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骁将宋希濂》(肖自强//周绍甫)-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肖自强、周绍甫著的《骁将宋希濂》一书图文并茂,真实、生动地记述了宋希濂将军这位**爱国人士的一生,值得一读。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英烈,豪情满怀地为祖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而奋斗!宋希濂身上彰显了湘乡人忠义血性、崇忠笃实的独特性格,浓缩了公诚勤俭的**品质和敢为先人的进取精神,传承了铮铮铁骨、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

目录

**章 陶龛立下报国志
湘军后裔
崭露头角
巧遇陈赓
筹措路费
第二章 崇拜孙文奔黄埔
辗转去粤
入校风波
军校生涯
五见孙中山
栋梁之材
第三章 东征北伐冲在前
**次东征
棉湖血战
智取两城
回师广外
智歼残敌
沙基惨案
秘密行动
攻克惠州
转败为胜
桐庐之战
从苏州到南京
在日本坐牢
第四章 抗日救国明大义
闯宅请战
激战前夜
抢渡蕴藻浜
抢占浏河
淞沪阻击战
营救陈赓
争夺天宝路
攻占汇山码头
战火中的**师
钢铁防线
艰难的撤退
南京保卫战前夜
南京保卫战
在免职回乡的日子里
郑州受命
兰封遇险
会晤商震
攻占仪封
收复兰封
富金山阻击战
沙窝守卫战
信黄突围
腊戍失守的前前后后
惠通桥争夺战
安定保山

精彩试读

**章 陶龛立下报国志湘军后裔坐落在湖南湘乡境内的溪口持世堂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不但有挺拔楚天叠翠秀丽的山峰,还有日夜流淌渔歌不断的河流,人们常常用“山色山光横翠微,马蹄喜沾落花香”这样优美的诗来进行赞美。这里就是爱国将领宋希濂的故乡。宋希濂生于1907年4月4日(农历二月二十二日),字荫国,又名春初。
传说他出生的那天傍晚,突然有一颗持续闪亮的流星从天缓缓而降,坠入他家的住宅,紧接着暮色四起的田野响起一阵青蛙的叫声。如果在夏天,并不奇怪,但在初春却很奇特,因而人们纷纷议论宋希濂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来历不凡,有人甚至说宋希濂是天上的武曲星降落人间。其实,宋希濂的祖上多为饱读诗书知识渊博的文人,只有曾祖父宋蟾桂曾跟随左宗棠、刘锦棠这两位大帅远征过西北,从“老毛子”手里收复了新疆,立下了赫赫战功。后来在甘肃省担任过县知事,不久迁任知府、知州。宋希濂的祖父宋公卿和父亲宋月生虽然都知识渊博,才能出众,名声远播,但他们因不满官场黑暗,未踏人仕途。宋月生除了耕读外,还热衷地方公益事业,如兴办学校,修路架桥,与人排难解纷等等,深受乡邻敬重。在湘乡溪口,只要提起宋月生,人们就竖起大拇指称赞:“他啊!就是我们这里的大能人,又是我们这里的大善人啊!”宋希濂的母亲彭玉贞终身拜佛,尚孝从善,被称为地女性的楷模。宋希濂多次撰文回忆说:“我后来投身军旅,尽管我掌握过不少地方的生杀大权,但从未枉杀一人,这都是受我慈母教诲的影响。”宋希濂的曾祖父宋蟾桂虽然在大清王朝担任过县知事和知府、知州,但由于他为官清廉,爱民如子,始终没积攒下什么财产,加上宋希濂的祖父宋公卿和父亲宋月生淡泊名利,所以到宋希濂出生的时候,家里是不富裕的,过的日子与一般乡村人家并没有什么区别。
宋希濂上有三兄一姐,下有一妹,兄弟中排行老满。在湘乡溪口有一句流行很广泛的话,叫“爷娘疼满崽,爷爷奶奶疼长孙”。宋希濂在家里是老满,爹娘自然对他**疼爱,但由于宋月生和彭玉贞都是知书达理的人,对宋希濂的疼爱**理智。宋希濂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宋月生就教宋希濂背诵一些通俗易懂的古典诗词,而且**讲究教育的方式方法。
有**晚上,一轮圆月悬挂空中,大地一片皓白,宋月生带着小儿子来到地坪里,和小儿子一起吟诵李白那**喻户晓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出于宋月生意料的是,他和小儿子把这首只有四句的诗吟诵几遍后,小儿子不但能背诵这首诗,而且还向他提出了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通过明月思念故乡,不通过太阳思念故乡呢?”宋月生一时被小儿子问住了,不知怎么回答才好。但宋月生心里**高兴,小儿子能提出这么一个

卖贝商城 推荐:《骁将宋希濂》(肖自强//周绍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