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货包邮 掌控者 长江文艺出版社-图书推荐

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t姜振宇

t一个呆萌的学者、时尚的科研者、个性化十足的畅销书作者。

t他是心理应激微反应研究院院长,中国政法大学教师;

t他领导着国内应用心理应激微反应进行测谎的研究团队;

t他担任中国刑事科学技术协会心理测试专业委员会委员,以及国内多家公安机关和反贪机关的特邀研究人员。

t著有《微反应》《微表情》等畅销书。

精彩导读

t第1章 一场尴尬的面试

t

t1、 与众不同的求职者

t

t“你已经这样看着我一分钟了,就不打算说点什么吗?”戴猛问。

t戴猛,名字听着像“呆萌”。事实上,他一点也不呆萌。

t坐在戴猛对面的这个年轻人,和他之前面试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年轻人的眼睛敢于一直看着戴猛的眼睛,和他就这样对视着。同时,仔细分辨的话,还能够看到眼球在快速的向各个方向非常轻微的转动着,大概在这一分钟之内,年轻人已经把戴猛细细的打量了一遍。

t戴猛也一直看着他,但是戴猛看他是正常的,因为他是老板。

t年轻人这样就不正常了,因为此刻,在这间屋子里,他没有强势地位。

t这样盯着别人眼睛看,会引发两种后果:要么是敌意,要么是笑场,陌生人会引起敌意,熟悉的人则会笑场。但这次,戴猛心中两种感觉都没有,而是对这个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个应届毕业生来求职,为什么敢于这么长时间盯着我看?

[1] t习惯把戴猛的视线转到年轻人的坐姿。戴猛发现,年轻人的脊柱是松弛的自然弧线,没有卑微而谨慎的趋前,也没有傲慢的后仰在椅背上,也不似大多数求职者那样,强迫自己挺得笔直。躯干的表现和面部表情所透露出来的淡定完全一致。

[2]

t显然,年轻人是因为对戴猛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才会忘形的出现长时间对视。当然,这孩子也确实有点与众不同,能不在乎面试结果,一心只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

t戴猛擅长的,正是通过观察各种行为,综合分析一个人的心理状态。

t在美国心理学会(APA)下设的54个专业分会中,序号第23的专业分会叫做“行为分析协会(Behavior Analysis)”,研究和分析人类的各种行为。

t

t“哦,抱歉。”年轻人可能意识到自己的失态,终于出现了腼腆的一笑。低下头的同时,视线也想自己的下方转移了一下。

t“哦,也是个普通人。”戴猛心里想,微微有点失落。

t小伙子清了清嗓子,自我介绍道:“我叫张华生,”他继续说,“博士毕业于帝都大学心理科学系,很荣幸能够参加本次面试。我珍惜贵公司给予我的肯定,也非常希望能够有机会成为您的同事。”

t华生的躯干现在趋前并挺直了,两个膝盖和两只脚踝也不自觉的并拢在了一起

[3],脸上布满了找工作的孩子们都会做出的标准笑容。 t戴猛心里再次确认了一下,“到底是个普通人,还会作腼腆状

[4]。”

t通常,别人夸奖的时候,如果“感觉自己不够好”,就会腼腆;认为自己“做错事情之后”,如果别人当面宽容掉,也会腼腆。腼腆的本质和愧疚感相同。演奏钢琴非常优秀的小孩在面对国际级知名巨星的时候,就会腼腆。这个过程里,没有任何不好的事情发生,就是当事人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如果是发生在恋爱男女之间,腼腆就会变为“害羞”,本质也差不多。

t戴猛直接锋利地切入了问题:“学生简历里的成绩和项目,大多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需要你自己说说看,干过哪些实际有价值的研究,以及心得体会。只能讲干货。”戴猛这次直接自己提问,没有让另外两位同事像往常那样先发言。他脑海中还记得年轻人刚刚那个眼神,以及平静的表情。

