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世安民(唐太宗上下)/中国历代风云人物》(刘乐土)-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李世民大帝是中国 杰出的英明君主之一,他用他高度的智慧,殷勤而小心地治理他的帝国,不久就为中国开创了一百三十年之久的第二个黄金时代。刘乐土著的《济世安民(唐太宗上下)/中国历代风云人物》运用独特的写法,讲述历史人物的生平。在历史精华时间,宏大背景之下,人物鲜明、众多,情节生动感人、跌宕起伏,以潮流历史小说讲述方式,将一段传奇历史,一众传奇人物,一干传奇经历,娓娓传神地讲述。人物刻画生动,情节紧张连贯,尊重历史,内容充实,行文流畅,文笔优美。
内容提要
刘乐土著的《济世安民(唐太宗上下)/中国历代 风云人物》主要讲述唐太宗李世民的生平。李世民是 唐高祖李渊的次子,早年出身世家,在李渊问鼎天下 的过程中建立了赫赫战功,展现出自己杰出的军事才 能。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天才,又与兄弟进行了长时 间的斗争, 终通过“玄武门之变”登上了皇位,从 李渊的手中接过了大权,成为了大唐第二任皇帝。虽 然经历了兄弟相残、父子相争,他却虚心纳谏,体恤 百姓,安定了天下,开创了历 光辉灿烂的“贞观 之治”,赢得了广泛的赞颂,成为了古代明君的楷模 。但在晚年,他也在太子问题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引 发了新一轮的兄弟相争。
目录
回 摆龙舟杨广逞奢欲,眠鸾榻李渊人罗帷
第二回 唐国公妙计除忧患,李世民奇兵断草粮
第三回 大隋亡李渊建唐统,太原陷世民破敌军
第四回 唐秦王星夜遭剪径,李世民白日落樊笼
第五回 论异梦曹氏劝停战,起反心黑闼再起兵
第六回 同室操戈萧墙祸起,兄弟反目肘腋变生
第七回 玄武门李世民发难,幽州地庐江王不臣
第八回 新太子登基为人帝,突厥兵临城触天威
第九回 失宠爱杨妃弄心机,亡异域萧后献玉玺
第十回 落魄书生马周豪饮,得意将军尉迟闹席
第十一回 老而弥坚李靖出征,忠不顾身魏徵谏言
第十二回 知天命潜龙归大海,看卜辞有凤要来仪
精彩试读
前面就是蓝田驿站,是通往京城长安和武功县的
岔路口。卫士李铁一夹马肚子,赶上李渊,道:“大
人,前面是蓝田,歇歇脚吧?已经跑丁两个时辰丁,
人能撑得住,马不一定撑得住,再跑怕跑掉了马腰子
。”
李渊左右望望,寒风凛冽,各人的马身上却汗津
津的,马鼻急促地喷着丝丝白气,确实有些跑过劲了
。李渊勒住马缰,让骏马放慢了速度。穿过一片小树
林,蓝田驿站赫然在望,宽大的院落,青砖黑瓦,二
十几间房子,大棚门上斜悬着一个黄布幌子,红漆写
着一个斗大的“驿”字。这是一个二级驿站,门口有
兵士站岗。李渊等人下了马,牵着缰绳,缓步前行。
刚到驿站门口,就见三个身穿黄袍的朝廷特使骑
着快马,旋风般地出了驿站,向东跑去。没跑多远,
又勒住马头,打头的一个人在马上直起身子,向李渊
一行人叫道:“喂!路上可曾遇见新任陇州刺史李渊?
”
李渊忙应道:“某家正是李渊,有何见教?”
特使一听,二话不说,掉转马头,跑了过来,高
头大马立在李渊的面前,从怀中掏出黄绢纸,撇着嘴
说:“李渊听旨!”
李渊弄不清怎么回事,然不容多想,忙就地跪倒
,竖起耳朵去听——
“朕即日前往陇、岐之地察看灾情,新任陇州刺
史李渊速来长安随驾前往。钦此!”
“臣遵旨!”李渊答应一声,起身走过去,双手
接过圣旨,问特使:“圣上何时动身?”
