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焱之(上下)(精)》-图书推荐
试读章节
第一部
一
江声浩荡,雨后乌云还未完全散开,月亮在云层中快速地穿行,奋力冲破遮掩它的云彩,洒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浪涛声渐渐平缓,浓浓的湿气弥漫开来,深灰色的天空笼罩着大地,万物都在平和而宁静的氛围里沉入了梦乡。
娈侧躺在婴儿身边,微阖着眼睛,轻轻地拍着印花被里的小人儿。孩子的鼻子和嘴巴一半陷进枕头里,胖乎乎的脸挤在一起,湿漉漉的头发分成几绺贴在饱满的前额上,红润的小嘴弯成一道弧线。焱之一出生,就有这种倾向,似乎闭着眼都会因感受到幸福而微笑。母亲的下巴触着婴儿的额头,嘴里哼着古老的催眠曲,时断时续。就在她的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的时候,婴儿攥紧小拳头,小腿用力蹬着。孩子的扭动,惊醒了半睡中的母亲,娈起身将床头的灯芯挑大一点,看孩子是否有什么不适。
”这孩子从一出生就不老实。”仇席珍坐在床沿上说道。灯光照着这位年轻父亲苍白的脸,他留着短髭,表情沉闷,双眼闪着忧郁的光。他伸手要去抚弄婴儿,可妻子示意他不要动,她的发髻松散,秀气的脸上有几丝倦意,美丽的眼睛闪着温柔的光。焱之眯着眼睛,咂咂小嘴,无意识地冲母亲笑了笑。
此时乌云已完全散去,皓月空,万籁俱寂,窗外秋虫的鸣唱时而低沉,时而嘹亮,奏出一曲起伏自然、舒缓美妙的和声;梦境在声音中交错回旋,飘到遥远的地方,在神秘的角落里低声呢喃……温柔的夜色下,婴儿在惊觉的睡眠中不安地扭动着,闭着眼睛,在黑暗里用小手抓挠着母亲丰满的乳房,直到稀里糊涂地把乳头含进嘴里.才平静下来。
在静谧的幽光中,一幕幕掠影如晚风拂过树枝,生命中的事情是上苍早就安排好的,岁月荏苒,那些在茫茫无际的日子里有着界石般意义的事情变得异常清晰,深刻的印象随时都在心灵深处显现出来。
仇家在江苏太仓是一个古老家族,在小城中断断续续住了几百年,族谱可追溯至十四世纪,迄今已有五百余年历史。自从这个家族有确切记载开始,每代人身上都多少发生着与艺术相关的故事,有几代人间隔迁移外地,但最终都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返回故乡。这儿是他们的根,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家族。明朝迄今,曾有几位因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在地或某个时期享有过一定名声,却再未出现过像仇英那样被世人传颂的艺术家。不过,与艺术时而亲密、时而疏离已成为仇氏子孙的宿命,任何灾难和打击都不能使他们与艺术割裂。作为儒商的仇德昭对儿子仇席珍的艺术前途抱有很大希望,期盼他能成为仇氏家族史上第二位杰出的画家。他曾斩钉截铁地说:”我不逼你经商。”时年轻的仇席珍听了这话,怎样地喜出望外啊,他恨不得跪在仇德昭脚边,告诉他他是一位多么善解人意的父亲!但做父亲的旋即转身抓起案上的画笔,郑重地说:”这才是关系你的命运和一生的。只要你忠实于它,你的生命就会保存在作品里。即使将来肉体消亡了,也不会完全死掉,你的精神会继续活在这世上。”老实说,仇席珍将父亲的这些话长久地铭记在心里,并且希望自己的每一个行为都是向着这个目标靠近的。遗憾的是:他至今也未能达到父亲所期望的程度。
娈早年跟随父亲在上海经营书画生意,母亲去世后,生意日趋衰落,父女二人回到太仓。父亲身材高大,慈眉善目,有见识。同时慈爱使父亲成为女儿天性的鉴识家,为了让她摆脱年轻姑娘幼稚盲目的热爱和无聊苦闷,他不仅让娈承担下全部家务,还硬要她钻研美术来提高灵魂与感情。在第一个年轻人上门提亲的时候,老人就已经想好要将贤淑聪慧的女儿嫁到什么样的人家了。所以没有人知道初与仇家这门亲事是两位年轻人相互倾慕,还是老人有意促成的。
P3-4
后记后记
一九八。年三月十八日凌晨,哭泣声,祷告声,死亡所引起的慌乱弥漫了整幢屋子……天蒙蒙亮的时候,在惊吓和痛哭中几乎昏厥的小尼古拉苏醒过来,躺在祖父书房墙角的沙发上,望着天空中一颗特别明亮的星星发呆。他听祖父说,人死后会变成星星守护着在世的亲人,可是他多么遥远啊……他呜呜地哭着:”爷爷,你在哪里啊?”
