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大营救/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李爱平|总主编:喻季欣)-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喻季欣编著的《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共十册,主要讲述华南抗日劲旅东江纵队中的少年英雄的传奇故事。写作过程中邀请了东江纵队研究会的相关专家以及东江纵队前辈的后代作为顾问,所有故事创作均基于史实,旨在帮助青少年读者深入了解那段烽火燃烧的抗日岁月。先烈们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战的历史故事,可以培养今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宣扬“牢记历史、珍惜和平”的理念。本书为其中一册之《秘密大营救》,由李爱平编著。

内容提要

李爱平、喻季欣编著的《秘密大营救》讲述了华南抗日劲旅东江纵队的少年英雄与日本侵略者及国民党顽固派作战,秘密营救爱国人士和文化界精英的故事。书里有勇敢坚韧的小联络员,有巾帼不让须眉的少女交通员,还有细心机智的小护送员,他们涉世未深,但机智敢为,为营救文化精英、外国盟军友人等立下了 功勋……

目录

一 太平洋风暴
二 特殊使命
三 小潘的故事
四 小试牛刀 首战告捷
五 营救“舅舅”
六 境逢生化险为夷
七 青砖洋楼的记忆
八 交通员的护送手记
九 阵地大转移
十 结束语
后记

精彩试读

一 太平洋风暴1941年岁末的香港仍是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中国的抗日战争已经打了第五个年头,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已经爆发了两年多,而战争似乎还远离香港。
像往年一样, ,快活谷照常赛马;12月7日是星期天,皇后戏院放映的《英宫十六年》场场爆满;美丽的西贡海面可见外籍人士扬帆逐浪……百货公司装点一新,快乐的“圣诞老人”在向顾客频频招手。晚上,在加路连山上,规模宏大的“嘉年华会”欢声如潮,一对对青年男女随着华尔兹圆舞曲翩然起舞,空中旋转着电动风车升降椅和轮转飞机,盛会的灯火映红了夜空的云朵。160万香港百姓都沉浸在欢快的圣诞气氛中。
12月8日清晨,人们刚刚度过了 ,正准备迎接新一周的生活。上班的、上学的、大街小巷叫卖早点的,人流慢慢地汇集,街上熙熙攘攘。
凄厉的空 报声响起,路上的行人口里说着“又防空演习”,自顾行走。
突然,响起“隆隆”的飞机声,街上的人们疑惑地仰望天空,只感觉飞机铺天盖地地扑过来,还没回过神,咣!咣! 倾泻……霎时,满街的人群开始狂奔,伴着恐惧的尖叫声、寻找亲人的呼喊声、孩子的哭声,丢弃的鞋、篮子、提兜、小贩的筐子散落一路。
这 ,夏威夷地时间1941年12月7日上午8时,即香港时间12月8日凌晨2时,日本法西斯成功偷袭美国珍珠港,日本对英美不宣而战了。
太平洋战争爆发了。
12月8日8时过后,48架日机出现在香港启德机场上空。
短短的5分钟内,英国驻港九空军的全部家——3架鱼雷轰炸机和2架水陆两用机,以及停放在启德机场的8架民航客机,连同机场周围的高射 阵地,全部灰飞烟灭了。
英国皇家海军驻防在南海的旗舰“威尔斯王子”和“击退”号开战不久,就被日军击沉。香港的防御力量瞬间成为名副其实的“空”防。
此时,集结在深圳一带以第38师团为主力的日本陆军,立即兵分两路向新界的青山公路和城门 台推进。12月11日攻克英军 主要的防线——醉酒湾防线,12日英军被迫放弃了九龙半岛,退守香港岛。日军 兵部队在九龙塘何文田架起远程重 ,不分昼夜地轰击香港的英军阵地和 台。一部分 弹落在市区, 弹落处,血肉横飞、尸横遍野,景象惨不忍睹,每小时都有数以百计的香港居民伤亡,随处可见肢体残缺的伤者在痛苦挣扎哀叫。
日军占领新界和九龙半岛后,曾派代表要求英军投降,遭到港督杨慕琦拒 。
12月18日日军在香港岛北角登陆成功,建立滩头阵地,日军后续部队源源登陆,向中环推进,英军节节败退。加拿大的温尼伯榴弹部队把守香港岛南区黄泥涌峡, 遭日军强攻而失守,英军面临断水断粮。15万香港英军(包括印军、加拿大兵团等)全军覆没,劳森旅长阵亡。英军号称坚守18个月的香港防线,被日军18天一举攻克。
维多利亚港湾愁云惨雾。下午6时,香港总督杨慕琦,匆匆走进日军司令部。面对日军酒井隆中将的狞笑,“大不列颠”弯下了腰,无可奈何地在投降书上签了字。
米字旗黯然降下,太阳旗骄横地升起, 。
这天正是12月25日。“圣诞老人”倒在日军的刺刀下,圣诞歌声被日军不 的 声代替,圣诞灯饰化作日军焚烧楼宇的火焰,圣诞的礼物竟然是日军投下的重磅 !1941年圣诞,所有港人记忆中的黑色圣诞节。
战争突然降临,令人始料不及。
在12月8日这天清晨,夏衍被一阵猛烈的敲门声催起,打开门,冲进来的爱泼斯坦(保卫中国同盟的成员)声嘶力竭地喊着:“war(战争)!”夏衍怔住了,镜片后的眼神透着茫然。日本特使来栖不是还在华盛顿同美国国务卿举行“友善”谈判吗?夏衍,原是《救亡日报》的总编辑。《救亡日报》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创办的报纸,从1937年8月4日在上海创刊开始,便坚定不移地执行中共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为促进全民族抗日救亡起到了很大的宣传鼓动作用。皖南事变爆发,《救亡日报》拒 刊登蒋介石诬蔑“新四军叛变”的消息电稿,驻桂林的 新闻检查所秉承蒋介石重庆局的密令,查封了《救亡日报》。为了保存力量,夏衍遵照党组织的安排,来到香港。
夏衍和乔冠华同住九龙弥敦道山林道口“雄鸡饭店”楼上,几天前,杨刚、胡绳、于伶还一起在这讨论日美时局。夏衍清楚地记得,在12月1日那天晚上,乔冠华为《大众生活》写的一篇《谈日美谈判的评论》,其中谈到:“日本纵使不能接受(美方提出的条件),美日谈判也不会因此寿终正寝,日本 不会马上就发动战争”,这篇文章发表在12月6日的《大众生活》新30号上。P1-4

卖贝商城 推荐:《秘密大营救/东江纵队抗日英雄传奇系列》(李爱平|总主编:喻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