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天的行军/向前新锐军旅小说家丛书》(王甜|总主编:朱向前)-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王甜在小说中以一种开放的心态重新加以想象,因而能够走出下和自我,向历史与他者致敬。她从历史中看到了一种大爱,其诗意化叙述透出淡淡的甜,与郁达夫的风格无意中偶合。 王甜著的《雾天的行军》通过对小说“情节”的精心结构,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与现实的龃龉甚至吊诡的极富哲学意味的思索。历史与现实终于在虚无中和解——王甜在这个短篇中创造了一个颇有意味的小说意象。
目录
毕业式
奸细
代代相传
二声部
罗曼史
杀死吴一林
雾天的行军
笑脸兵
一树荒原
音符与帽子(创作谈)
精彩试读
毕业式
“还有三公里——”
声音像烽火台点的火信,从队伍头阵一直传到队
尾。然而负重行军的学员们麻着脸匀速向前,不为“
曙光在前”所动。这都第几次说“还有三公里”了?
永远都有三公里! 上了邪路?
教员是委屈的。一次次虚构终点,只不过想减轻
学员的心理疲惫,但已经混成老兵油子的大四学员并
不领情,轻易地裁判他们动机阴暗:又来那套了——
兵不厌诈!
“养驴呢,”一个学员虚弱地愤怒,他已经走得
脱了形, “要驴拉磨,就得给它眼前挂上两个胡萝
卜。”周围几个学员都自动脑补出画面:蠢驴盯着胡
萝卜,不知道这美食是永远够不着的,便充满希望地
一直追逐,像个活动的秒针,绕着磨盘不停地转啊转
。
“四年了……”另一个人忽然无名悲怆。
毕业拉练就是用来承载你四年中的一切复杂的。
它用十五天的长途行军浓缩你一千多个日夜的经历,
它让你负重、行走、体力不支、呼吸不畅,它让你不
停地遇到假设的危险,用既粗糙又狡黠的方式打探你
的底细——这条命投入战场的存活度。
在出发前的誓师动员大会上,耿帅身板笔直地站
在队列里,任由扩音器送出的声波击打,高分贝的“
代表全体毕业队学员”郑重宣誓,表态表出一种决
的气势,一种震慑的力度。耿帅走了神儿,他无声地
给自己做了一个动员:能活过四年,就必定能活过这
十五天!
“停止行进——原地休息——”
哪怕有黄莺,哪怕有山泉与打在芭蕉上的雨滴,
哪怕有帕瓦罗蒂,在那一刻,伍世国传达命令的沙哑
吼叫才是世界上 妙的声音。队伍一下子松掉了形
状,每个人都差不多在宣布的一瞬间僵住,像老年人
一般,颤颤地调整十几秒才能让自己坐下来。
伍世国环顾一番后,果断地冲耿帅三点钟方向指
示了一下:“坐那儿,那块大石头上。”
耿帅白他一眼,同时又不得不承认那确实 适合
坐下休息——石头的高度足以使屁股离地面有一定距
离,腿的安置然舒服得多。他短暂地权衡了一下,
决定坐到大石头上去。尽管那样看起来像是他服从了
伍世国。
像伍世国那样的家伙,碰上他不知算是你的运气
还是不幸。他上军校之前在某个工兵团过一年半的
兵,据说那一年半里有七个月都是在深山老林里挖土
石方,挖得他两眼直冒金星,于是原本对前途吊儿郎
的伍世国发了毒誓要考上军校。他生就一种地头蛇
的匪气与霸气,到哪里都像是自封的老大,说话带响
走路带风,若有人跟他来劲,他那铜铃眼睛唰地一瞪
,别人多会畏惧三分。再说,挖土石方出身的他体力
好,各种训练都不在话下,有任务他也不计较,带头
干得风风火火,这样一来,队长、教导员都喜欢他。
学员队是有“模拟连”制度的,但不管连长是谁,好
像伍世国才是真正的“一把手”,垂帘听政一般,让
人隐隐觉出他的渗透力量。
伍世国一来学院就瞅准了队里年纪 小的耿帅是
个孱头,于是拿他个小玩意儿,不时逗逗他;但只
要别人欺负耿帅,他又是坚决不许的,不管耿帅愿不
愿意他都挺身而出,一副保镖架势。对于这样一种荒
唐的友谊,耿帅向来不屑于接受,有时还很生气,但
伍世国并不介意,咧了嘴笑:跟我弟一个样!