t张华生当然听得懂,默契的笑了一下,娓娓说道:“我明白您说的‘金玉其外’。我干得最多的事情是读文献和吐槽它们,其次是设计实验和处理数据,实验的实施过程一般都拜托高年级本科生或者硕士师弟来完成,因为实在觉得形式大于内容。发表的论文里,文献综述、实验方案和数据结论是我自己完成的,一些高端讨论是整合了全球那些实验室大牛和我自己老板的观点,所以可以说基本上是我自己写的。这三年的课程里面,我最喜欢的倒不是我们的专业课,而是‘中外名著选读’。”

t“选修课?”戴猛不由得打断问到。

t“是,选修课。因为专业课其实上不上差别不大,国际上新发表的论文基本上比教材先进10年左右。”张华生扬起了下巴

[5]。

t普通人听不懂华生在说什么。但是,正是这一组看似枯燥的回答,会让戴猛给他狠狠加分。因为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在学生的学术训练过程中,阅读文献,设计实验和数据统计,是科学研究中最核心的三个环节。对面的小伙子干得这三件事,都证明了他是踏踏实实用心搞过研究的人。

t一个人在对自己的行为感到骄傲时,也会不知不觉扬起下巴。也许,华生扬起下巴的动作,除了对落后课程与教材的不屑,还有对自己的赞许。

t戴猛好奇的是,为什么华生会强调“中外名著选读”这门课,遂问道:“为什么喜欢这门课?”

t“因为,我现在觉得,文字也是很好的情绪表达载体。虽然文字是高级语言表现,是皮层的产物,但是能基本完整的体现出作者无法按捺的表达欲求,乃至于作者的人格特征。我会在读完他们的文字之后,再去找他们的野史八卦,看看自己分析得是不是准确。非常有趣!”张华生在说这段话结尾的时候,眼睛有一瞬间放出了光彩,那种只有兴趣才能引发的光彩。

t戴猛暗暗点赞,用笔在笔记本上顿了一下

[6]。他马上习惯性地注意到了自己的这个小动作——这说明自己是真的高兴了。他马上转而观察了一下坐在对面的张华生,小伙子倒是没有任何兴奋表现

[7]。

t华生说完之后,等着戴猛和另外两位面试官给反馈。但是,面试官们却彼此互相看看,并没有发表什么观点。而戴猛其实却悄悄的把自己对这个年轻人的肯定,用最短的时间暗示给了另外两位下属。所以,那两个人就明白不必多言,只报以浅浅的微笑表示明白。

t在戴猛看来,华生所说的研究主题,很新颖也很有价值。任何表达,包括语言、文字、表情和动作,都能够显现出当事人的某些特征。只不过,语言和文字目的性强,表演伪装的可能性极大,基本就是人和人打交道时用来取胜的工具。所以,通过语言文字来判断一个人,一直是难题,而华生研究过这个方向,戴猛当然会兴奋。

t经过了几秒钟的留白时间。

t戴猛本该评价一下的,但没有。他就那样看着张华生的眼睛

[8]。这次,戴猛能明显感觉到对方似乎有点不知所措。

t

t2、 老板是不是同性恋

t

t华生也的确有点不知所措。他被这种注视弄得有点晕,不明白对面的领导这个时候这么看着自己是什么意思。所以,他的眼睛慌得有点想跑偏

[9]。

t现在是什么状况啊?

t老板听完汇报,下属等着听意见,老板却直勾勾的盯着眼睛不说话,这场面太让人发毛了。

t那么,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办?

t如果你还有脑子自保,可以像下面这样分析一下:

t老板不说话,只盯着人看,只可能有3种情况:

t1)故意施压;

t2)在想说什么;

t3)在想怎么说。

t如果老板是故意施压,那就不能被压塌,所以眼神不要跑偏。但是,该退让的时候就要退让,低头下视抿嘴,表达自己的服帖。因为你知道,这个时候应该老板赢。

t如果老板是在想说什么和怎么说,那就是老板自己的问题,视线千万别跑偏。关键问题上跑偏,很可能丢分,会让原本对自己有优势的局面,朝向不利发展。

t最后,对视是可以的,但不要凶,也不要紧张,要记得保持微笑。

t戴猛当然会注意到这个视线的细微变化,心里一乐,决定开个玩笑:“慌什么?你刚才不也这么看我来着?你……觉得我有没有同性恋倾向?”

