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公务员》(谢绍洪)-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1次参考1次命中,他深知考试规则,10年煎熬4次晋升,看他如何混迹官场,深层透析国考突围玄机,深度总结混迹10年的官场秘籍!这不是一部纯粹的权力小说,而是一个普通公务员在变幻莫测官场中生存、晋升的攻略。由公务员考试开始,到入职的经历,再到局机关的生态环境,甚至基层的辛苦艰难,深入探讨公务员生存、晋升的密码。2010年全国有超过100万人报考公务员,为1.5万个职位竞争。在上千万的庞大宫位于原队伍中,每年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晋升。如果你想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如果你想从一个普通公务员快读得到提拔, 此书!
内容提要
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表面上风平浪静,内里波涛汹涌。人在官场,要想得到发展,首先得学会生存。主人公徐巍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通过考试加入了公务员队伍。他个性平凡学历一般,乃广大机关公务员中的典型代表。入职后,凭借母亲的关系,顺利进入了局机关的要害部门——政治处人事科,并得到接近领导的机会。然而,机关风云变幻,徐巍的靠山迅速倒台,加上好友的出卖,他被下放到偏僻的看守所,负责看管大门口。巨大的身份落差让他迅速成熟,在鱼龙混杂的基层单位里,渐渐领悟到公务员生存发展的各种技巧,他把握住下乡扶贫的机会,顺利回到市局机关,并得到提拔任用。从此甘为人后,不计得失,苦心经营人脉,事事如履薄冰……
目录
章 求职之道
第二章 考试录用原则
第三章 毕业分手定律
第四章 入职培训
第五章 新人入职攻
第六章 交际之道
第七章 低调高调原则
第八章 培训邂逅
第九章 人事调整
第十章 初到基层
第十一章 恋爱的条件
第十二章 自驾旅行
第十三章 重回市局
第十四章 追求法则
第十五章 升迁之道
尾声
精彩试读
海岭市并不靠海,是一座标准的内陆城市。
市里且只有一所大学——海岭大学。海岭市这些年经济搞得有声有色,由一个普通的海滨小城一跃成为了沿海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模范城市。
海大也如同刘安后院里的鸡和狗,一起飞上了天,成为了无数外地求学者的理想学府。
海大名声在外——仅仅在外面传播而已,对内基本上没有影响力,本地老少都看不起它。海大前身是一所不起眼的师专,出身不好,好比一个农民暴发户,哪怕腰缠万贯,终究脱不了土气。加之国人求学跟旅游一样有舍近求远的情结,讲究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学校离得太近,只能读书不能走路自然没意思了。久而久之,海大在本地人心目中的地位便跟中国男足教练的帅位一样摇摇欲坠。
徐巍对此深有体会。徐巍有一个表弟,年龄相仿,他们同一年参加高考。徐巍考上了海大,而表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这所北京学校论出身和海大是难兄难弟,都是由师专升级而成的;论实力还要排在海大的屁股后面,偏偏它地处黄金区域(京城),而且名气相大,应该是名字相大——首都工业大学,光听校名以为是全国工业大学执牛耳者。相比之下,表里如一的海岭大学只有自惭形秽的资格。表弟因此在亲友圈中被塑造成小字辈学习的楷模。徐巍的父母为此欷歔不已,从此对海大只字不提。然而机关算尽,终究百密一疏,一次他们在外地走访亲戚时,无意说漏了嘴,竟意外获得亲戚们大肆称赞。此境况不难理解,好比中国的国球运动员,在 队都混不下去了,但一出国门,身价马上倍增成了抢手货。
徐巍是个彻头彻尾的海岭人,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全在海岭完成,如无意外,接下来的日子也将在此度过。他从小走中庸路线,没有什么特长,也没有什么缺陷,考上海岭大学已经是 努力的成果。虽因表弟一事对海大产生少许不满,但他很快调整过来,立志要顺顺利利混过四年,拿着毕业证走人。
海大在外游荡多年的名声毕竟还有些作用,虽然没能引来自豪感,却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美女。徐巍比较有眼光,报考时选择了让全校男生垂涎三尺的海大中文系。系内美女如云,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达到1∶9的战略高度。徐巍每天生活在翠翠红红处处莺莺燕燕之中,即便是混日子,也算是混得很不错的那一种。
但哲人说过,幸福总是短暂的,痛苦才是长久的。
2在中国读过大学的都知道,只要不是智力突然衰退或者以比尔·盖茨为学习目标,顺利毕业是很容易的。相对而言,毕业后要找到工作就不容易了。近几年普通高校在急速扩招,大学生人数在急速增加;但总体经济形势却在急速下滑,大学生特有的“天之骄子”的尊荣,被“零工资就业”、“名校生养猪论”、“大学生技校回炉”等如雨后春笋般见于报端的论调重创,理想还在泰山之巅,身价却如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一落千丈。
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21世纪中国 的资源是人才, 的挑战是人才过剩。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能屈能伸直追年韩信,纷纷对外表示 求职愿降低薪酬标准,月薪800元也能接受,威胁范围扩大到农民工层面。
中文系毕业生以女性居多,女生们喜读钱钟书,都把《围城》里“丈夫是女人的职业,没有丈夫就等于失业”的伟大论述定为座右铭。临近毕业,美女们纷纷发挥自身优势,装扮得花枝招展,打算把职业问题与爱情问题一并解决。从统计学的角度看,中文专业男生稀缺,徐巍走这条路的成功率比同班女生要高很多。但他果断放弃了这一想法,因为他知道,成为拖鞋男首要条件不是人数少,而是样子帅。
徐巍决定依靠自己的实力找工作。于是他去参加企业招聘会,从中学到了很多的东西。
这是海岭市政府和海岭大学联合举办的一次大型招聘会,对外宣称超过150家单位参加,抛出的工作岗位超过3000个。海岭市几乎所有将要毕业和已经毕业的学生都参加了,甚至博爱地把周边城市的大批求职者也吸引过来。
时值初冬,寒风凛冽,但艰苦的环境反而激发出求职者们如火的热情。早上7点未到,大批求职者就开始在体育场门前排队等候,一直拥挤着等到8点半才正式进场。
徐巍去得比较晚,免去了排队的痛苦。入场后被吓了一跳,一个标准体育场被占了个满满 ,人山人海,哗声震天,胆子小的都会吓得屁滚尿流。置身其中,自负如他也像中了巫婆的魔法,一下子缩小了好几倍。
漫无目的地在场内打了几个转,看到某家公司的接洽点前围起了好几层人。经济学家认为,由于信息的不充分,人们往往是通过观察周围人群的行为而提取信息,从而产生了从众行为,此所谓“羊群效应”也。徐巍明知“羊群效应”是无知者的行为,依然身不由己地跟着凑热闹。P1-3
卖贝商城 推荐:《考上公务员》(谢绍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