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三线岁月》(王春才)-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坐汽车到六盘水参加煤炭规划会议——彭德怀和彭文政》;《彭德怀驻足球场看工程兵打蓝球》;《突出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彭德怀在逆境中复信侄子彭起超《“小于,谢谢你,不要为我担心,不要紧”——彭德怀和于淑琴》;《彭德怀在困惑中给 写信》;《钱敏保护营救彭德怀》;《江青说:“怎样发落,我自有安排!”》;《寻找彭德怀厄运中的几封信——雷文、陈雪峰在逆境中精心珍藏》……《彭德怀三线岁月》(作者王春才)是一部视角独特、资料翔实文笔朴实感人的著作。描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处逆境时为民为国心无私的崇高风范。
内容提要
何谓三线?按照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从地理上划分,我国沿海为一线,中部地区为二线,西部纵深地带为一线。1965年秋,彭德怀奉命出任西南三线建委副主任。《彭德怀三线岁月》作者王春才曾长期在三线建设领导机关工作,多次近距接触彭德怀。为忠实记录彭德怀在三线的这一段历史,作者花费30多年的时间搜集和积累各种文史资料,采一相关知情者百余人。《彭德怀三线岁月》是一部视角独特、资料翔实文笔朴实感人的著作。描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处逆境时为民为国心无私的崇高风范。
目录
序
1.彭德怀向 保证自食其力
2.荒煤出题《我写彭德怀》
3.彭总用过的名字
4.出山落脚成都永兴巷7号
——彭德怀和廖开诚、何光
5.西南三线建设“一点、一线、一片”战略
——彭德怀和郭万夫
6.彭德怀早有预感:不让他接触国防工业
7.元帅与炊事员亲密无间的故事
——彭德怀和刘云
8.马识途夜访彭老总
9.“对革命对人民尽了我的责任”
一一彭德怀和彭梅魁
10.拜年贺新春严冬遭绑架
——彭德怀和杨沛
11.“你 为我这么精心打扮,我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呢”
——彭德怀和贾月泉
12.“我怕牵连人家呀!”
——彭德怀和邓华
13.“不准扰民,不准在城里开 ”
——彭德怀和田文义
14.彭德怀与电影的故事
15.坐在彭总身边看电影
——彭德怀和王春才
16.“你可不要一人上街啊”
——彭德怀和李佩宜
17.“走遍天涯也要把芳芳的病治好”
——彭德怀和綦远芳
18.“简直是胡说八道,不管他,干我们的正事去”
——彭德怀和綦魁英、景希珍
19.“川西坝是粮仓,建厂要节约土地”
——彭德怀和左德新、肖岗
20.在广安看“干打垒”
——彭德怀和周万松
21.“这点小雨算什么,我一定要观完”
——彭德怀和石永寿、李镜海
22.“山城的 是红的,颗颗红心向着共产党”
——彭德怀参观重庆 村
23.考察天然气井留下的插曲
——彭德怀和王思和
24.“大的问题集体研究好,不致失误”
——彭德怀和程子华
25.“这个建设是硬仗,你会打胜的”
——彭德怀和朱光
26.彭德怀拒 合影保护彭真
27.“你为我上了一堂工业课”
——彭德怀和陈如品
28.情留石棉矿
——彭德怀和徐家坤、钟持亮、帅士高
29.风雨中重返长征路
——彭德怀视察成昆线纪行
30.景参谋在会理县城寻找彭德怀
