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季淳儒(俞樾传)(精)/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马晓坤|责编:余慧琴)-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浙江这块并不算太广阔然而深厚的土地,哺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王羲之、谢灵运、骆宾王、孟郊、寒山、赵孟頫、黄公望、王蒙、茅盾、夏衍、郁达夫、竺可桢、童第周……他们为文化的传承,*为文化的创新,竭尽了他们的才智,取得了伟大的成果。“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贯彻省委省政府号召推出的文化工程,推出了100位古今浙籍文化名人传记。本书为丛书之一,介绍的是清季淳儒——俞樾。

内容提要

《清季淳儒(俞樾传)(精)》是“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系列之一。俞樾,清学者。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官翰林院编修、河南学政。晚年讲学杭州诂经精舍。治经、子、小学,宗法王念孙父子,大要在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并分析其特殊文法与修辞。撰有《群经平议》、《诸子平议》、《古书疑义举例》等。能诗词,重视小说戏曲。所作笔记、搜罗宏富,为学术史、文学史提供了不少参考资料。所撰各书,总称《春在堂全书》,共二百五十卷。

目录

引言 乌巾山下旧居家
**章 初踏名场望已殷
第二章 天风吹我下蓬瀛
第三章 烽烟稍远暂安居
第四章 居然还我旧文衡
第五章 琴书跌宕西湖长
第六章 寡鳏孤独一家俱
第七章 书生门户又传孙
第八章 悠悠时局使人愁
第九章 生前自定名山业
结语 俞樾的生平思想及学术成就
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试读

引言 乌巾山下旧居家在山明水秀的浙江省德清县城关镇附近,有一座葱茏苍翠、充满勃勃生机的江南小山,这就是乌巾山,又称乌山。山虽不高,却钟灵毓秀,充满了引人无限遐思的神奇色彩。传说古代有一个名叫乌巾的人居住在这里,善酿美酒,便以此名山。
也有人说乌巾山之名与三国时的张宏有关。他好学不仕,篆隶皆精,飞白(又称“草篆”,篆貌隶骨,笔画呈枯丝平行,转折处笔路毕显)尤其入神,因常着乌巾所以号“乌巾”。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曾学习过他的书法作品,王羲之在吴兴做太守时曾在升山建吴亭纪念他。升山距这里不过百里之遥,张乌巾曾驻此游历,所以号“乌巾山”。①在乌巾山南麓有一个平静祥和的小村子——南埭村,村子的前面有一条河逶迤而过,河道宽敞,水流平缓,清澈见底,游鱼倏忽而动,嬉戏于水草细石之间。山水灵气孕育出人文之盛,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1821年12月25日),清末经学大师俞樾就出生在这里。
德清俞氏家族先世微寒,并无谱牒传世,后来参考新昌、上虞俞氏家谱,才知道他们的十八世祖希贤公在元代迁居到德清东门外乌巾山南埭村,三世以后不可考。而清康熙初年明远公是俞樾的高祖,以佃耕为生,生子六人,年纪*小的天冈公是俞樾的曾祖,也是务农为生。其子俞廷镳,也就是俞樾的祖父,一改世代务农的家风,耕读并重,学文有成。俞廷镳,字昌时,号南庄,自幼聪慧过人,四岁时大人教他唐诗,便能出口成诵;六岁进私塾读书时便自觉努力,刻苦学习,后来补博

卖贝商城 推荐:《清季淳儒(俞樾传)(精)/浙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马晓坤|责编:余慧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