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科学的一生--富兰克林的故事/少年励志版名人传记系列》(包利民)-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少年励志版名人传记系列”是由众多儿童文学作家参与编写的一套文学性、故事性和励志教育性兼顾的传记丛书。这套书正是秉承着高尔基年组编那套传记故事的出版理想,以及对下一代的关爱情怀,旨在为正在成长的孩子们提供一套**的传记文学读物。这套传记故事丛书的编辑和编写理念,是在致力于挖掘和发现一些伟人、名人的高尚人生中的励志精神;致力于重新寻找和擦亮一些偶像人物生平中的心灵的光华;致力于激励和重塑一代青少年读者追慕崇高人生、崇仰远大理想、热爱祖国和民族、热爱世界与人类、热爱生活和事业等等正直的情操和高尚的品德。

内容提要

他出身寒微,10岁便辍学回家做工,12岁起在印刷所学徒、帮工。但他刻苦好学,在掌握印刷技术之余,还广泛阅读文学、历史、哲学方面的著作,自学数学和4门外语,潜心练习写作。后来,他成为了18世纪美国的科学家、实业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就是本杰明·富兰克林。为了对电进行探索,他敞过著名的“风筝实验”,在电学上成就显著。为了深入探讨电运动的规律,他创造出许多专用名词,后来都成为世界通用的词汇。他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思想,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最先提出了避雷针的设想,由此而制造的避雷针,避免了雷击灾难,破除了迷信。他还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

目录

一 烛光照亮童年的梦想
二 一个破书包和两次不及格
三 放弃梦想与为了尊严的一仗
四 读书与抄书
五 三次失败
六 风筝的另一种用途
七 面包的滋味和一张时间表
八 一个可以争论的朋友
九 耻辱的码头
十 往门缝里塞文章的人
十一 我必须向他们道歉
十二 谁才是真正聪明的人
十三 永远喝不完的一杯水
十四 动物的故事
十五 一场又一场的战斗
十六 十五岁的小被告
十七 终于自由了
十八 我就是要教会他们
十九 一定要让他喜欢我
二十 时间值多少钱
二十一 你应该学会低头
二十二 几个问题
二十三 四大戒律
二十四 怎样画好一幅画
二十五 科学无处不在
二十六 **个图书馆
二十七 源于爱心的一个发明
二十八 椅子可以有几条腿
二十九 我抓住了天上的雷电
三十 伟大的一生

