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 普京传:硬汉普京和他的权力世界/全面展示魅力归来为俄罗斯而生的硬汉总统强权与铁腕的普京全传-图书推荐
作者郑文阳 著
定价¥39.8元版次1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ISBN9787510423666
出版时间2012-04-01页数321
印刷时间2012-04-01开本16开
内容摘要
公元2012年3月5日,受全世界瞩目的俄罗斯总统大选统计结果终于揭晓,获得了60%以上的得票率,以保证优势在靠前轮选举中直接胜出,在他的政治生涯中第三次选俄罗斯总统,其他4名候选人——俄共久加诺夫17.19%,独立候选人普罗霍罗夫7.82%,自民党日里诺夫斯基6.23%,公正俄罗斯党米罗诺夫得票3.85%。为了庆祝选,的支持者前往莫斯科马涅什广场集会,硬汉在登台演说时竟然眼含热泪。他因激动而略带沙哑但却铿锵有力的声音久久回荡在广场上空:
“曾经,我问你们,我们会赢吗?现在,我们赢了!”“这不仅是一场总统的选举,而是一个对我们所有人、对俄罗斯人民极其重要的测试——俄罗斯人在政治上成熟了,独立、自主。没有任何人、没有任何东西是可以强加于我们的!”
“票选表明,俄罗斯人民能够明辨‘求新、求改革的意愿’与‘政治离间’的区别,能明辨政治离间的专享目的是摧毁俄罗斯。”面带泪光,言语稍许哽咽。以手指台下,“我们获得了压倒性的支持,获得了公平的胜利。”
自2000年“入主克宫”以来,冷峻、铁腕是十多年留给人们的印象。关于他的眼泪,似乎只有“硬汉观看车臣战争电影流泪”的记录。胜选的泪,确令不少人吃惊。这个上天下海骑马打*唱歌弹琴似乎的男人,这个喜怒不形于色、甚至被嘲笑只有一种表情的男人居然流泪了。的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夜对媒体说,集会现场已有记者追问为何流泪,的解释竟是:“时冷风吹到脸上了”。
面对寒夜摇旗呐喊的11万支持者,不轻言许诺的很后说:“我曾向你们保证,我们会胜利,现在,我们胜利了。这是俄罗斯的光荣!”随后,他前往设在“全俄人民阵线”的竞选总部,庆祝胜利。
这次俄罗斯总统选举于远东地区时间4日8时在俄罗斯很东部的楚科奇自治专区率先开始。这次选举登记选民1.1亿,*设有投票站9.5万个,投票率高于2008年总统选举。由于俄罗斯领土横跨多个时区,从远东地区开始投票到西部地区结束投票共持续21个小时。
寻遍俄罗斯政坛,除了没有其他选择。剩下的三个多月,似乎只是为了已确立的结果走一下过场。不过,俄罗斯独立以来跌宕的历史,让人不得不关注这出选举大戏的细节。因为,这里有一个比其他地方更像戏剧的地方——可以操纵剧情的导演。时势选择了,而时势又是此前历史进程的产物,人们不妨回首前尘,细索往事。
1999年的很后,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辞职,于是一个不为世人所熟知的中年人成了俄罗斯的代总统,以有利的位置获得了2000年总统选举的胜利。时人们还在怀疑他对*的领导能力,如今,他事实上掌控着这个*,甚至可以说,他为俄罗斯而生。这个人就是,他全盘操控了13年来俄罗斯的政局变化。
上台执政之初,俄罗斯社会有着两个如下不错烈的民意期盼:一是期盼稳定,所谓“苦乱久矣,人心思定”,多数人厌倦了政治作秀、党派纷争,希望有一个强势政府和政治强人扮演主持社会公正、天下定于一的角色。二是期盼重振俄罗斯的大国地位,恢复民族自豪感,这一情感在俄罗斯人的精神中有着很深的历史根基,在艰难挫顿之际更为强烈。在这一民意背景下,可谓应运而生,顺时而行,获得了*的民意支持。
