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潮》(蒋梦麟)-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北大历 功勋卓著的老校长,蔡元培的思想为他继承,因为他发扬光大,蒋梦麟让北大成为“北大”!在《西潮》中,蒋梦麟亲身经历的历史变幻,每一句都包含深情,可闻可感,读来津津有味, 无传统历史书的枯燥之感!本书文字内容根据 鲁南出版社民国六十八年(1979年)版精心编校而成,保证文字原汁原味!
内容提要
童年生活、参加科举、留学美国、回国任职,北京大学的学生运动是怎么回事?民国初年的风云变幻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 的西南联大有什么前世今生?蒋梦麟以学者的冷静、赤子的热情,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记录长达数十年的中国近代史。《西潮》在五十年代初版后,引发惊人热潮,成为青年学生人手一册的“人生教科书”。
目录
前言:边城昆明
部 满清末年
西风东渐
乡村生活
童年教育
家庭影响
山雨欲来风满楼
继续就学
参加郡试
西化运动
第二部 留美时期
负笈西行
美国华埠
纽约生活
第三部 民国初年
急剧变化
军阀割据
知识分子的觉醒
北京大学和学牛运动
扰攘不安的岁月
第四部 统一
宪政的试验
中山先生之逝世
反军阀运动
之出掌政权
第五部 中国生活面面观
陋规制度
社会组织和社会进步
迷人的北京
杭州、南京、上海、北京
第六部 抗战时期
东北与朝鲜
战云密布
抗战初期
战时的长沙
日军入侵前夕之越南与缅甸
大学逃难
战时之昆明
第七部 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中国与日本——谈敌我之短长
敌机轰炸中谈中国文化
二次大战期间看现代文化
附录:英文版自序
精彩试读
中国人与基督教或任何其他宗教一向没有什么纠纷,不过到了十九世纪中叶,基督教与以兵舰做靠山的商业行为结了伙,因而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这个宣扬爱人如己的宗教也就成为侵略者的工具了。人们发现一种宗教与武力形影不离时,对这种宗教的印象自然就不同了。而且中国人也实在无法不把基督教和武力胁迫相提并论。慢慢地人们产生了一种印象,认为如来佛是骑着白象到中国的,耶稣基督却是骑在 弹上飞过来的。
我们吃过 弹的苦头,因而也就对 弹发生兴趣。一旦我们学会制造 弹,报仇雪耻的机会就来了。
我们可以暂时不管这些 弹是怎么来,因为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而言,保全性命究竟比拯救灵魂来得重要。
历史的发展真是离奇莫测。我们从研究 弹而研究到机械发明;机械发明而导致政治改革;由于政治改革的需要,我们开始研究政治理论;政治理论又使我们再度接触西方的哲学。在另一方面,我们从机械发明而发现科学,由科学进而了解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一步一步地我们离 弹越来越远了,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也可以说离 弹越来越近了。
故事说来很长,但是都是在短短一百年之内发生的,而且紧张热烈的部分还不过五十年的样子。我说一百年,因为香港本来可以在一九四二年庆祝香港成为英国领土的一百周年纪念,但是这也是历 偶然的一件事,英国的旧盟邦日本却在前一年以闪击方式把香港抢走了。我提到香港,决不是有意挖旧疮疤,而是因为香港在中国欧化的早期历 ,恰恰是现成的纪念碑。大家都知道,香港这群小岛是中国在所谓“鸦片战争”中失败以后在一八四二年割让给英国的。这次战争的起因是中国继禁止鸦片进口之后,又在广州焚毁大批鸦片。鸦片是英国由印度输出的主要货物,于是英国就以 弹回敬中国,中国被击败了。
一八四二年的中英条约同时规定中国的五个沿海城市开放为商埠。这就是所谓“五口通商”。大批西方商品随着潮涌而至。这五个商埠以差不多相似的距离散布在比较繁盛的中国南半部。为中国造成了与外来势力接触的新边疆。过去中国只有北方和西北那样的内陆边疆,现在中国的地图起了变化,这转变正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这五个商埠——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由南向北互相衔接,成为西方货品的集散地,舶来品由这五个口岸转销中国 富的珠江流域和长江流域各地。
西方商人在兵舰支持之下像章鱼一样盘踞着这些口岸,同时把触须伸展到内地的富庶省份。中国本身对于这些渗透并不自觉,对于必然产生的后果 茫无所知。亿万人民依旧悠然自得地过着日子,像过去一样过他们从摇篮到坟墓的生活,从没有想到在现代化的工作上下工夫。一部分人则毫不经心地开始采用外国货,有的是为了实用,有的为了享受,另一些人则纯然为了好奇。
但是,西方列强的兵舰政策不但带来了货品和鸦片,同时也带来了西方科学文化的种子。这在时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后来这些种子终于发芽滋长,使中国厚蒙其利——这也是历 的一大讽刺。
这时候,日本也正以一日千里之势向欧化的途程迈进,中国对此却毫无所觉。半世纪以后,这个蕞尔岛国突然在东海里摇身一变,形成了一个硕大的怪物,并且在一八九四年出其不意地咬了东亚睡狮一大口。中国继香港之后又丢了 。这只东亚睡狮这时可真有点感到疼痛了,茫茫然揉着惺忪的睡眼,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扰了它的清梦?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