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王嘉翔编著的《苏宁》内容介绍: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点英雄情结,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央十一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罔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中,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一亿。这其中的每一张选票,都表达了人们对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寄托着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内容推荐《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丛书,就像一部星光璀璨的英雄谱,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们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犹如群星闪烁,光耀中华。
今中国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在”双百”人物崇高精神的引领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必将英雄辈出。《苏宁》是该丛书之一。《苏宁》的作者是王嘉翔。
目录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代序)
军中骄子
穿便衣的”娃娃兵”
”军中之父”
苏宁与苏东宁
迟到的约会
请看我家苏宁
冬天里的一把火
我是一个兵
考不住
最美不过绿军装
一年一度春节时
历史在这里交汇
艰苦奋斗之歌
泾渭分明
坐车与买票
犒劳教师
”不好意思”与”走后门”
路见不平一声吼
军人是不会打光棍的
少年军校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全军最老的少校
跨世纪军人
兵之梦
时刻想着上战场
攻关
海湾战争的启示
海湾战争打响了
从实战出发
激光测速
忘年之交
中国的月亮也圆
扑向炸点
不死的心
后记苏宁是不眠之夜的长明灯,是闪亮在天际的启明星
试读章节1953年12月7日,在钟山脚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的医院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他就是苏宁,未来的炮兵团参谋长,感动国人的代英雄。
苏宁的爸爸叫苏醒,是南京军事学院政治系第一期第一班的学员。入学前,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骑兵团的政委,堪称老革命。苏宁的妈妈叫冯敬轩,也是军人,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后勤部审计室的审计员,时,在军事学院学习的军官可以带配偶,于是,冯静轩就随苏醒来到了南京,进入南京会计学校学习。苏宁则是苏醒和冯敬轩在南京学习期间的爱情结晶。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他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条件。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则是孩子启蒙教育的第一位老师。那么,苏醒和冯敬轩两位老军人、老布尔什维克给予子女的教育和影响,无疑对苏宁的健康成长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使他骨子里铸就了军人情结,从小就立志像爸爸妈妈一样一名军人,献身国防事业。
毫无疑问,军人家庭的陶冶为苏宁的爱军尚武播撒了萌发的种子。
1969年新年刚过,我国的北部边疆珍宝岛地区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对峙的两国军队剑拔弩张,军事摩擦不时发生,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整个东北地区都笼罩在战争气氛之中。
这期间,苏宁是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三年级的学生,还差几个月就初中毕业了。可是,他却坐不住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是爸妈经常对他讲的一句话。年,爸爸妈妈就是为了挽救中华民族不被日本侵略者灭亡而投笔从戎的。那么现在,我们可爱的祖国面临战争的威胁,每个热血青年都应该挺身而出,拿起刀枪,保卫祖国的安全。
苏宁想兵,可是,他不够兵的年龄。
苏宁恳求爸爸出面帮忙,可爸爸却劝他:”你还小,等你到了兵的年龄再说吧。”
”年龄不到,我也要兵。”在苏宁看来,战争年代的那些小红军、小八路,他们时的年纪还没有自己大呢!
然而,不是你想兵就能上的,尽管你有一腔报国的激情。
正苏宁焦躁不安的时候,他爸爸的老上级、时任某军政治委员的傅奎清同志知道了这件事,他赞赏苏宁小小年纪有志气,对苏宁的妈妈冯敬轩说:”宁宁是个好孩子,我要他了。”P2-3
序言每个人的心中都多少有一点英雄情结,都向往英雄、景仰英雄。也正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之际,由中央十一部委联合组织开展的”100位为新中罔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中,群众参与投票总数近一亿。这其中的每一张选票,都表达了人们对英雄模范的崇敬之情,寄托着对伟大祖国的美好祝福。
一个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否则这个民族就不会强大。国家危难之时,懦弱者选择了逃避、妥协甚至投降,英雄们却挺身而出,用热血捍卫民族的尊严,人民的幸福。在创立和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历程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人物。他们之中,有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牺牲的革命先烈,有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的优秀共产党员,有在全民族抗战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爱困将士,有英勇杀敌的战斗英雄和革命群众,有积极从事进步活动的著名民主爱国人士和国际友人……,他们是民族的脊梁、祖国的骄傲,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丛书,就像一部星光璀璨的英雄谱,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们非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舍身堵枪眼的黄继光,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王进喜,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犹如群星闪烁,光耀中华。
今中国正处于伟大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在”双百”人物崇高精神的引领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必将英雄辈出。
后记1993年2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之题词,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
三年后的1996年”八一”前夕,苏宁同志的画像,同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雷锋等英模的画像一起,由总政治部印发全军,供连以上单位悬挂、张贴。
今天,我们面对苏宁画像的时候,应该深深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我们应该像苏宁那样,以爱军精武的满腔热情,孜孜不倦地苦练军事技术,如饥似渴地钻研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高科技知识,在积极推进部队信息化建设和改革中建功立业、创造辉煌。
追寻苏宁的足迹,处处能听到这位炮兵少校因忧患而早起赶路的脚步声,时时能感到这位年轻军人因忧患而凝神远望的目光。
以忧患为火把,可以照亮前进的路。苏宁的忧患,在投身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代中国军人手中接力。
手榴弹爆炸的火光和硝烟瞬间就消失了。然而,苏宁的名字却在火光与硝烟中得到了升华。
苏宁没有走,他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苏宁是不眠之夜的长明灯,是闪亮在天际的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