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军师 赵丹阳 著 正史中三国军师的谋略之道教你如何事君做人做事 坤道理论集大成者三国军师谋略实践教科书》(赵丹阳)-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三国的精彩,七成在于军师;军师的精彩,九成在于谋略。谋略有大有小,有成有败,有远有近,有得有失。大谋者左右时局发展,影响历史走势,小谋者则寻求进阶之道,以期安身立命,两者均不可或缺。赵丹阳著的《三国大军师》是一本通俗历史读物。作者讲述了三国时期**军师们的代表性事迹,解读其智谋的密码,分析其谋略的成败,从现代人的视角,萃取其中有资于日常生活的智慧。本书语言通俗幽默,描述生动有趣,给读者以阅读之乐和启迪。

内容提要

三国的魅力经久不衰,其核心正在于谋略,而谋略则出于军师。三国谋略穿越千年,之所以至今仍被津津乐道,原因是它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赵丹阳著的《三国大军师》讲述三国军师、谋士代表性事迹,分析其谋略之道,以现代人的视角,萃取其智慧,让读者读三国、懂三国、用三国。

目录

**部分 天下大势一盘棋
荀彧:历史铁律与百年之谋
诸葛亮:智圣之道
周瑜:了不起的谋略家
水镜先生:影响力经营者
荀攸:润物无声的和平演变
鲁肃:和平主义者的另一面
张昭:天下*没用的学问
第二部分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
曹操:十二类人才尽入吾彀中矣
步骘:好领导做对四点就够了
虞翻:孙权为何要迫害这个文武全才?
黄权:只做正确的事
法正:宰相的城府
刘巴:了不起的御用经济学家
第三部分 机关算尽
郭嘉:人心可测
刘晔:攻心为上
陆逊:做圈套的技术
贾诩:阴毒的抵隙之术
蒋济:柳暗花明的制衡之术
吕蒙:仁义其表,峥嵘其心
秦宓:神秘莫测的外交家
薛综:谈判的艺术
第四部分 不识时务如何
徐庶:术高莫用
向朗:失意后的活法
诸葛恪:早秀不如晚成
李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第五部分 大道至简
傅肜:忠义胜于奇谋
骆统:心底无私天地宽
朱然:*好的方法往往是*朴素的
黄忠:厚积才能薄发
郤正:笔杆子的门道

精彩试读

荀彧:历史铁律与百年之谋荀彧,字文若,是东汉末年**的政治家、战略家,被三国迷们奉为“曹魏十大参赞之一”。曹操曾经夸赞他说:“彧之功业,臣由以济,用披浮云,显光日月。”能得到曹操如此高的评价者,唯有何夔、郭嘉、程昱、贾诩、荀攸、蒋济等寥寥数人而已,可见荀彧是实实在在的“王佐之器”。由于其事迹较多,本书仅摘其五。
其一,少怀大志,不事暗主。
永汉元年,董卓执柄,独霸朝纲,由于手下没有懂得经济方面的人才,搞得京都物价飞涨。郎中令李儒建议董卓亲身拜访荀彧,求教大计。
据高守业注《管子轻重十六篇》旁引说,荀彧向董卓呈献三计:“一曰平准,置平准于显阳,召受四方委输,以仰给大农,贵出贱屯,如此,富商大贾亡其所诈,而万物不得腾跃;二曰市估,设市监以督行货,计所高低,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三曰有度,相国旬月一巡守,命市纳贾,以观民之好恶、志淫好辟,乃得无亏市人,而商旅不散。”荀彧的大体意思是:平抑物价,其一是要实行平粜、平准政策。平粜是战国时期魏国政治家李悝提出的调节农业生产的主张,具体方法是:在丰年时,由官府平价收购农民的余粟,即平籴;荒年时再用平价出售积粟,即平粜。西汉宣帝时,根据平粜理论,又创立了常平仓制度,由**投资在各郡县设立常平仓,“谷贱时增其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其二是推行定价监管制度,也就是政府直接定价,打击价格欺诈行为,以期“禁伪而除诈”;其三是价格调控要有严格的依据,制定商品价格必须凭借供求关系做出判断,既要相对稳定,又要不时变动。而且,量价之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利润等因素,尽量兼顾买卖双方的利益。宋人杨朝翁在为《汉书·食货志》作解时,曾经援引了公元190年(也就是荀彧为董卓定计半年后)洛阳城内的物价数据,时买一个馒头需要“五铢小钱”九个,这九个小钱的价格是怎么定出来的?荀彧先核算米面的价格,又考究劳工之所佣,合为成本,共计六钱,再加上每个馒头“三钱之息”,即利润,才定出九钱的价格。
由于这次对价格的调整和市场的监管十分合理与到位,平抑物价颇见成效。
董卓夸赞荀彧说:“你怎么这么聪明呢!喜欢死你了!”荀彧哑然失笑道:“这不过是*简单的手段,年癸乙和桑弘羊都用过啊!土鳖!”董卓估计压根没听过这两个人的名字,恼羞成怒:“哼,臭美什么?以为你真的**创见,原来不过是拾人牙慧!我本来想封你作常侍郎,现在看来……”荀彧仰天大笑,道:“某能征天下之税而兵民欢呼,称为神明之政。”众所周知,从征税角度来说,

卖贝商城 推荐:《三国大军师 赵丹阳 著 正史中三国军师的谋略之道教你如何事君做人做事 坤道理论集大成者三国军师谋略实践教科书》(赵丹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