31.补缴饭钱
——彭德怀和田兴成
32.亲切的关怀难忘的教诲
——李非平、陈凤悟陪彭德怀视察攀枝花
33.彭德怀到宜宾视察
——彭德怀和沈学礼
34.“洋为中用,要多生产尿素”
——彭德怀和李鸣鹏
35.“我在北京挂甲屯时,种了一分小麦试验田”
——彭德怀和马建猷
36.“珙县抗旱夺丰收,这很好”
——彭德怀和孙文启
37.“煤井建得不错,支撑牢固”
——彭德怀和刘同信、郭维德、郭定邦
38.彭总的特别命令
——彭德怀和孟久振
39.特殊的供品
——彭德怀元帅百年祭
40.《参观花果山和花果山煤矿记要》
——摘录彭德怀笔记本
41.“我已是政治上的僵尸了,有什么好批的”
——徐奕培回忆西南三线建委局级以上干部批判彭德怀
42.彭德怀在川医排队治牙
43.彭德怀带病到贵州出差
44.坐汽车到六盘水参加煤炭规划会议
——彭德怀和彭文政
45“刘支队长,你们用什么办法建成 批4个矿井”
——彭德怀和刘森
46.彭德怀驻足球场看工程兵打蓝球
47.突出重点,把钱用在刀刃上
48.彭德怀与《欧阳海之歌》
49.彭德怀在逆境中复信侄子彭起超
50.“小于,谢谢你,不要为我担心,不要紧”
——彭德怀和于淑琴
51.彭德怀在困惑中给 写信
52.钱敏保护营救彭德怀
53.江青说:“怎样发落,我自有安排!”
54.寻找彭德怀厄运中的几封信
——雷文、陈雪峰在逆境中精心珍藏
55.“我不是小气,我是胆小呀!”
——彭德怀和雷文
56.“彭德怀是大走资派,他的存款不能取”
——彭德怀和景希珍
57.彭德怀保险柜中的秘密
58.冤案得昭雪,天涯觅忠魂
——彭备怀骨灰查寻记
59. 副 邓小平同志在彭德怀同志追悼会上的悼词
60.浦安修完成彭总生前遗愿
61.彭德怀夫人浦安修和她的两个姐姐
62.彭德怀在“三线”的苍凉岁月
63.《彭德怀在三线》投拍内情
64.千言万语颂彭总
65.丹心昭日月风范垂千秋
——彭德怀百周年纪念活动侧记
66.“霜叶红于二月花”
——彭德怀身边三个工作人员景希珍、綦魁英、赵风池
67.景希珍:彭德怀身边的卫士长
后记
附录
1.夕阳归处大山青
——《彭德怀在三线》观后
2.三线走出彭德怀
——看电影《彭德怀在三线》
3.诗人邓汉章读《彭德怀在三线》诗四首
4.为彭德怀补碑的人
精彩试读
1898年10月24日,彭德怀诞生于湖南省湘潭县乌石峰彭家围子的农民家庭。他父亲彭民言喜得头生子,高兴地替他取个乳名叫钟伢子,意思是钟情可爱的娃娃。待他会走路时,他父亲根据宗字班辈替他起个大名叫彭清宗,号得华,含义是将来长大了有出息,有了荣华富贵,还要清清白白做人,对得起祖宗。
1922年夏天,24岁的彭德怀到湖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改名为彭德怀,含义是一名合格的军人要做到德才兼备,胸怀祖国,胸怀人民。
1966年12月25日,北京地质学院“东方红”红卫兵造反派去成都将彭总揪回北京,他身陷囹圄时,只好写信给他的亲密战友、敬爱的周恩来 。他在信中详告了四川石棉矿矿渣中含有大量钙镁磷等矿物质及加工等情况,此信的落款是石穿。石穿是彭总青年时代入伍后看到石洞中滴水穿石得到启示而起的雅号,用以自勉刻苦读书练武。
另外,别人给彭总用过两个名字,但彭总本人并不知道。一是1965年11月30日,彭总由北京乘火车去成都,任西南三线建委副主任住永兴巷7号时,三线建委生活秘书雷文为了彭总的安全,给他在地梓潼桥正街派出所报户口时用了化名叫季春,含义是四季长春,又是寄存的意思。二是彭总在遭受林彪、“四人帮”残酷迫害折磨后,不幸于1974年11月29日在北京301医院逝世。