”孩子,我仍然活在你的身上啊!”
如果那颗星果真如尼古拉所幻想的那样是祖父的话,那么天堂里的老人应该看到:他去世后的两个月,他的藏品在苏富比拍坛上受世人拥趸竞逐的热烈场面。多少年来,每这些装在仇氏匣盒里的艺术品出现在世人眼前时,人们总会自然地讲一句话”仇焱之旧藏”;在他一生倾其所有的买卖、收藏和推动下,中国古董在国际艺术品领域的地位和价值又有了新的提升。这些体现着一个不朽民族的文化与荣光的艺术结晶,将会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人民一代又一代的流传中永放异彩。
他会感慨祖国的强大,初那些逼迫他背井离乡、漂泊海外的恶劣因素都已被清除干净,他怀念的太仓和上海比昔Et更加美丽,有近百个国家的国际友人选择在黄浦江畔安居乐业,不过他们再也不像昔日那样凌驾于中国人民之上,大家相互友爱,和谐共处。
他会发现九个儿女都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斗着,他们经历了漫漫人生,到了他年的年纪,他们都秉承他的家训,而那张”单程车票”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在孙辈们中上演;他会发现弗兰克直到年过半百,才有机会重拾画笔,在日内瓦静寂的”圣·十字架”山顶的画室里潜心创作。面对参观他作品的观众说:”我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在创作中死去。”他会看到他的孙子尼古拉,正继承着他的遗愿奋力走在他未竟的道路上;他会听见他在夜里无数次对自己说:”爷爷,在同胞的眼中,我一定要配得上做您的孙子,一定要无愧于仇氏祖先。”
他还会惊喜地发现:在他的故乡——太仓郊外的原野上,在一处古老的断亘残壁的角落,在丛生的杂草和青苔之间,有一块灰色的不起眼的石碑。风雨泥尘的侵蚀,遒劲的字迹依然清晰:
”太仓人——仇焱之之墓(一九一○至一九八○)”
那是一双无名的手刻上去的。
目录上册
太仓 1910-1923
第一部
第二部
上海 1923-1949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下册
第八部(十四)
第九部
第十部
香港 1949-1967
第十一部
第十二部
第十三部
第十四部
瑞士 1967-1980
第十五部
第十六部
第十七部
后记
内容推荐巨国青所著的《仇焱之(上下)(精)》,作者用八年时间,追寻仇焱之的足迹,走访了世界许多国家的博物馆、展览馆,精琢细雕,用近100万字,再现了主人公颠簸动荡而极富戏剧性的一生,真实还原了仇焱之与瑞典国王阿道尔夫·古斯塔乌、伦敦大威德基金会主人大卫·珀西瓦尔爵士、美国女富豪芭芭拉·哈顿及其他世界收藏家鲜为人知的交往和故事。这部书可以说是仇焱之的人物传记,也可以说是一本励志类的图书。
编辑推荐巨国青所著的《仇焱之(上下)(精)》是仇氏家族全球首次授权出版。仇焱之是全球公认的四大收藏家中唯一的亚洲人;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苦志者;是全球中国瓷器拍卖天价的代名词。书中囊括了20年代至80年代全球最著名的世界级收藏家与仇相识、相处的离奇过程。是一部全世界首次翔实记录该历史时期世界级著名收藏家买卖重要艺术品的大写实。宏篇巨著凿掘深邃,富于画面感,锤炼铭刻的是人性赖以生存的正能量。通过超凡脱俗的叙事、对话、个性语言,一较高下的学术争论、温馨隐私的书信等形式。用记忆的光芒照亮主人公追求真善美的一生,清晰地呈现那些曾经真实发生过的事件。剖析挖掘出东西方收藏人思维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差异。揭示了该历史时期活跃于国际收藏领域的大收藏家们鲜为人知的故事。
卖贝商城 推荐:《仇焱之(上下)(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