这儿,迷彩服的兜里冒出一包“红塔山”,伍
世国凭着这个动作,勾引了两三个有烟瘾的家伙围聚
过去。吸上两口的伍世国有了“生活多美好”的欢畅
心情,半眯眼睛,深深喷出一个艺术的烟圈,在空中
像绞索般漾漾地扣向耿帅。绞索的主人咧开一嘴黄牙
:
“处座,来支?”
耿帅板了脸,装着没听见,别过身去。
不知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学员们开始用一些隐秘
的语言来发泄无处释放的青春 ,那些暗示某种生
理欲望的字眼往往因为过于直白而显得青涩,但事
人都并不了解这一点,他们急于使用,并以此炫耀自
己的身体与心理都在同步走向成熟。
伍世国无疑是其中经历 丰富的一个。他兵时
就已经二十岁,早就跟村里一个胆大妄为的小妮子在
草垛背后亲过嘴,又在基层部队那帮“油子兵”里接
受了粗陋的“再教育”,据他说,自从他考上军校,
老家给他说亲的至少凑一个班。寒假回家,他把媒人
们提供的女方照片摞到一起,根据漂亮的程度列队,
选出“班长”,让她“排头兵”;又选出“副班长
”,紧排其后; 又选了三个“骨干”——“剩下
的,简直看都不能看了!”
忽然变得抢手的伍世国带着一丝得意的微笑,在
选出的照片背面写上了女方的姓名、年龄、地址,有
的甚至还有手机号码。根据这些必要信息,他从“班
长”开始,一一走访了各个候选人。他的走访是中规
中矩的,但不符合传统——哪有抛开媒人就自己行动
的呢?这引起了一番不小的非议,而他“根据照片亲
自选妃”的传言使“伍世国”这个名字 增添了复杂
的色彩。
在寒假即将结束的一个下午,伍世国去自家后院
柴屋里抱柴火时,忽然发现柴屋里站着一个身着橘色
棉袄的女孩,平淡的五官,却带着一脸凛然的表情冷
冷地望着他。她是落选者之一,甚至没有进入“骨干
”之列,伍世国根本没有打算去走访她家。
他 没有料到,这个自尊心受到打击的烈性女
孩将要给他上一课了, 重要的一课。她盯着他,
缓缓走过去把柴房的门扣上了——老式的锁扣,拿枝
小柴棍插在锁孔里就算反锁上了,外面的人进不来。
她继续盯着他,走近,把他披在身上的军大衣猛地剥
下来,往地上一扔,自然形成了一个简易的床垫。那
时在情场上缺少经验的伍世国还在发蒙, 没有战
局观念与敌情预见性,只看到女孩奶白的手带着虚与
委蛇的 姿态,慢慢放到衣领下 颗纽扣上,开
始解她自己的橘色棉衣。自始至终,她都用一种挑衅
的眼光盯着他,丝毫没有回避与退缩的意思,勇猛无
比。在剥开自己 一层包装时,她的嘴角甚至带着
一丝嘲讽。
“人生很漫长,嗯?”
她在嘲讽。
不,其实她没有说这句话,是伍世国在哪部外国
电影里听到的台词。不知为什么这句台词令他印象深
刻,令他想起那个女孩。于是他像剪辑师一样,把毫
无关联的文艺台词配给了记忆中的珍贵画面。
那是伍世国终身难忘的一个下午。在女孩的
下,他终于用壮实的青春的身躯寻找到某种答案,有
关生命体验,有关想象力。女孩倒没有什么复杂的念
头,她也没有如伍世国所担心的那样以此为要挟,提
出结婚的条件——事实上她性经验丰富,估计需求也
旺盛,根本不打算一名独守空房的军嫂,她只是被
伍世国那幼稚的家访行为激怒了,要让这个傲慢无知
的准军官明白,女人的好,不仅仅是照片上看得到的
那一层,她必须让伍世国得到一点教训,使他对女性
的肤浅认识变得深入起来。
女孩后来走了,再也没有出现。半年之后听说她
嫁到外省去了。伍世国却再也没有恢复到平静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说,女孩的报复是卓有成效的,他知道
了女人隐秘的“好”,你看不到、摸不着的那种“好
”——心就野了。P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