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粟裕》(关河五十州)-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继《一寸河山一寸血》《地狱 杀:关东军遇上苏联红军》后,畅销军事作家关河五十州 重磅作品!《战神粟裕》讲述了军事家粟裕的传奇一生。粟裕身为共和国十位大将之首,是一位将战争艺术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名将,他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创造了淮海战役这样的军事奇迹,并由此决定了现代中国的命运。作者试图突破目前众多传记体例,用通俗化笔法还原一个军事名家的独特人生。

内容提要

在同时代的军事将领中,粟裕是之无愧的战神级的人物。他对战场有种天才般的敏锐感知,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战神粟裕》作者,军事题材畅销作家关河五十州,用通俗化的笔法,还原了粟裕这位杰出军事家极富传奇色彩的戎马人生,对粟裕的军事指挥艺术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并揭秘了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大量真实的历史细节。《战神粟裕》极强的代入感,让读者体验到战场的紧张和残酷,领略战术高手对决的精彩。

目录

章 不归之路
第二章 大家拼的是本事
第三章 偏向虎山行
第四章 大海从鱼跃
第五章 一物须用一物降
第六章 两军相遇勇者胜
第七章 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第八章 棋逢对手
第九章 砸碎珍珠换玛瑙
第十章 不是冤家不聚头
第十一章 风头如刀面如割
第十二章 钟山风雨起苍黄

精彩试读

多年之后,王耀武一定还能记起一场名叫谭家桥的战役,在那场他亲身参与的战役中,红军牺牲了一位 战将——寻淮洲。
寻淮洲曾任红七军团军团长,他担任军团长时,只有21岁,比林彪还年轻,是时红军中 年轻的军团长。寻淮洲如果不死,凭其战功、资历及其善战之名,新中国成立后封将拜帅 没有问题。
那时候粟裕还只是军团参谋长,王耀武无论如何不会想到,正是这个看似瘦小、貌不惊人的幕僚长,日后不仅替战友报了折戟的一箭之仇,而且翻江倒海,成了他本人乃至整个 军队的克星。
这是一个天生与战场有缘的人。
人各有志,有时候这种志从小就能看得出来。《红楼梦》中,贾政要测试儿子未来的志向,便将“那世上所有之物”摆出来,让贾宝玉抓取。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宝玉什么都不碰,伸手就把“脂粉钗环”抓了过去,为此还换来贾老爷一声臭骂:“酒色之徒耳!”如果让年幼时的粟裕来抓,他紧紧攥在小手里的,也许只会是一件东西——剑!只要“神”还留着作为传统的古老 ,剑代表着侠客风范和男儿血性。佩剑之人,可以云游四方,除暴安良,好不快哉。
剑客的梦想,支撑着粟裕的整个童年时光,其间还少不了一个很关键的人,他叫阿陀。
粟裕虽不是出生于贾府那样的钟鸣鼎食之家,但家境也堪称富裕,阿陀就是受雇于粟家的一位青年长工。
有一种说法,说民国其实是中国武侠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不仅涌现出了霍元甲、杜心武等一批武侠技击高手,就连近现代武侠小说的源头也正是从此处发轫。
那时候的人们,比现在 热衷于谈论武侠和剑客。
阿陀显然自己就是个武侠迷,他成了少年粟裕的启蒙老师。从阿陀那里,粟裕知道了许多蜚声民间的好汉名字:“草上飞”,这哥们儿轻功了得,能飞檐走壁,尤其擅长在草尖上借力飞奔;“一枝梅”,此君牛就牛在每次替天行道后,必要在墙上画一枝梅花作为记号……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听着这些故事,小粟裕激动得血脉贲张,不能自已。
想做一名新生代剑客吗?练吧!“草上飞”训练秘籍:用沙袋捆在腿上,通过不停地跑跳,说不准什么时候就能身轻如燕,展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的奇迹。
“一枝梅”训练秘籍:找根一丈长的竹竿,只留一头的竹节,其余全部打通灌沙,这叫“狼牙棒”,一旦练熟,离替天行道兴许就不远了。
在阿陀的带领下,粟裕乐此不疲,经常练到汗流浃背,筋骨酸痛也不肯停手。
直到有 ,一件新玩意儿的出现,让他眼前一亮。
那是阿陀做的一把“ ”。原料为一个 壳,钻洞后放入 ,再添沙子,点燃后沙子就能喷射出来。
粟裕用此“ ”瞄准“假想敌”,一击即中,顿时把他给乐坏了。
原来 比剑 厉害!冯骥才在小说《神鞭》中,描写了一个会用辫子格斗的天津好汉傻二,被称为“神鞭”。他后来发现洋人的洋 威猛,就毅然割去辫子,并练出了双手使 、 中的 活,为此还留下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祖宗的东西再好,该割的时候就得割。我把‘鞭’剪了,‘神’却留着……不论嘛新玩意儿,都能玩到家。”武侠也得随时代进步哇,只要“神”还留着。
19岁那年,粟裕终于得到了一支真正的 。此前,他是湖南省立第二师范的学生,为了迎接北伐军的到来,几个同学合着凑钱买了一支驳壳 和两百发于弹。
第二年,也就是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共分裂,粟裕和一些同学投向武汉,加入了中共控制的第24师教导队。
粟裕不是军校科班出身,他所受的军事训练,即从教导队开始。
一到教导队,教官就向这些学生兵发问:“艰苦和死亡相比,哪一个 难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回答:“死亡 难受。”教官立即纠正:“不对,艰苦比死亡 难受!”接下来,教官的一番训导给粟裕留下了深刻印象:“死亡只是一瞬间的事,而艰苦却是长期的、时刻都会遇到的。如果你们能够战胜艰苦,那么还有什么不可战胜的呢?”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武侠小说里吃个丹药就能功力大长那么轻松,只有一轮又一轮艰苦的打磨。
第24师师长是北伐名将叶挺。某次作战,因兵力悬殊,士兵纷纷退却,叶挺的参谋长亲自督战,仍无济于事。这时突然传来消息:“叶挺师长来了!”众人立即止步,转身向敌军发起冲锋。一个营长原先只是受了点轻伤,正哼哼唧唧地要下来,一听叶挺来了,赶紧跳下担架去打仗。
叶挺督军练兵,就一个字:严。
一般军队是“三操两讲”,教导队加量加价,为“四操三讲”,即每天要多出一次操,多上一堂课。学生兵的军事动作稍不合乎要求,便被勒令重做十几次,为了达到标准,一排、一连的人常常要连续重复做一个动作,直到队伍整齐划一为止。
紧张的生活节奏把吃饭时间都包括了进去,吃个饭,必须要狼吞虎咽才行,否则就来不及。有时教官还会故意在饭中掺入头发和沙子,你要是皱着眉头挑挑拣拣,那就别想吃饱了。
粟裕参加教导队的军训统共不过一两个月,但作为入门,已经够了。要知道,黄埔军校受训也很短,实打实的训练时间不过才3个月。P2-4

卖贝商城 推荐:《战神粟裕》(关河五十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