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扎克传(精)》(艾珉)-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奥诺雷·德·巴尔扎克(1790--1850),法国小说家。艾珉著的《巴尔扎克传(精)》描述了巴尔扎克这位伟大作家的成长、奋斗以及获得的荣誉。巴尔扎克凭借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勇气, 终完成了凡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目标。书中记录了这位现代普罗米修斯的荣耀与辉煌,也记录了他不为时人所理解的痛苦与悲伤。
目录
上篇
头脑里装着整个社会的人
章 天才的摇篮期
旺多姆学校的少年“思想家”
从中学到大学的青年“通才”
初窥巴黎社会的奥秘
第二章 艰难曲折的成功之路
大胆的选择
初的尝试
文学小作坊
贝尔尼夫人
商海沉浮
初露锋芒
第三章 短暂而辉煌的创作生涯
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宏伟蓝图
房屋造毕,死神来临
第四章 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
“法国社会将成为历史学家,我只应充它的秘书”
“先成为深刻的哲学家,再写喜剧”
“文学艺术以再现人的本性为目标”
典型——在作家的艺术炼丹炉中诞生
所谓“兼收并蓄的文学折中主义”
第五章 哲学、宗教、政治观
“精神和物质是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
“ 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动力”
“宗教也许不是神的旨意,而是人的需要”
“与其说这个青年属于保王党,
不如说他属于君主原则”
下篇
亦幻亦真的大干世界
第六章 解读《人间喜剧》的钥匙——《驴皮记》
第七章 《人间喜剧》的序幕——《高老头》
第八章 风俗研究·私人生活场景——婚姻、家庭的烦恼
第九章 风俗研究。外省生活场景——资产阶级和贵族的较量
金钱的威力与无奈——《欧也妮·葛朗台》
贵族阶级的必然衰亡——《古物陈列室》
惊心动魄的遗产之争——《搅水女人》和《于絮尔·弥罗埃》
第十章 《幻灭》——一代青年的悲剧命运
第十一章 风俗研究·巴黎生活场景——巴黎社会众生相
残酷无情的商海竞争——《赛查·皮罗托盛衰记》和《纽沁根银行》
十九世纪法国的《官场现形记》——《公务员》
巴黎的秘密团体和行帮组织——《十三人故事》和《 女荣辱记》
庸庸碌碌的大多数——《小市民》
穷途末路的贵族
第十二章 天鹅之歌——《贝姨》和《邦斯舅舅》
第十三章 风俗研究·政治生活场景——资产阶级政客的面目和议会政治的弊端.
第十四章 风俗研究·军旅生活场景——军人风貌拾零
第十五章 风俗研究·乡村生活场景——转轨中的农村生活写真
第十六章 哲理研究
寻梦的代价
物欲的陷阱
的狂想
致人死命的
权欲的较量
神秘梦幻的
第十七章 分析研究
附录 巴尔扎克生平和创作年表
精彩试读
第三章 短暂而辉煌的创作生涯
一颗冉冉上升的新星
一八三○,他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在《巴黎
杂志》《两世界杂志》等刊物上接连发表了篇幅不等
的小说十余篇。与此同时,他为《政治报专刊》主持
新书评介专栏,短短五个月就写了五十篇;他为《时
尚》《侧影》等杂志撰写杂文、特写和随笔,速度之
快,数量之多,令人瞠目结舌;七月革命以后,他应
吉拉尔丹之约在《猎鹰报》撰写“巴黎信札”专栏,
发表了一系列颇有分量的时事政治述评;一八三。年
十一月《漫画》创刊后,他又加盟《漫画》周刊,为
之写了数以百计的讽刺小品……他那支神奇的笔如有
天助,无论写什么,都像是一挥而就,且见解不俗。
何况他的文风犀利明快、辛辣俏皮,真是个出色的报
刊写手!不久前还默默无闻的巴尔扎克如今成了出版
商和报业老板的宠儿。
这个满头乱发,说话粗声大气,穿着打扮常常不
得体的小伙子,在时那些风流倜傥、举止优雅的诗
人、艺术家中间,颇像一个栈错地址的不速之客。每
次他在沙龙里露面总要令人大吃一惊:“屠夫的穿戴
,镀金工人的神情,一副走江湖卖草药的功架”①,
而且“已经掉了门牙”……以前不曾见过他的女读者
吓了一跳:“怎么?难道这就是咱们的巴尔扎克?”不
过,他那双金光闪闪的眼睛,坦率的微笑,诙谐的谈
吐,很快就能赢得女士们的好感。毕竟我们不能用常
人的眼光去苛求一位卓尔不群的作家呀!可是,不少
心怀嫉妒,或者有眼无珠的文坛雅士,仍然以挑剔的
目光审视他,对他抱轻蔑态度。他们要看一看这颗刚
刚升起的新星究竟能闪烁多久。
但巴尔扎克可不满足于新闻界的明星。他追求
的是不朽的创作、永恒的荣名,而不是转瞬即逝的记
者威风。何况为那些暗中受党派利益操纵的报刊写文
章,并不总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心中一直在酝酿一
部恢宏的巨著,他要建造一座 的文学纪念碑
。但从事这样一项大工程谈何容易!该从何着手,如
何构建?一开始他自己也不清楚。
初出道的巴尔扎克,表面上是个文坛新秀,实际
上已是一位相成熟的小说家。从一八三○年开始,
他的创作进入高潮。他从刻画自己 熟悉的社会群体
人手,写了一系列研究代社会风俗的作品,篇篇引
人瞩目。一八三○年四月,玛门一德·洛奈一瓦莱书
屋出版了他的《私人生活场景》两卷集,收有《猫打
球商店》《苏镇舞会》《高布赛克》《家族复仇》《
约会》《双重家庭》《家庭的和睦》等以婚姻家庭问
题为主题的中短篇小说,巴尔扎克试图使作品系列化
的打算此时已初露端倪。
一八三一年八月一日,他的 部长篇小说《驴
皮记》出版,这部带有神秘、荒诞色彩的小说,凝聚
了他十年闯荡中的生活感受及其人生哲理,一上市便
引起强烈反响, 版很快脱销,租书店也排起了长
队。母亲的友人马尔戈讷写信给他:“ 一早我就
去购买此书。书确实来过,而且几乎一出版就送到了
,但是卖得极快,我已无法弄到一本。”另一个朋友
告诉他:“为了读这本书,格朗维尔不得不搁下所有
的事情,因为书店老板每隔半小时就派人前去催问他
看完了没有。”同年九月,《驴皮记》在《哲理小说
和故事》的总标题下再版,同时收入《萨拉金》《刽
子手》《长寿药水》《玄妙的杰作》《逐客还乡》等
十二个 的哲理短篇,进一步巩固了《婚姻生理学
》和《私人生活场景》的作者的声誉。及至《欧也妮
·葛朗台》问世,他已是名满全国、享誉欧洲的大作
家了。
巴尔扎克的创作生涯,大体上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
从一八二九至一八三四年,是《人间喜剧》的酝
酿阶段。这一阶段发表了篇幅不等的小说四十二篇,
巴尔扎克的中短篇精品,大都是这一阶段的收获。除
一八三。年收入《私人生活场景》和《哲理小说和故
事》的作品外, 惹眼的中短篇还有《红房子旅馆》
(1831)、《夏倍上校》(1832)、《图尔的本堂神甫》
(1832)、《被遗弃的女人》(1832)以及统称《十三人
故事》的三部中篇小说——《行会头子费拉居斯》
(1833)、《切勿触摸刀斧》(1833,后易名为《德·
朗热公爵夫人》)和《金眼女郎》(1834)等。P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