“三两天的工夫,”特使催促道,“你马上进驿
站换快马,马歇人不歇,立即赶到京都中书省报到!
”
“是!”
李渊拱一下手,目送朝廷特使拨马而去,回头对
卫士李铁说:“武功我是去不成了,你先回去告诉夫
人,就说我陪皇上视察完陇、岐二地,立即回去看她
,请她不要牵挂,务必保重身体。”
“是!”精明干练的李铁拱手答应道。
自古得天下易者,莫如隋文帝。北周大象二年
(580年)周宣帝病死,留下柔弱的皇后和八岁的周静
帝宇文阐,孤儿寡母,无力控制政局。皇后的父亲杨
坚以大丞相身份人官辅政,总揽军政大权。素有野心
的杨坚,第二年即废去周静帝,自立为天下之主,改
国号为隋,堂而皇之地登上皇帝宝座。
杨坚虽是外戚入主,却是个励精图治、勤勉有为
的皇帝。他生活俭朴,劝课农桑;呕心沥血,创立各
种典章制度;出兵灭陈,结束了中国近四百年南北分
裂的混乱局面。隋文帝主政的开皇年间,社会稳定,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全国储备的粮食布
帛,可以供应五六十年, 的富庶程度,
,成就了历 有名的“开皇盛世”。
李渊领着从人,进驿站换了快马后,一刻也不敢
歇息,快马加鞭,星夜迸发,于第二天下午赶到首都
长安。到中书省报到后,即被安排觐见皇帝。
隋文帝是个勤于政事的君主,拂晓五 天临朝,
如 头西斜了仍不休息。宽大的朝堂里,五品以上
的官员都可以坐着议论朝政。李渊进来时,隋文帝正
让人拿什么东西出来,一个近侍提着两三个布袋,一
字摆开放在御案上。
“臣李渊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李
渊驱前几步,跪倒在御阶前,高呼万岁。
“叔德,你来得正好。”隋文帝说着,指着御案
上的布袋,招呼其他大臣:“都过来看看,看看这里
是什么?”
众朝臣起身离座,围拢过来,伸手从布袋内捏些
黑糊糊的东西出来,打眼一看,又用鼻子嗅嗅,说:
“陛下,这不是豆屑和杂糠吗?一些不好的牲口饲料
.”
隋文帝流着眼泪,对众朝臣说:“关陇大旱,百
姓闹饥荒,平日都吃这些豆屑、杂糠。这是使者刚刚
从那里带回来的。”
众臣听了,默然无语,隋文帝泪如泉涌,深深地
自责道:“朕昨日还和众爱卿一起喝酒宴乐。作为一
国之君,朕对不起贫苦受难的百姓啊!老百姓顶烈日
,冒风雨,种些粮食养活了我们,如今他们遭受了天
灾,吃不上饭,我们却无动于衷……”
众朝臣见皇上又动了感情,一齐拱手道:“陛下
慈爱如海,心中常有百姓,古今帝王不多见也。”
隋文帝摆摆手,低头擦擦眼泪,说:“别说废话
了,一月之内,五品官以上,包括朕,不准吃肉,不
准喝酒,府库速备赈灾粮,随朕连夜向关陇进发。”
太子杨勇进谏道:“现在天太晚了,路上不多警
卫,且圣驾出行,卜以吉日,请陛下择日巡幸关陇
。”
“请陛下择日出行。”众朝臣一齐请道。
隋文帝摇摇头:“关陇百姓嗷嗷待哺,晚 去
,说不定就有许多百姓饿死。现在一刻也不能耽搁,
立即摆驾出发。”
皇帝要出巡,这可不是小事,各部门紧急行动起
来。门下省立即调集禁卫军,组织仪仗护卫,派遣左
卫军头前压道,先行开拔,布置沿途警跸。
暮色四合时,隋文帝留下太子杨勇镇守京都,以
晋王杨广为护卫使,带着李渊等朝中大臣,出了长安
城,迤逦向关陇进发。
没走多远,劳累了 的隋文帝,倚在他那辆破
旧的御车上,沉沉睡去。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