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创立(中国首部女性创业手记)》-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一本融炽热情怀与万千”草泥马”于一体的本色创业录,一个创业者对其他创业者的记录、思考与忠告!
于婷婷著的《婷婷创立(中国首部女性创业手记)》将纪实、访谈、真人秀等形式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挖掘创业公司的商业价值,展示创始人的创新力、领导力、执行力、凝聚力,其受众定位于创业者、想创业的人以及投资人,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媒体进行发布。
内容推荐在《婷婷创立(中国首部女性创业手记)》中,于婷婷以极为优美自然的文字,非常真诚地向读者分享了一个有血有肉的故事——关于一个女人的生活、爱情、梦想和事业,她的重要选择,她对商业和生活的理解,以及她对融资、产品、团队建设的独特见解。在这本书中,读者还能发现一些大名鼎鼎的企业家的身影以及他们对创业者的认知和忠告。
作为图书市场首部女性创业者的自传作品,这本书记录的点点滴滴以及对其他创业者的观察和思考,不仅直接为中国女性的创业提供了一面镜子,传递了痛并快乐着的时代气息,也为我们了解时下中国的新生代女性提供了独特而精彩的样本。
目录出发
01.出走
02.告别
03.过去的生活
04.真实年代
05.冰火两重天
06.最后一封辞职信
07.燃烧吧,钱
08.钱流滔滔
09.”骑翼”的由来
10.做你自己的天使
11.有天使出没
12.飞短流长
创业维艰
13.先锋的”温度”理性的带感
14.邂逅创始人
15.涂指甲油的男生
16.你需要我吗
17.你是个女的
18.创业维艰
19.天使飞来飞去
20.不要试图向别人证明
21.微妙质变
22.别忽略最爱你的人
23.用力签下你赐予我的名字
24.我的邻居——珠宝设计师王增
25.创始人的台风周末
26.顽石生翼厚积薄发
27.海上一只莲,婷婷待月邀
28.”心流”——随心流淌
29.容么么创始人Lily
30.误解很正常
31.不是创业,是生活
32.骑行天下的大侠
两手空空满载而归
33.潘石屹:旧世界瓦解,新世界重建
34.蔡洪平:创业要有”工匠心”
35.天使花园发生的事
36.奢侈的起点
37.把钱给出去
38.破晓以后
39.两手空空满载而归
40.天亮以前
41.倒计时
42.上线
43.静寂
44.没那么简单
45.最好的产品源于爱
46.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拥抱不确定性
47.P2=人的平方
48.一封来信
49.谣言与泡沫
50.贪玩又贪心的孩子
51.洒脱与焦灼同在
52.宝贵而狂野的一生,只要一只青苹果
53.肉肉植物出没
54.杨柳的足迹
55.一个朋友
56.海上的时光
57.所有人都在创业
58.提问的意义
59.平衡还是相融
60.泡沫什么时候会破
61.拥抱不确定性
同舟共济
62.拉斯维加斯——CES之旅
63.走钢丝的人
64.拉斯维加斯——虚拟未来
65.拉斯维加斯——”你很有名吗?”