精彩试读

虽然贝恩八岁之前一直没有上学,可他还是很渴望进学校学习。那时周围有许多人家的孩子上学,每天早晨,他站在大门前,看着那些孩子向学校的方向走去,心中充满了羡慕。他也曾向爸爸妈妈提出过上学的要求,爸爸对他总是大骂,说上学没什么用,还不如在家和他做蜡烛。而妈妈则苦口婆心地劝他:“咱们家孩子太多,收入又少,哪有钱让你去上学呀!”就这样,贝恩把上学的渴望深深地埋藏在了心底。有**他去家里的仓库找东西,意外地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个破书包,他两眼放光,是啊,这个破书包,在他眼中就是*珍贵的一件宝贝。因为有了这个书包,就像他离学校近了很多一样。
他知道,这个书包一定是某个哥哥或姐姐曾经用过的,因为哥哥姐姐中有人上过学。自从有了这个破书包,贝恩便经常把它背在身上,想象着走在上学路上的样子。有**傍晚,他背着书包在门外的路上来回地走,正好遇见那些孩子放学回来。他们一见贝恩背着破书包的样子,便纷纷嘲笑他,向他扔土块儿。贝恩气得和他们扭打在一起,可他一个人哪打得过那么多人呢,摔了好几跤,书包被撕得*破了。
那天晚上,贝恩对妈妈说:“我真的很想上学,妈妈,我上学了,他们就不会再嘲笑我欺负我了!”妈妈听了他的话,想了好久,问:“你上学后学习能好吗?”贝恩一听有希望,就向妈妈保证:“我一定能学习好!”于是,妈妈不顾爸爸的强烈反对,从家里很少的钱中省出一些,供贝恩上学读书。爸爸见到这种情况,只好说:“你要是学习不好,我就去学校把你揪回来!”就这样,贝恩终于在八岁那年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学校,开始学习各种知识。那些曾嘲笑过、打过他的孩子,见贫穷的贝恩真的来上学了,而且依旧背着那个破书包,虽然那书包已经被妈妈缝补好,可他们还是嘲笑他。贝恩并没有在意别人的嘲讽和讥笑,他的心中全是可以上学的喜悦。过了不久,那些孩子就再也笑不出了,这个贝恩头脑**聪明,加上他又十分努力,他的成绩很快就将那些孩子远远地抛在后面。
不过,渐渐地,贝恩也有了自己的烦恼。虽然他聪明而且刻苦,可是,算术课却怎么也学不好。算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数学,在那时,这是相对较难的一门课程,他经常点着蜡烛在夜里苦苦地演算着那些数学题,却常常弄得一塌糊涂。为此他苦恼不已,他的其他功课远远超过了数学成绩。
**次考试时,别的课程贝恩根本没放在心上,只是到了考数学时,他紧张极了。起初答得还算顺利,可是,一道他不太会的题出现了,他紧皱着眉头想了好久,又演算了半天,也没能解答出那道题。于是只好扔下那道题,匆匆去做下面的题,那些题一道比一道难,而时间又不够用了,等到交卷的时候,他还有许多题没来得及做。于是,他这次的数学成绩没有及格。
成绩公布后,贝恩垂头丧气惴惴不安地回到家。虽然他的总分很高,可数学的不及格却让他既紧张又羞愧。见到妈妈时,他哭了,妈妈安慰他说:“没事的,我相信你能把算术学好,放心吧,我不会告诉你爸爸的!”贝恩很感动,也暗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数学学好。
那次考试之后,贝恩加强了对数学的努力,虽然很有些吃力,却毕竟也在缓慢地进步着。接下来的几次考试,很幸运的,他的数学都及格了,虽然只是刚刚及格,却让他长长地出了一口气。可一看到别的课程的成绩都是接近满分,心中还是很失望。
时间过得很快,仿佛只是一转眼间,就已经到了1715年,这时,贝恩正好十岁,而他上学也快两年了。在这两年中,他就像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各种各样的知识把他带进一扇扇神奇的大门,每扇门后都有着让他深深陶醉和感兴趣的东西。想想初在家里帮爸爸做蜡烛时的自己,贝恩觉得那**是另外一个人,是啊,学习使他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他很高兴也很庆幸自己能够上学读书,也希望自己能这样一直学习下去。
又到了期末考试,小贝恩信心百倍地走进考场,甚至对一向学不好的数学也不感到害怕了。到了考数学的时候,他开始有些紧张,虽然一直在心里告诉自己要镇静,别慌别怕,可他的心还是怦怦跳个不停。他没有一发下卷子就开始答题,而是把试卷大致看了一遍。谁知,这一先看却让他很是心惊。他发现有好几道题估计自己是算不出来的,于是心里*是有了焦虑,在演算那些简单的题时,也是惦记着那几道难题,这样一来,由于精神不能集中,导致那些简单的题也失误了许多处。总之,这次考试,数学又一次不及格。
那个下午,贝恩拿着成绩单在外面走了好久,才心情沉重地回到家。
可还没等他向妈妈报告这次考试的成绩,妈妈却帮他把肩上的书包拿下来,说:“贝恩,咱们家现在出了点问题,由于雨季,我们的蜡烛销不出去,都积压在仓库里,而你爸爸*近又得了病,需要花钱治病……”没等妈妈说完,贝恩就听出来了,家里已经没有多余的钱来供他上学了!他虽然理解家里的难处,可一想到以后将再也不能走进学校,再也不能走进那扇美丽的大门,再也不能接触到知识的神奇世界,他一下子呆住了。然后便大喊:“我要上学,我不想离开学校!”妈妈转过脸去,不忍心看他难过的表情,爸爸却劈**过贝恩手中的成绩单,说:“哭什么?家里没钱让你上学了!再说你看看自己的成绩,数学没及格!初你不是说能学好吗?好了,现在还是老实地跟我干活吧!”从那以后,贝恩再也没有踏进过学校,他这一辈子只上过这两年的学。他心中很疼,除了对学校的依依不舍,还有对自己的愤恨,他恨自己怎么就没把数学学好,如果这*后一次考试数学能取得好成绩,就算不再上学了,心中也会好过一点。
那个晚上,贝恩躲在仓库里,把脸伏在破书包上大哭一场。从小到大,他从没有这样痛哭过,就像一次把所有的眼泪都流尽了。哭够了,他站起身来,擦了擦眼睛,把那个破书包用力地扔到仓库的角落里,就像扔出了一段美好的回忆。
一生中只有短短两年在校学习时间,却在贝恩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回忆。只是在这回忆之中,却有着一点点的遗憾,那就是数学考试的两次不及格。以致于他一直念念不忘,很是后悔初没有*努力一些把数学学好,让那两年的上学时光变得美好一些。P4-8

卖贝商城 推荐:《为科学的一生--富兰克林的故事/少年励志版名人传记系列》(包利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