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辽宁教育出版社 9787554906613 吕峥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图书推荐

基本信息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吕峥,85后新锐作家。吕峥,85后新锐作家。代表作《明朝一哥王阳明》《中国误会了袁世凯》。WeMedia成员,《华夏理财》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zuojialvzheng

精彩导读

“我的手上没有血”
为给被打倒的“牛鬼蛇神”定罪,康生组织了名目繁多的专案办公室,顾准隔三岔五被叫过去“了解情况”。
然而,他的态度恶劣是出了名的,经常在外调人员面前跷着二郎腿,一副爱答不理、不屑一顾的表情。
有一次,年轻的造反派对30年代的历史一窍不通,却想通过顾准挖某人的黑材料。顾准觉得他无知可笑,便以教训的口吻道:“别问了,我从头到尾给你们讲一遍吧!”
毫无悬念,招来的又是一顿毒打。
还有一次,几个红卫兵要顾准写一份证明,说某人过去曾和国民党有瓜葛。顾准明确拒绝:从来不知此事。
红卫兵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他干脆把脸送过去,让革命小将一连打了十几个耳光,以示绝不屈服。红卫兵黔驴技穷,只好气急败坏地离开了。
正如他对孙冶方所说“我的手上没有血”,顾准从来不向淫威屈服,没写过一句冤枉他人的假话——即使此人和他有仇。
农业大学专案组曾找顾准调查谭震林的历史问题,让他确认谭是“叛徒”。
抗日战争期间,有一阵顾准在新四军担任《东进报》主编,未经请示擅自修改了谭震林(时任第六师师长)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随即便被撤职。
即便如此,顾准也没有借机报复,矢口否认专案组对谭震林的栽赃。来人狠狠地打他,打完再问,回答如故,气得对方大喊:“滚回去!”
他本就不想啰唆,如此倒省心不少。最难熬的是群众大会,因为每次都有保留节目“喷气式飞机”。这种模仿飞机将要起飞,半蹲昂头、双手后扭的挨斗姿势严重损伤了顾准的腰背,使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行走坐卧。
各种侮辱更是家常便饭。前胸和后背贴着一层层纸糊的黑标语,脸上常常挂着唾沫与痰迹。无论大人小孩,谁都可以唾骂他、捶打他、用垃圾扔他……
一天,顾准的次子顾南九去四川“串联”。他与曾在自己家生活过一段时间、认顾准为干爹的烈士遗孤崔红军邂逅。
崔悄悄地跟他说了不少犯禁的心里话:“其实,很多右派都是有思想的人,你父亲就是其中之一。”
顾南九深受震动,燃起了对父亲的思念,急于知道其现状。
于是,他和崔红军各给顾准写了一封问候的信,径直寄往经济所。
对如陷冰窖的顾准而言,家信可谓大旱云霓。他捧着儿子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立刻提笔回信,介绍近况,表示:“很想念你妈妈,她身体不好,你们要多照顾她。我很想让她吃到我做的鱼,她一直很爱吃鱼。”
渴望见到妻儿的顾准,未等顾南九回信,便又给汪璧写了一封。信中要求妻子给自己寄一些布票(顾准的户口还在家里,得凭本领票),并说因为急需,如果一直没收到,自己便回家去取。
汪璧用平邮寄了布票,谁料莫名其妙地遗失了。于是,顾准请了假,穿戴整齐,怀着激动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
进门时,汪璧还没回家,长子顾逸东和顾重之正在熬粥。从儿子口中得知,长女顾淑林仍在中科院力学所,次子顾南九和小女儿顾秀林去了四川。
正闲聊间,筋疲力尽的汪璧回来了。
受顾准株连的她已被开除党籍,成为财政部重点批斗的对象。连续的折磨使她的精神处于崩溃的边缘。
汪璧看到顾准,惊恐慌乱。
顾准走上前去,端详一年未见的妻子。只见她面容憔悴、双目愁苦,满口的牙齿都被打掉,假牙还未安上,嘴巴瘪着,显得苍老了十岁。
顾准望着不成人形的妻子,内心既痛且疚。
汪璧语无伦次:“你,你害人害得还不够,还要来害人?”
顾准无言以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汪璧转过半边脸,颤声道:“你,你走吧!”
言毕,便抽泣起来。
顾准见她神情恍惚,痛苦不堪,想要安慰几句,却不忍再加重她的精神负担,便急忙夹起一些衣物匆匆离去——连刚从箱子里取出来的鞋都忘了拿。
事后,汪璧给他寄去了二十尺布票和落下的鞋。
花落人亡两不知
回到经济所,妻子的病容每天都出现在顾准眼前,使他辗转反侧,不能释怀。
顾准感到形势在恶化,风暴在持续。为了使一家人抱团取暖,扛过漫漫严冬,他放下尊严,开始每周一封地给汪璧写信,关心她的生活,诉说回家的热望……
然而,汪璧一接到信就非常紧张,更不敢回,怕被造反派抓住把柄。
顾准一封接一封地写,问冷暖、诉衷肠,转眼间秋去冬来,到了北风呼啸的十一月。
他久久不见回音,有些急了,又去了一封,说天寒地冻,必须回家取些书和过冬的衣物。汪璧终于回信,定了时间:星期天早上7点。