继承了宪法赋予总统的巨大权力,“决定*内外政策的基本方针”,“武装力量的优选统帅”,可以任免包括在内的*重要行政官员。而对他的惟一制约就是任期的——宪法规定,总统每任四年,只能连选连任一次。
2004年,尽管对自己连任很有把握,还是在总统选举前几周,突然解除了卡西亚诺夫的职务,令没什么波澜的选战倏然翻出些浪花来。
在俄罗斯,的旗帜是秩序、法治和社会公正。为此,他不惜向经济寡头开刀,向地方诸侯收权,得罪于巨室。强化集权和社会调控的做法取得了许多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欢迎。
此后,接近掌控了俄罗斯政坛的走向。在他八年任期期满的2008年,人们对俄罗斯政局将要发生的变化产生了无数的猜测:下一任是谁,不总统后会去做什么?而则在大选之前高调宣布:接近支持梅德韦杰夫参选,自己则出任新政府的。
于是梅德韦杰夫的美德被一下子发掘出来:低调、实干、人品好、忠诚、有修养、从政经验丰富。一瞬间,一个有能力的好人形象展现于世人面前,其民调支持率也从11%跃升至45%。在的包装下,梅德韦杰夫在2008年的俄罗斯总统大选中成功胜出,成为俄罗斯政治舞台的新任主角。
但是,梅德韦杰夫并没有自己独立的政治人格,换句话说,他只是的傀儡。在任期间,梅德韦杰夫,将俄罗斯总统的任期由四年调整为六年,为此后的归来埋下伏笔。
2011年12月5日,俄罗斯*杜马选举落下帷幕,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以近乎半数的比例再次成为俄罗斯*杜马(下议院)的靠前大党。这次俄罗斯*杜马选举的格局,为在俄罗斯政坛的卷土重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然而,再次走向台前的道路并不*平坦。在杜马选举之后,俄罗斯*主席久加诺夫指出,在莫斯科等地的一些投票站有许多选票在投票前就被放进票箱了。一些投票站,有些人“冒充”俄罗斯*监督员进入投票站,真正的监督员则被止入内。俄罗斯自由则提出,一些地区“根本没有进行选举”。欧盟安全组织的选举观察员则表示,选举筹备工作“干预了政治竞争,使竞选缺乏公平”,他们也注意到了选举中的欺诈行为,包括有人“堵住投票箱”等。美国国务卿希拉里12月5日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外长会议上表示,俄罗斯这次*杜马选举“既不公平也不自由”。而且,苏联戈尔巴乔夫也在12月7日接受靠前文传通讯社的采访时也表示,选举“存在大量弄虚作假和舞弊”,“结果没有反应出人民的意愿”,*须“重新举行选举”。
2011年11月5日晚上,莫斯科爆发了数千名者走上街头的抗议活动。抗议人群指责选举中存在舞弊,反对继续对俄罗斯统治,他们高喊“俄罗斯不需要”、“窃贼”等口号。此后的12月10日和12月24日,俄罗斯两次爆发大规模抗议大潮,波及的地域从圣彼得堡到西伯利亚,一些西方媒体甚至预测,正在失去对*政权的控制。然而,他们错了。
面对西方*和靠前民众的质疑,并未直接回应,仅是其发言人佩斯科夫向世界传达了的立场——杜马选举结果依然有效。大选的进程接近由掌控,尽管有媒体报道很多俄罗斯民众已经“厌倦”了,但这种说法缺乏事实上的依据。很多俄罗斯老百姓很好实际,只要能够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并不介意继续干下去,这一点在2012年3月4日的大选中表露无遗。
3月的莫斯科依然寒冷,虽然总统大选如期举行,但是毫无悬念的选举使得俄罗斯人对此事的关注度如气温一样低迷。如愿以偿地再度成为总统大选的很后赢家,开始了自己的第三个总统任期,而一些俄罗斯媒体也以调侃的语调评价的强势归来:“你还能把选票投给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