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魂箫韵(龚自珍传)(精)》(陈歆耕)-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陈歆耕所著的《剑魂箫韵(龚自珍传)(精)》是一本人物传记。他是近代一位启蒙思想家。在大夜漫天的晚清时代,他以大无畏的勇气,批判社会黑暗,呼吁 法改革,震动了神州士人。他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在西方列强扩大侵略中国的时候,他坚决反对鸦片贸易,主张足食足兵,巩固边疆,维护 完整和民族独立。他是一位影响深远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声情沉烈的诗文作品如万玉哀鸣,开启了一个文 流,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他就是中国近代历史文化名人、杭州人龚自珍。

内容提要

陈歆耕所著的《剑魂箫韵(龚自珍传)(精)》一书从思想家、诗文大家和情感生活三方面展现了龚自珍的一生。本书资料翔实,纲目清晰,构思奇特,在叙述龚自珍的思想文化成就和文学业绩的时候,注重历史资料的发掘和援引,同时也注重从龚自珍的诗文中寻找内证,所述所论,均有坚实的文献资料支持。对于 的读者而言,通过作者在书中的讲述,不但可以充分了解龚自珍思想、文化、文学业绩和所达到的历史高度,而且可以获得诸多启发、启迪。

目录

引子 剑与箫
上部 巨匠
章 惊雷
第二章 殿军
第三章 裂变
中部 困兽
第四章 家族
第五章 交游
第六章 顿挫
第七章 彷徨
下部 春泥
第八章 佳人
第九章 涌泉
第十章 陨落
尾声 寻踪
附录一 龚自珍年表
附录二 部分重要参考书目及文献
跋 一定要读龚自珍

精彩试读

章 惊雷“避席畏闻文字狱”在了解龚自珍发出那些惊世骇俗的批判清王朝的言论之前,我们有必要对龚自珍所处的历史环境做一些俯瞰式的扫描。
在诸多的历史环境元素中, 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是清王朝的思想文化政策。
清王朝立国之后,为了巩固其统治,对知识分子,尤其是汉人知识分子采取怀柔兼镇压的两手政策,这种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对一时的社会和政权稳定是有效的。但靠此种方式来持久地使得一个社会繁荣发展,处于良性上升的轨道,则无异痴人说梦。一个基本事实是,言论的闭塞,思想的禁锢,必然导致一个社会思想僵化,人才 匮乏。怎么能寄望于一个思想呆滞愚蠢的社会还能不断地走向强盛?愚民的后果必然是,产生愚民土壤的社会管理层也日益变得愚蠢和低能。参天大树不会从这样的土地上凌空而起。
让今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是,清朝 繁盛的康乾时期,也是文字狱 多 密集发生的时期。按理,一个政权在稳定后,应该 多地开放言路,以吸纳各种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谏议,才能激发社会发展的内在活力。但清廷却反其道而行之,对不同政见一味采取打压的政策。在清朝前期的一百五十年间,有记录的较大的文字狱发生了一百六十余起。仅仅是乾隆一朝六十年,即发生文字狱一百三十余起。动辄即对持不同政见者、对圣上不恭者采取凌迟、戮尸、枭首、斩立决等酷刑。那个附庸风雅,号称写有数万首诗词,自我感觉似乎是天下 才子的乾隆皇帝,对异己士人的迫害,其手段之酷烈超过了康熙、雍正。有人告发因编辑《国朝诗别裁集》而闻名的大学者沈德潜,在《咏黑牡丹》诗中有“夺朱非正色,异种也称王”的句子,是对清廷大不敬时,即使沈德潜已经去世,这个乾隆连死人也不放过,下令废除爵衔,并砸毁其墓园碑碣。
清代除了从肉体上消灭那些持不同政见者,为了统一思想,对传统典籍和同代名士的著作的禁毁也是 的,可以称之为中国历 的文化大浩劫。据郭伯恭《四库全书纂修考》统计,在《四库全书》编纂期间的十多年里,约有十万部书籍被销毁。据陈乃乾《焚书总录》提供的数据,被清人全毁掉的书有二千四百五十二种,被抽毁的书有四百零二种,全部相加计有三千余种。
明末清初诗人王撰曾有诗云:“数声哀怨半天闻,无限离愁寄白云。矰缴每从文字起,书空咄咄却忧君。”这是清初士人在文化高压政策下发出的痛苦呻吟。
到了龚自珍的笔下,则有名句描述其时知识分子的普遍心态:“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我们大概不免会感到诧异,“文字狱”三字会在龚自珍的诗中直接出现,这本身就是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的。
有论者认为,中国历 首例“文字狱”是从西汉杨恽案肇始的。《汉书·杨恽传》记载,西汉景帝时位列九卿的杨恽被诬免官,回到老家秦地,置产业,筑宅室,通宾客,躬耕田垄间的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也罢了,但他过小日子的动静也闹得忒大了,时而与奴婢一起鼓瑟而歌,酒酣耳热后又击缶呜呜呼叫,并作诗曰:“天彼南山,芜秽不治。种一顷豆,落而为萁。人生行乐尔,须富贵何时?……”不久,天降日蚀之灾。大自然发生的灾害,跟这个杨恽有什么鸟关系?他喝的是自家酿的酒,吃的是自家地里种的粮,他和自家奴婢奏瑟高歌,干卿何事?偏偏就有那种摇尾文人,写奏章告他:“骄奢不悔过,日食之咎,此人之致。”皇帝正为日蚀之灾而犯愁,此奏章帮助他找到一个“替罪羊”,于是将奏章下交廷尉按验。廷尉断杨恽大逆无道罪,将其腰斩。杨恽的妻儿则被流放到酒泉郡。
P9-11

卖贝商城 推荐:《剑魂箫韵(龚自珍传)(精)》(陈歆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