挑这个点显然是为了避人耳目。天,顾准推着从经济所借来的板车按时到了家。
只见大门紧闭,他要的东西安安静静地放在门口的水泥地上。
顾准想同妻儿再说上几句话,也希望家人能帮他搬搬箱子。但任凭他如何凄楚连连、喊哑了嗓子,门内只是一片静默——令人绞痛的静默。
顾准绝望了。他满含泪水,从棉衣里取出一张准备好的存折和一些粮票,弯腰从门缝里塞了进去。
这是他一年来省吃俭用攒下的,承载着对妻儿的感情和歉意。
正巧邻居家的老大爷走过。他早就听说了这对夫妻的遭遇,非常同情,帮顾准把东西抬下了楼,装上板车。
凛冽的寒风中,顾准推着板车,伤心欲绝地离开了百万庄。一路上,泪如泉涌。
一个月后,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一封薄薄的来信彻底粉碎了他阖家团圆的美梦。
这是由五个子女联合签署的简短声明。望着那斩钉截铁的九个字“和顾准断绝父子关系”,顾准握纸的手颤抖了。
锥心之痛,痛彻心扉。他再也不能自抑,像一只蜷缩在方寸之间的受伤老狼,绝望地哀号起来。
众叛亲离、穷途末路的顾准不愿坐以待毙,他困兽犹斗般又拿起了笔,给汪璧和子女们写信,一如既往地嘘寒问暖,告知近况。
写信成了他的精神支柱,写的意义就是写本身。
频繁的来信也曾激起汪璧心湖上的涟漪,却挡不住造反派越转越紧的铰链。
财政部造反派掀起了追查汪璧和顾准“黑关系”的高潮。几年前她在家中协助顾准销毁材料的“重大罪行”不知被什么人揭发出来,引发了新一轮的批判狂潮。
多年对党的无限忠诚,甚至牺牲夫妻关系,却换来这样的下场。汪璧已不知该如何生活下去。
顾准不晓家中情况,仍然继续着自己的研究计划:通读乾隆御批的《资治通鉴》,复习微积分和线性代数,还翻译了约翰·穆勒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
顾准私下幻想,以后还能用翻译的稿费补贴子女。
结果刚想完,革委会就告诉他一条雪上加霜的消息——顾准的子女把他的户口和粮食供应关系从家里转到经济所来了。
这意味着最后一点联系也被无情地割断,顾准不禁仰天长叹:恩断义绝,以至于此!
他不知道的是,此事的动因源于汪璧的自杀。鉴于家庭已完全毁灭,孩子们才做出这样的决定。
那是1968年的4月8日。林里夫曾偷偷上门看望汪璧,把她拉到街角谈心,劝她不要把眼前的问题看得太重。
然而,她寻死的心已无人能阻。
天,子女皆有事外出。汪璧整个下午都在楼下的院子里转圈,心事重重。夕阳西坠之时,她回到家中吞服了大量消毒用的“来沙尔”药水,登时倒地身亡。
晚上,顾南九回家时敲不开门,从邻居的窗户爬回自己家的阳台,才发现母亲已气绝身亡。书桌上留有字迹潦草的遗书:帮助反革命分子销毁材料,罪该万死。
顾南九含泪奔到姐姐顾淑林的单位,姐弟俩一起找到顾逸东和顾重之(顾秀林时不在北京),四个人哭得泪眼婆娑,为死不瞑目的母亲简单料理了后事。
而顾准竟一直不知妻子已和自己天人永隔,又连续写了十多封信,直到他被正式隔离监管。
“我就是不服”
干校规模很大,东岳一时间群英荟萃。钱锺书(1910—1998)、沈从文(1902—1988)、何其芳(1912—1977)、吴世昌(1908—1986)、余冠英(1906—1995)、吕叔湘(1904—1998)、金岳霖(1895—1984)、胡绳(1918—2000)等济济一堂,蔚为壮观。
这帮知识分子干起活来很卖力。杨绛是种菜能手,吕叔湘管饭票。钱锺书和丁声树(1909—1989)负责烧开水,被人戏称为“钱司炉”和“丁司炉”。
由于开水供不应求,两老头只好在锅炉里对冷水,结果又获封“钱半开”和“丁半开”的绰号。
而顾准这个双料右派,因名气太大,又拒不悔改,常被拉出去批斗。干校里除了骆耕漠、林里夫等几个老友,几乎无人敢同他说话。
顾准想通过繁重的劳动强迫自己变得麻木,以忘掉内心的痛楚。可夜深无眠时,妻子的音容笑貌还是会浮现在眼前。
往事如梦,何处话凄凉。
内外夹攻下,他得了急性肺炎,连续两次发起39度的高烧。
窗外大雪纷飞,顾准躺在冰冷的大通铺上瑟瑟发抖,神志不清。遥想1953年在上海,也是肺炎,汪璧心急火燎地送他到华东医院,每天守护在病床前悉心照料,无微不至。和眼前的境况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拖了两个月,才到县医院就诊,但仍未治愈。在日记中他写道:“晨间痰中不断带血,有铁锈痰,也有鲜红血块,一直坚持劳动。”
不久,日后享誉海内外的经济学家吴敬琏因非议康生,也被送了下来。
吴敬琏第一件被派的活是起猪圈。毫无经验的他怎么也干不了,铲子一下去就被猪粪粘住,抬不起来。
顾准瞧见,马上过来帮忙:“你哪里干得了这活?我来吧!”
自此,两人成为亦师亦友的莫逆之交。
吴敬琏永世难忘的是那最残忍的一幕。一天,嗜血成性的造反派突然把在田间劳作的顾准拉了出来,无端说他“偷奸耍滑”,并要场开“地头批斗会”。
顾准不肯承认这无中生有的罪名,造反派一拥而上,拳脚相加,一顿群殴。
望着被打得鼻青脸肿的顾准,造反派得意道:“服不服?”
顾准愤然高喊:“我不服!”
殴打更加猛烈,造反派揪住他的头发,恶狠狠道:“你到底服不服罪?”
顾准高昂着头,置生死于度外:“我就是不服!”
围观的人群震撼了,像看法西斯一样死死地盯着那几个造反派,直看得他们毛骨悚然,最后只能讪讪地离开。
晚收工后,大家鱼贯而入,回棉花仓库吃饭。
瘦骨嶙峋的顾准一脸哀伤地坐在长桌旁,费劲地吞咽着食物。
……

