议已经快递给您了,这两天就能到。”崔小白在微信上给王萃取留言道。 得知王萃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将要开办萃取技术弟子班的消息后,崔小白马上报名了。 “小白你好,谢谢你的信任,咱们之间还是保持原来的称呼就好。” 王萃取其实一直不愿意收自己认识已久的崔小白为徒,怕双方碍于情面,不方便进行交流和指导。哪知崔小白三番五次地向他保证,还特地见了一面,对他担心的事情逐一进行了说明和保证,王萃取这才同意收他为徒。 “好的,那在别人面前我们还是以师徒相称,只有咱们两个人的时候我就称呼您为王老师吧。”崔小白提议道。 “这样好,听着不别扭。”王萃取同意了这个方案,“好了,咱们还是赶紧操练起来吧,好让你早日学会萃取技术。” “好啊,我之前看过您的培养计划,咱们是不是需要先从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开始学起?”崔小白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对,因为各种萃取技术的深度和广度不大一样,所以咱们需要一步步深入学习各种萃取方式,首先要学的就是个人经验萃取技术。” “好的,王老师,咱们就按照您的教学节奏来学习吧。” “好,我们先看一下个人经验萃取的意义……”王萃取开始了对崔小白一对一的辅导。 个人经验萃取,即“自己萃自己”,是一种十分容易操作的萃取方式。无论是名人总结自己的经验,还是大咖整理经验写书,都会应用到这种萃取技术。因为这种萃取技术有高效产出、上手容易的特点,所以可以让个人得到快速成长,并产出成果、秀出成就。 “要萃取别人,先萃取自己”,萃取技术弟子班首先要学的就是萃取自己经验的方法。在企业单课萃取培训中,被选择多的培训课也是个人经验萃取课。通过这种训练,可以培养出更多的萃取师,并产出多个成果。 成长:萃取是一种学习方法 一个人的成长 = 现有知识 + 将有经验 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借助于前辈沉淀的经验,并通过相关图书、文章、论文课程等进行学习,这是内化外在经验的过程,也是每个人从入门到进修所必须经历的步骤。人们只有多学多看,才能在继承大咖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成长。 但是,如果你想进一步成长,就不能总学别人的经验。在王萃取的微信朋友圈里,经常有人会晒自己参加了什么读书会,报了哪门在线课程,等等。其中,有的课程涉及许多繁杂的内容,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这种多领域的学习方法只能让人成为杂家,而且是入门级的杂家。他们学的都是现有知识,表面上知道很多,但深入了解得很少,只能引用他人的话,多甩几个新的名词、术语,却没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和想法。 要想有自己的想法,就要把自己“经历”的事情萃取为“经验”,尤其是基于一个主题 / 领域做萃取时,需要把自己的“将有经验”批量梳理出来。此时,个人得到的成长是飞速的,一次萃取就能获得一次成长,一条经验就相当于一个阶梯。 举个例子,王萃取在研究经验萃取技术时,看了一些有关知识管理的图书,这是在学习“现有知识”。然后,他不断萃取自己的“将有经验”,并陆续萃取出了“萃取模型”“个人式萃取”“访谈式萃取”“共创式萃取”“混合式萃取”“总结技术”“收敛技术”等诸多“将有经验”。所以,“现有知识”帮助王萃取入门,“将有经验”则让王萃取获得成长。 在不同成长阶段,“现有知识”和“将有经验”的比重是不同的,新人刚入行时,“现有知识”的比重占 ,他需要充分吸收前辈的经验,不要着急创造;入门之后,“现有知识”和“将有经验”的比重可以变成一半一半,他一边吸收前辈的经验,一边萃取自己的经验;等到他可以不做任何准备,随意讲领域内的主题达 10 分钟以上时,就可以把“将有经验”的比重加大到 80% 以上,以萃取自己的经验为主,并不时关注同行的知识作为补充。 “萃中学”是一种相当有效的学习方法,相比“课中学”,它可以产出自己的思想;相比“做中学”,它可以在塑造能力之外系统梳理思想;相比“人中学”,它可以萃取自己的思想。 新人入行时通过萃取问题来找答案,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大咖在梳理时通过萃取经验来找方法,系统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剖析成绩中成长。 