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清仓】千年一叹名家名作行者无疆余秋雨文化苦旅文明旅程心灵一同行走旅游散文随笔青春励志各国文化风俗日记畅销书籍-图书推荐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 千年一叹 | 开本: | 4 |
作者: | 余秋雨 | 页数: | |
定价: | 35 | 出版时间: | 2012-11-01 |
ISBN号: | 9787535461933 | 印刷时间: | 2012-11-01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 | 版次: | 1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自序
希腊
哀希腊
荷马的迈锡尼
闲散***
永恒的坐标
神殿铭言
我一定复活
伏羲睡了
人类还**无知
挂过黑帆的大海
埃及
巨大的问号
想念秦始皇
元气损耗
中国回送什么
一路*口
碧血黄沙
他们老泪纵横
封存的法老人
枯萎属于正常
荒原沧海
西眺的终点
蚀骨的冷
海已枯而石未烂
以色列、巴勒斯坦
所罗门石柱
向谁争夺
年老的你
神的花园
每一步都面对孩子
写三遍和平
交缠的圣地
警惕玩弄历史的人
寻找底线
我们不哭
约旦
幽默的笑意
山洞盛宴
把伤痕酒窝
文字外的文明
告别妻子
人生的***后智慧
伊拉克
我的大河
如何下脚
一屋悲怆
奇怪的巴比伦
你们的祖先
中国有茶吗
河畔烤鱼
忽闪的眼睛
过关
且听下回分解
伊朗
白胡子、黑胡子
翻开伊朗史
阔气的近邻
黑袍飘飘
再凿西域
荆天棘地
丝路旅栈
中国人为他打灯
一代霸主
西风夕阳
再闯险境
札黑丹话别
巴基斯坦
黑影幢幢
赤脚密如森林
美的无奈
面对犍陀罗
玄奘和法显
远行的人们
国门奇观
“佛祖笑了”
印度
杰出的建筑狂
忧心忡忡
甘地遗言
成人童话
洁净的起点
我拒***说它美丽
菩提树和洞窟
告别阿育王
尼泊尔
车轮前的泥人
本来就是一伙
万仞银亮
整理一路感受
鱼尾山屋
“盛极必衰”吗?
难道是文明造的孽?
中国为何成了例外?
***后一个话题
***我及时赶到
......
精 彩 页: 哀希腊
看到了爱琴海。浩大而不威严,温和而不柔媚,在海边炽热的阳
光下只须借得几分云霭,立即凉意爽然。有一些简朴的房子,静静
地围护着一个远古的海。
一个立着很多洁白石柱的巨大峭壁出现在海边。白色石柱被岩石
一比,被大海一衬,显得精雅轻盈,十分年轻,但这是公元前五世
纪的遗迹。
在这些石柱开始屹立的时候,孔子、老子、释迦牟尼几乎同时在
东方思考。而这里的海边,则徘徊着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苏
格拉底、希罗多德和柏拉图。公元前五世纪的世界在整体上还十分
荒昧,但如此耀眼的精神星座灿烂于一时,却使后世人类几乎永远
地望尘莫及。这就是被称为“轴心时代”的神秘岁月。
现代世界上再嚣张、再霸道的那些***,说起那个时代,也会谦
卑起来。他们会突然明白自己的辈分,自己的幼稚。但是,其中也
有不少人,越是看到长者的衰老就越是觊觎他们的家业和财宝。因
此,衰老的长者总是各自躲在一隅,承受凄凉。
在现在世界留存的“轴心时代”遗迹中,眼前这个石柱群,显
得特别壮观和完整。这对于同样拥有过“轴心时代”的中国人来说,
一见便有一种特殊的亲切。
石柱群矗立在一个高台上,周围拦着绳子,远处有警卫,防止人
们越绳而入。我与另一位主持人许戈辉小姐在拦绳外转着圈子抬头
仰望,耳边飘来一位导游的片言只语:“石柱上刻有很多游人的名字,
包括一位***名的英国诗人……”
“拜伦!”我立即脱口而出。拜伦酷爱希腊文明,不仅到这里游
历,而且还在希腊与土耳其打仗的时候参加过志愿队。我告诉许戈
辉,拜伦在长诗《唐璜》中有一节写一位希腊行吟诗人自弹自唱,
悲叹祖国拥有如此灿烂的文明而终于败落,十分动人。我还能记得
其中一段的大致意思:
祖国啊,此刻你在哪里?你美妙的诗情,怎么全然归于无
声?你高贵的琴弦,怎么落到了我这样平庸的流浪者手中?