目录

t第一章 家道中落少年时

t天生我才

t租界里的童工

t16 岁的民办教师

t

t第二章 战火中成长的地下党

t被点燃的革命激情

t潜伏在“孤岛”

t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t解放区的天

t

t第三章 走向人生的“最辉煌”

t红色土豪

t上海滩的钱袋子

t谁敢在顾准手里逃税?

t行高于人, 众必非之

t

t第四章 真理的乱坟岗

t身世浮沉雨打萍

t从党校到中科院

t黑龙江上的斗争

t阿左狂欢日

t

t第五章 伤城

t疯狂的“大炼钢”

t人头猪脑

t商城没有商鞅

t决堤的大坝

t平生所学供埋骨

t

t第六章 天堂地狱一念间

t人民的大会堂?

t陈云的惊诧

t市场经济第一人

t再一次“右派”又如何?

t

t第七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

t康生的《罗织经》

t命运要伤你,就是随便伤

t以死明志还是“低头认罪”?

t“我的手上没有血”

t花落人亡两不知

t

t第八章 一个人的“五七”干校

t息县,一声叹息

t“我就是不服”

t卑微者最先醒来

t

t第九章 向乌托邦宣战

t重生的娜拉

t吹尽狂沙始到金

t每一丝努力,都是对命运的反击

t

t第十章 活着,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待

t希望交织着绝望

t倒下的寒冬夜行人

t非如此不可!

t

t尾声

t附录1 顾准的作品流布

t附录2 名家评顾准

t附录3 顾准的平反之路

附录4 顾准年谱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卖贝商城 推荐: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辽宁教育出版社 9787554906613 吕峥 新华书店正版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