他的遗体被偷偷火化,连他住在北京的夫人浦安修与他的侄儿、侄女都不知道。“四人帮”把彭总的骨灰放在用粗糙的木板钉成的骨灰盒里,派人秘密地专送成都东郊火葬场寄存,骨灰盒上写上化名“王川”二字,意思是亡命于四川。由此可见“四人帮”用心的狠毒。
西南局书记、西南三线建委 副主任程子华很重视他的老首长彭德怀来成都工作。1965年11月中旬程子华在秘书胡克新陪同下,由成都乘飞机赶到北京,两次去吴家花园看望彭德怀,欢迎彭德怀出山,向他介绍西南三线建设进展情况,欢迎他早日赴任。
彭德怀听后 坐不住了,让秘书綦魁英向有关方面催问起程日期。
11月25日,彭德怀终于接到 通知:他可以近期人川。他马上确定了起程日期:1965年11月28日。这个日子对于彭德怀的一生太重要了。15年前,他率领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是为了保家卫国,15年后的 ,他出征西南,虽然工作岗位变了,性质却没有变,同样是为了 利益,为了反侵略备战。特别是他在挂甲屯闲住六年后重新工作,那种高兴的劲头自不用说了。多年来在他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把此事看得非同小可,认为是一种“解放”,愿配合首长全力以赴抓好三线建设而尽自己的职责。
彭德怀很喜欢跟随他工作多年的警卫参谋景希珍、秘书綦魁英、司机赵凤池。这三人了解彭德怀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知道彭德怀的脾气和爱好;彭德怀是看着他们成长的,彼此相知甚深。之前,中央 办公厅负责同志曾征求过景希珍、綦魁英、赵风池三位同志的意见,希望他们继续留在老首长身边。三人都十分乐意,同时得到了他们家属的积极支持。
景希珍、赵凤池全家人与彭德怀同行,綦魁英由于家中有一个因病致聋哑的女儿芳芳,彭德怀叮嘱他先把相关事项安排好,不忙搬家,所以綦魁英未带家属,只身随首长入川。
11月28日下午2时40分,北京开往成都的33次快车就要起程了,彭德怀和景希珍、綦魁英、赵风池与前往车站送行的中央办公厅、中央组织部派来的代表、 警卫局局长田楚以及中央 党校几位老师一一握手告别。彭德怀大侄女彭梅魁及爱人张春一、侄女彭钢、侄儿彭康伯等也来车站送行。挂甲屯的乡亲们闻讯后,奔走相告,扶老携幼地拥到车站与他们的“好 ”告别。2时45分,列车缓缓开动时,送行的队伍里传出哭声:“彭老总。您要保重啊!”“年纪大了,不要再劳累了!”“您有什么事,一定给挂甲屯来信!”“我们也会去看您的!”人们看到身穿黑色粗呢大衣的彭德怀,透过车窗玻璃弓着腰向欢送的人招手致意,频频点头挥手:“外面寒冷,快回去吧!谢谢大家,我忘不了挂甲屯,我一定会回来看望大家的!”列车越开越快,车站慢慢消失在远方……彭德怀在列车匀速行进中,回想起毛泽东约见以来这两个多月来的心情,在焦虑中挨过的65天,现在总算踏上征途,六年来渴望工作的愿望终于实现了,不禁长吁了一口气。他这几天在住地收拾,忙上忙下,身体虽累但精神饱满。在软卧车厢,他与景希珍、赵凤池下棋,到硬卧车厢,他看望景希珍、赵凤池的家属,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吃饭时将两家人及随行人员统统请到餐车,由他付钱用餐,大家沉浸在愉快的旅途生活中。
列车在一望无际的华北平原上奔驰,跨黄河,翻秦岭,驶进了四川门户广元。看到晴朗的天空,碧绿的田野,彭德怀兴奋地对大家说:“四川是个好地方,天府之国啊!”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