成果:萃取让成果批量产生 在我看来,萃取是总结经验、产出成果的快方式了。比如个人经验萃取,半天就可以做到 1 人萃取 1 条经验。总结经验用个人经验萃取,就可以做到 1 天萃取 1 个案例、1 天萃取 1 个微课、1.5 天萃取 1 门短课程、2 天萃取 1 门长课程、3 天萃取 1 个方法论(手册)、6 天萃取 1 本书等。 所以,一个有 30 人的萃取培训班,可以产出 30 条经验,随着时间增加,可能会出现人均 5~10 条经验的情况,这比访谈式萃取、共创式萃取的成果和数量都要多。比如王萃取给招商银行的客户经理做百问百答的经验萃取,在 3 天 2 晚的时间里,人均萃取出了 8 条经验,后产出了 110 条经验。 当然,萃取成果的数量和参与的标杆多了,萃取师可能不能逐一指导到位,没时间深入讲萃取方法的来龙去脉,只能指导学员使用萃取方法、工具;产出成果的质量会参差不齐,人均多条经验,时间短任务重,有的经验就会不合格,这也是个人经验萃取的代价,只能通过后续审核进行优化。 一般来说,萃取技术的应用很广泛。比如,企业里参与的学员很多,都希望学了萃取技术就可以用;企业标杆聚齐一次不容易,希望一次多萃取一些可以用的成果。各种萃取技术都有利有弊,那么,企业如何确定应该采用哪种萃取方式呢?如果企业给的萃取时间较短,就只能采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如果企业将经验萃取做成了项目,也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后期有专门的经验审核环节;企业组织佳实践大赛、微课大赛、案例大赛等比赛,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培养更多的内部萃取师。 成就:随时秀出的自己 个人经验萃取总结经验特别快,随时可用,企业管理者、业务专家、内训师学会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后,就可以随时随地总结工作经验,让萃取时刻发生,而不必依托于专门的萃取培训。个人经验萃取技术,是好的内训师赋能方式,也是萃取技术认证的常见方式。 在发朋友圈时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快速总结出一条经验,在微信群发消息时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快速写一条微文,在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时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写出一篇文章,在需要做培训时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快速开发一个课件,等等。 看书时,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总结前辈的经验,比传统的画重点、写心得要深入得多;看新闻时,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提炼一下要点再转发或评论,比单独转发、一言不说或复制原文要好很多;看到朋友圈的好文时,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抒发一下个人的看法,顺便萃取自己的经验;参加培训看到好的课程或资料时,可以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进行内化,比纯粹地复制、照搬要深化很多,还能转化为自己的课程;看到经典的工具、方法时,可以尝试用个人经验萃取技术进行改造,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工具和方法。
前言/序言