66.邂逅席琳·迪翁
67.硅谷——Plug and Play
68.旧金山
69.旧金山——朝闻道夕死
70.权静的华丽转身
71.眉毛飞到天上的英雄院长
72.硅谷——创·思索
73.斯坦福大学——让自由之风吹起
74.教育是最好的礼物
75.同舟共济
后记
试读章节3.过去的生活
事实是,发生过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看待和描述它的方式。
我早已不像从前那样看待发生在我身上的事了。我描述过往的方式,一天换一个样子,一天变换一套说辞,你也是一样。这是最佳做法。在你的经历中抽离出事实的骨骼,将粗枝大叶的情绪剔除,提炼出人生的宝贵经验。萃取出他人的好,其他的,原谅,化解,淡忘。
至于原谅,人其实没有资格原谅别人,只能原谅自己。因为人没有资格怪罪别人,只能怪罪自己。
4.真实年代
一天,我们武康路工作室的小院儿第一次接待远方来客,既让我喜出望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人生进入到某一个通道,很多偶然渐渐眉目清晰起来。
这两位客人来自出版社——我又要实现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了。此行两位专程来向我约稿,希望我能把自己的创业经历和访问过的创业者故事写作成书。
从小到大,我有两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一个是做电视,一个是写书。第一个愿望在我7岁脱口而出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傻孩子,不可能”。我在25岁时把它实现了。第二个愿望迟迟没实现,因为我自己胆怯。
我父母都是老师。那个时期家里比较清贫,家具都是父母结婚时父亲亲手打制的,但家里的书可真多啊!六岁的时候,我们第一次搬家,我清晰记得家里的书就装了整整十八只大纸箱。几乎所有的书都是父亲的,他年轻的时候是地地道道的文艺青年,林区第一代英语教师,还自学了日语,写作小说和诗歌,翻译英文原版文学名著,画画,吹口琴,吹笛子。
父亲背影清瘦,不苟言笑,喜欢一个人在河边默默坐着钓鱼。有时候钓很多,带回来给我吃,有时候什么也没有,仍然一坐就是几个小时。除此之外,他还酷爱去我们家的仓房坐着。小时候我在东北住的都是平房,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一个仓房。多数人家用来储备生活杂物,我家仓房里面是家里摆不下的书柜和书。
每每夜深人静,父亲就拿着手电筒,搬个小板凳,坐在里面整理他的书。他将书从纸箱里面一本本拿出来,抖抖上面的灰尘,翻开,举着手电筒一行行地照。
若是在夏夜,这必定是极舒服的,可寒冬大冷的天,晚上零下二三十度,他也能举个手电筒在那里看很久。有年春节我回去,发现我房间的床板掀开,里面全是父亲这么多年收藏的古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对书怀有敬畏之心。这些年过去,很多人为了方便省力又环保,开始读电子书了,我还是必须读纸质书籍。而自己写书,出书,对我来说是梦寐以求的,却总觉得这事太神圣,为时过早,自己还没有资格。早在八年前,我尝试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名字叫《针尖上的舞》,后来功力不够,难以把漫长的谎话说圆,终于不了了之。
P12-14
序言去年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也是盛夏,上海最高温度四十几摄氏度,我一天到晚在外面拍摄。有人问我:”不热吗?”我说不热,因为我的心里面更热。
真幸运,今夏我仍不感到热。6月我摔伤了,右侧坐骨骨裂,卧床一个多月才能下地活动,这次倒是”心静自然凉”了。正好赶上《婷婷创立》节目改版升级,公司商业计划重新调整,我索性彻底消停下来,在体会丧失行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之余,静静聆听自己的内心。
这一年多来我奔波辗转,心里如同装着八九个熊熊燃烧的太阳,仿佛一停下来自己就会被烤焦,化为灰烬。
认识我的人说我有着极大的生命张力,只有我自己知道强大表象掩盖下的虚弱。这个叫于婷婷的女人,时而野心勃勃,时而悲观绝望。她没那么坚持,常常摇摆,偶尔也想”嫁个有钱人算了”。
奇怪的是,所有内心的挣扎最终都被平复,结局是她坚持了下来,心中的震荡和激动越来越少,对结果的态度越来越淡漠。她开始不再那么喜欢主动、热情地寻求合作机会,而更注重收集信息、分析、判断、选择、拒绝。错的永远先于对的到来。一个成功者最好的品质,恰恰是克制内心渴望成功的欲望,会忍耐,会斋戒,会等待。
是外力促成的一场意外使我停下来,有机会省察这些。同时我还体验到他人关爱的力量。在这段”残疾”期,我时常接到鲜花、贺卡、礼物、蛋糕、美味的蔬果肉蛋。诸如本书出版之类在日程上不能延后之事,亲爱的朋友们愿意赶到我家来开会商议,签署协议或合同。我从来没有这样需要过他人的帮助,就好像一个将军突然卸下铠甲,露出软肋,发现一个懦弱无能的人原本是这样的幸福。我决定日后允许自己适愁眉苦脸,发发牢骚,请求支援,小鸟依人。有一天你不再追求强大,就是真正强大了。
这本书是我的孩子,书里的那个”我”是我最好的朋友。经由她我成了现在的自己一一我能想到的最好的样子。其实我没怎么觉得自己是在创业,没那么严肃,但我不能忍受一天不去创造、创始。所以我爱”创始人”这个称谓远远多过”创业者”——后者往往是被他人定义的,而前者自有一股内驱力。我们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才行,要让有我的世界和没我的世界最大的不同。
这本书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孩子,也是所有编辑、设计等工作人员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而你,我的每一个读者,也将重塑她的生命,使她更加鲜活、生动、独特、千姿百态。真心地谢谢你捧起她,相信你会喜欢这个宝宝!