拜伦的祖国不是希腊,但他愿意把希腊看成自己的文化祖国。因
此,自己也就成了接过希腊琴弦的流浪者。
文化祖国,这个概念与地域祖国、血缘祖国、政治祖国不同,是
一个成熟的人对自己的精神故乡的主动选择。相比之下,地域祖国、
血缘祖国、政治祖国往往是一种先天的被动接受。主动选择自己的
文化祖国,选择的对象并不多,只能集中在一些德高望重而又神秘
莫测的古文明之中。拜伦选择希腊是慎重的,我知道他经历了漫长
的“认祖仪式”,因此深信他一定会到海神殿来参拜,并留下自己的
名字。猜测引发了好奇,我和戈辉都想偷偷地越过拦绳去寻找,一
再回头,只见警卫已对我们两人虎视眈眈。
同来的伙伴们看出了我们两人的意图,不知用什么花招引开了
警卫,然后一挥手,我和戈辉就钻进去了。石柱很多,会是哪一柱?
我灵机一动,心想如果拜伦刻了名,一定会有很多后人围着刻,因
此只需找那个刻名***密的石柱。这很容易,一眼就可辨别,刻得***
密的是右边第二柱,但这一柱上上下下全是名字,拜伦会在哪里?
我虽然只见过他的半身胸像却猜测他的身材应该颀长,因此抬头在
高处找,找了两遍没有找到。刚刚移动目光,猛然看见,在稍低处,
正是他的刻名。
刻得那么低,可以想见他刻写时的心情。文化祖先在上,我必须
低头刻写,如对神明。很多人都理解了拜伦的心情,也跟着他往低
处刻,弯腰刻,跪着刻。因此在他刻名的周围,早已是密密层层一
片热闹。
由拜伦的刻名,我想起了苏曼殊。这位诗僧把拜伦《唐璜》中
写希腊行吟诗人的那一节,翻译成为中国旧体诗,取名《哀希腊》,
一度在中国影响很大。翻译的时间好像是一九O九年,离今年正好
九十年,翻译的地点是日本东京章太炎先生的寓所,章太炎曾为译
诗润饰,另一位国学大师黄侃也动过笔。苏曼殊借着拜伦的声音哀
悼中华文明,有些译句已充满激愤,如“我为希腊羞,我为希腊哭”。
苏曼殊、章太炎他们都没有来过希腊,但在本世纪初,他们已
知道,中华文明与希腊文明具有历史的可比性。同样的苍老,同样
的伟大,同样的屈辱,同样的不甘。因此,他们在远远地哀悼希腊,
其实在近近地感叹中国。这在时的中国,是一种***前人的眼光。
我们在世纪末来到这里,只是他们眼光的一种延续。所不同的
是,我们***已不会像拜伦、苏曼殊那样痛心疾首。希腊文明早已
奉献给全人类,以狭隘的***观念来呼唤,反而降低了它。拜伦的
原意,其实要宽广得多。
不管怎么说,我们来希腊的***天就找到了大海,找到了神殿,
找到了公元前五世纪,找到了拜伦,并由此而引出了苏曼殊和中国,
已经足够。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九日,
希腊雅典,夜宿Herodion旅馆
P3-6 内容提要:
《千年一叹》是余秋雨先生的力作,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是一本日记。
在千年之交的时候,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越野车队跋涉
四万公里,这本书**记录了四万行程中的经历。在书中作者以感伤、厚重
而平实,却不失优美的语言,记录了伊斯兰文明、两河文明、阿拉伯文明、
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希伯来文明等文明的衰落,并探讨了衰落的根本原
因,在对比中又逐渐找到了中华文明之所以延续的原因。
《千年一叹》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
作者简介:208973826
卖贝商城 推荐:【正版清仓】千年一叹名家名作行者无疆余秋雨文化苦旅文明旅程心灵一同行走旅游散文随笔青春励志各国文化风俗日记畅销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