本书使用说明 感谢你选购本书,为了使你更好地使用本书,请先阅读本书的使用说明。 萃取技术是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2018 年 1 月,我出版了本关于萃取技术的书 — 《萃取技术•模型篇》,侧重点是萃取技术在组织经验萃取领域的应用。 这是关于萃取技术的第二本书,侧重于萃取技术在个人经验萃取领域的应用,我将之命名为《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又称为《个人式萃取》。 未来,我还会继续推出《访谈式萃取》《共创式萃取》《萃取师的工具箱》等系列图书,让大家能够深入了解萃取技术,灵活运用萃取技术,并通过使用萃取技术,让自己变得更。 由图 1 萃取技术体系可知,业务专家、管理干部、内训师和关键岗位精英并称为企业里的“四大名萃”,其自身拥有很多值得总结分享的经验。如果他们能够学会个人经验萃取技术,就可以随时随地萃取自身的经验,为组织贡献佳实践。当然,他们也可以对个人生活、休闲、公益等多个领域的经验进行萃取。 个人经验萃取,是《萃取技术•模型篇》里介绍过的一种萃取方式。无论是在单课培训还是在项目中,个人经验萃取都是常用的萃取类型。 一般情况下,萃取师会带领标杆学员萃取自身经验,然后呈现出某种类型的成果;在需要访谈名人萃取经验时就用访谈式萃取;需要带领大家一起萃取经验时就用共创式萃取;需要三者合用时就用混合式萃取。 总体来说,个人经验萃取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个人经验萃取的方法、个人经验萃取的核心能力和个人经验萃取的应用。如图 2 所示。 章讲个人经验萃取的流程,是通用的内容。通过这章的内容,读者可以对个人经验萃取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明确个人经验萃取的意义,洞悉个人经验萃取的时机,清楚个人经验萃取的流程。因为这部分内容与《萃取技术•模型篇》的内容有所交叉,所以不会详细展开。 第二章到第七章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从易到难地介绍了六种萃取的主题。第二章的萃取技能介绍了六种常用的萃取方法,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萃取技术;第三章的萃取场景是萃取主题的抓手,包括场景再现、场景经验萃取等内容;第四章的萃取问题包括小问题萃取和大问题萃取,两者的不同在于是否需要形成严谨的解决方案;第五章的萃取错误是“错中萃” “错中学”,包括了错误管理和错误应对,主要是找到避免错误的正确操作步骤;第六章的萃取态度是比较难的,因为不好量化,所以也不好萃取,这章主要介绍了萃取态度、萃取职业道德、萃取价值观等不同软技能主题的萃取方法;第七章的萃取知识是难的,在一个领域内精深的表现就是会改造旧知、创造新知,比如,萃取技术就是我创造新知的一个例证。这六章里除了理论介绍外,还有大量的练习内容,读者需要跟着示例进行演练,才能真正学会个人经验萃取技术。 第八章介绍了个人经验萃取背后的五大核心能力:澄清力让你可以像专家一样,厘清主题、快速分类;提炼力让你能够归纳共性、识别个性、分析特性,因为萃取能力从狭义角度理解就是提炼力,所以这项能力对人们学习萃取技术来说特别重要;转化力助你催化萃取时峰回路转、思路活跃,做到“升降维度引妙招,改造结构理步骤,转述内容出方法”;表达力让经验更好用、更好看,可以不断提升个人的风格、标题、导入、概述、结构和总结等方面的表达呈现能力,实现“萃取得好,更要表现得好”;传播力让经验得以传承,你需要规划系列主题、持续传播,当一个主题有 30 篇署名经验时,你虽然有可能不是专家,但也很接近专家了。 第九章是个人经验萃取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范例,个人在生活、休闲、情感、育儿、爱好、学习、工作、教训等层面都可以“想萃就萃,无所不萃”,随时随地,萃我想萃,秀出的自己。 “要萃取别人,先萃取自己”,如果萃取师连自己的经验都不会萃取,又怎么可能会萃取他人的经验呢?衡量一个萃取师的能力,主要就是看他萃取了多少经验,写了多少文章,而不是靠一萃取师的名号到处过度宣传,那只会破坏经验萃取的名声。萃取师的成长需要不断学习萃取技术,提升萃取能力。个人经验萃取是每个萃取师的入门必修科目。 所以,你能从本书中取得的收获,就是你跟随本书萃取了多少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光说不练假把式,学了就萃真本事”,期待各位读者在演练中学习,在改进中提升萃取技术。 有需要跟我进一步交流的读者,可以搜索我的微信公众号wangxingquan010,或扫描下方二维码,加我为好友,欢迎你带着萃取练习案例和我一起进行讨论!
^_^:d9500a2bd6a85eba685b4b70e137f1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