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仲谦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杨海涛|责编:尤丹丹|总主编:金卫东)-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不仅仅是为了让来者见贤思齐,心追范式,*主要是为了让后人通过读史而能自省,深入发掘、总结、提炼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把中华民族的**传统转变为现实中有生命力、有影响力的东西,从而进一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尽一份绵薄之力。《濮仲谦传》是其中一册,讲述了濮仲谦高超的竹刻艺术。

内容提要

本书为《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之一种。濮仲谦,明清时期的雕刻家,他擅长浅刻与毛雕的竹刻技术,文人竹刻基本上继承濮仲谦浅刻一脉。张岱《陶庵梦忆》称其“技艺之 巧,夺天工焉”。本书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他高超的竹刻艺术。

目录

引言
**章 明代南京的手工业和工艺美术
第二章 明代及明以前的竹刻艺术
第三章 濮仲谦与明代金陵派竹刻
第四章 濮仲谦艺术成就和传世作品
第五章 南京对濮仲谦竹刻艺术的影响
第六章 濮仲谦雕刻与同时代艺术的关系
园林艺术
绘画艺术
家具艺术
漆器艺术
第七章 濮仲谦雕刻艺术对后世的影响
第八章 历代对濮仲谦的著录和研究
第九章 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金陵竹刻
附录一 《竹尊宦竹刻脞语》
附录二 与濮仲谦同时代及后世部分竹刻名家作品
后记

精彩试读

**章明代南京的手工业和工艺美术南京位于我国江苏省的西南部,毗邻长江,是我国一座具有两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考古发现,远溯到距今四五千年前,南京的长江北岸大厂镇的庙山和现在的鼓楼岗一带就有先民建立原始的村落。自公元前472年设邑筑城以来,先后有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南唐和明朝等封建王朝在这里建过都城。南京的繁华始于六朝。由于北人南迁,在六朝极盛时代,南京地区西自大江,东达倪塘(今方山稍北),南自石子岗(今雨花台),北逾蒋山,广袤四十华里,人口超百万,成为南北朝时代**大城市。
六朝过后,南京仍是全国举足轻重的大都会,经济文化高度发展。但由于不再是政治中心,南京不再引人注目。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南京作为明初政治中心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后来两京制正式确立,南京政治中心地位被北京取而代之。但南京因未受元末大战乱的影响,社会经济基本未受到破坏,加之明初建都南京,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对南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所以南京在整个明朝都始终占据经济中心的地位,让统治者不能对其忽视。而这其中表现之一就是工商业经济的发展与崛起。以手工业为例,明初南京手工业匠户计有45000余户,近20万人,而时全国匠户总共20多万户,南京匠户就占全国总匠户数的五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南京自明初开始就占据劳动力优势,而这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条件。南京手工业分工明确,种类齐全,

卖贝商城 推荐:《濮仲谦传/南京历史文化名人系列丛书》(杨海涛|责编:尤丹丹|总主编:金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