2016年7月16日于上海
后记”猩红的栀子花开时,枣树又要做小粉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哈欠,点起一支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这是鲁迅在1924年9月15日写下的文字,文章叫《秋叶》。
一个民族战士,用这样细腻的笔触,去描写小小的蚊虫。讲真的,一个殿下,你很难分辨他胸中怀有的到底是整个宇宙,还是一粒微尘。
这真像创业啊,你的胸中既有整个宇宙,也有一粒微尘,狂妄而谦卑,自我而忘我。
就去做一个”苍翠精致的英雄”吧!
此刻的上海,也要到秋天了,而我刚刚度过的,是一个有史以来最不觉热的盛夏。
”你不热吗?”有一天气温40℃,我在外面汗流浃背地拍摄,
拍的那位创始人问我。
”不热。”
”为啥?”
”因为我的心更热。”
写作即将告一段落。
”回看个把月前写的东西,就会发现下的认知水平不一样了,如果重新写就不会再那样写。”我对他说。
”你在变化,而且很快。”
”我该去改动那些文字吗?”我问。
”这取决于你要呈现的是你的成长还是成果。”
”成长,我不会有确定性成果。”我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对我的问题,他总能给出无懈可击的答案,就好像经过了精准校对,恰好引诱我内心真实的声音脱口而出。
”好,那我就不去改。”
让一切真实自然地发生。
真实自然。
书评(媒体评论)这部自传体女性创业手记的价值,不仅在于婷婷本人经历了产品研发困境、团队成员离开、投资人质疑、财务危机等各种场景,并一一克服;而且在于她横跨十几个行业,采访了大量创始人,传递了痛并快乐着的时代气息。人通过创业能发生怎样的自我颠覆和成长?本书对这个问题有生动而真实的回答。
——秦朔朋友圈、中国商业文明研究中心发起人 秦朔
创业与艺术创作异曲同工,都是在充满未知以及无限的可能性中不断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去创造价值。婷婷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在镜头前访问的优秀创业者,横跨十几个领域,同时向年轻人传播了关于创新创业的价值观,这本身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旅德艺术家 王小慧
在这个时代,优质内容的稀缺和价值已不言自明。作为一个内容创业者,如果说创作是婷婷的天赋和特长,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CEO则是她要面对的挑战。我们需要生产既能引领大众审美,又能输出价值观,同时赢得商业社会认可的内容。祝愿婷婷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唯众传媒创始人、CEO,著名媒体人 杨晖
创业既需要疯子般的狂热,也需要马拉松队员一样的坚韧、耐力。打造优质创投视频内容是于婷婷创业的初衷。这一年多来,作为一位投资人,我很欣慰地看到她在内容上坚持初心,在商业路径上不懈探索。祝福所有创业者,不光有苟且,更会有诗和远方!
——汉理资本董事长,A轮学堂班主任,软银中国前副总裁 钱学锋
婷婷在30岁时做出了她人生的重大选择,放弃了光鲜亮丽的电视主持人的工作,成为一名创业者,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道路上,默默承担起许多责任、压力和使命。这本书真诚地分享了一个女人如何洒脱、坚强、全身心投入地去成为最想要的自己。
——美国洛杉矶市前副市长,畅销书《30岁前别结婚》作者 陈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