t一句话,整个屋子都似乎震得“砰”的一声。

t两个下属诧异地看着他们的老板,下巴就那么微敞着

[10]。张华生不由自主的将已经跑偏的视线硬生生的拉回来,像面孔识别的机器一样不停的在对面这位惊人的面试官脸上来回打量,屏住呼吸,欲言又止。

t戴猛根本不在乎这些。或者说,当前屋子里面所有的人的反应,都是他预料到的。

t他是故意的。

t他知道怎样做“有效刺激”,他最擅长这个业务。

目录

t篇章一:师傅领进门

t第1章 一场尴尬的面试

t1、 与众不同的求职者

t2、 老板是不是同性恋

t第2章 边兜风,边吐槽

t1、什么情况下,笨蛋也不会犯错误

t2、最准确的“微表情”

t3、探索未知世界的必要手段

t第3章 总统的微笑

t1、 政客都是好演员

t2、 你看到的,都是“我”想让你看的

t3、 语言表达的不可信之处

t第4章 对战“老江湖”

t1、 如何通过表情分析他人的想法

t2、 现场教学:先做刺激,再看反应

t3、 分析他人的第一步——定基线

t第5章 日志:弱肉强食

t1、 第一周:惊讶=关心+意外

t2、 第二周:厌恶=决绝+排斥

t3、 第三周:愤怒=保护自己的利益

t4、 第四周:恐惧=无力抵抗的威胁

t5、 第五周:悲伤=创伤已成,无力挽回

t6、 第六周:愉悦=期望被满足后的兴奋

t第6章 初学“阅人”

t1、 为什么女人总爱一惊一乍

t2、 引发99%的人厌恶的行为

t3、 兽性大发的时刻

t4、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恐惧

t5、 悲伤情绪日记

t6、 真笑和假笑,一眼看出来

t篇章二:修行在个人

t第 7 章 “十二重天”的诱惑

t1、 眼 界:视野和经历会决定一个男人的成就

t2、 暖 场:女人天生具有的魔力

t3、 高 潮:温柔乡里的高手博弈

t4、 挑 衅:一切,尽在掌握

t第 8 章 神秘“基地”

t1、 在电视上“卖弄”微反应技巧的人

t2、 360度无死角地被剖析

t3、 挑衅“砖家”姜振宇

t第 9 章 并肩战斗

t1、“我是个女诗人”

t2、“我开了一家失恋储物馆”

t3、“我的300条牛仔裤从来不洗”

t4、“我为解救虾灾,空降云南吃龙虾”

t5、“你可以买走我的脸”

t第 10 章 高峰对决:演员和官员

t1、 拍摄现场的精湛表演

t2、 老戏骨也会有情绪反应

t3、 研究官员反应的困难与突破点

t第 11 章 解救备胎

t1、 酒吧里的姑娘

t2、 一次失败的搭讪

t3、 终于恋爱了,却是个备胎

t4、 短兵相接,无福消受

t第 12 章 智擒传销巨头

t1、 临时编谎话,眼神总跑偏

t2、 预谋行骗时,敢于盯着看

t3、 找准“刺激源”,将计就计

t篇章三:职场风云战

t第 13 章 阅尽“千人千面”

t第 14 章 “内审”心理攻防战

t第 15 章 内斗“逼宫”,杯酒释兵权

t第 16 章 都是布好的局

t第 17 章 策 反

t第 18 章 底线击穿

t第 19 章 大 BOSS 咬钩,收网

t篇章四:“微神探”通行证

t第 20 章 公安案件实战

t1、 银行连续内盗案

t2、 解析神秘的测谎仪

t3、 测前谈话

t4、 谁是嫌疑人

t5、 真正的窃贼

t6、 案情分析会

卖贝商城 推荐:现货包邮 掌控者 长江文艺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