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董局中局1 佛头奇案 文字鬼才马伯庸经典代表作品全新修订版 ,当代小说书籍排行榜 侦探悬疑图书-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古董局中局1:佛头奇案 全新修订版。
鉴宝、造假、做局、破局,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古董冒险小说
随书赠送古董局中局(APP)系列称号及影视明信片“佛头奇案”版,更有机会获得主演签名实体桌游!看原著,追大剧,玩游戏,一样不落!
内容简介
一件坊间传说的稀世珍宝,竟牵出千丝万缕的恩怨。
一桩几十年前的惊世之局,将揭开古董江湖蕞隐秘、蕞险恶的一面。
真赝之间,必先窥破圈套手段;掌眼之前,须得悟透世情人心。
一切的一切,始于许愿三十岁生日那天……
作者简介
作家。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银河奖得主,有“文字鬼才”之誉。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文字风格充满奇趣”。 代表作:《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草原动物园》
精彩书评
波云诡谲引人入胜,马伯庸凭借丰厚的知识底蕴和独特的叙事风格,将古董行当中的江湖险恶和隐秘文化一一道破。
——腾讯娱乐
波云诡谲,引人入胜,堪称古董鉴宝界的“福尔摩斯”。
——网易娱乐
他笔下既没有风花雪月,也没有明媚、忧伤的青春;他反倒是一会揭秘三国,一会又聚焦清明上河图的真伪(《古董局中局2》),甚至还把当年被盗的慈禧太后墓也写进了悬念丛生的《古董局中局3》,令众多读者看得欲罢不能……
——重庆晨报
目录
第一章 为古董界掌眼的神秘组织
五脉“明眼梅花”
有人做旧,就有人掌眼。有人被打了眼,自然就有人帮着砸浆。这五脉传承久远,掌的是整个古董行当的眼,定的是鉴宝圈的心。只要过了他们的手,真伪就算定了,全天下走到哪里都认。所以五脉凑在一起,又叫作“明眼梅花”。这五脉一不欺行霸市,二不倒买倒卖,靠的是一手识真断假的本事,一直替整个圈子扛鼎掌眼,从未含糊。你看改革开放以后古董业这么兴旺,就有明眼梅花在背后的功劳。/001
第二章 民国文物大案
武则天明堂玉佛头失窃案
则天明堂,那在中国建筑史上属于一个的杰作。这间明堂方圆近百米,高也是近百米,极其华丽宏伟,在古代算得上是超大型建筑,被认为是唐代风范的体现——可惜建成以后没两年,就失火烧没了,不然留到现在,绝对是和故宫、乾陵、长城并称古代奇观。武则天对明堂如此重视,里面供奉着的东西,自然也是海内少有的奇珍异宝。随便一样东西流传到现在,都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我爷爷许一城居然盗卖明堂里的玉佛头,那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047
精彩书摘
明眼梅花
事情发生的那一天,恰好是我三十岁生日。
小时候算命的说我命格是“山道中削”。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前半生好似一条山道,走起来弯弯曲曲,十分坎坷,走到一半的时候,突然“咔嚓”一声,眼前的山路被什么东西给削断了,没啦。你接着往前走,运数将会有一场剧变——究竟这剧变是福是祸,是吉是凶,算命的没说,我也没问。总之他的意思是让我在三十岁那年千万当心,有事。
我万万没想到,真让他给说中了。
哦,对了,先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许愿,今年刚满三十岁,皇城根儿下城墙砖缝儿里的一条小虫,职业是倒腾古董。
古董行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沉寂了三十多年,一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文物和收藏市场才升温。原来“破四旧”时蛰伏起来的买卖人们,就像是早春三月的蛤蟆,蹬蹬腿,扒开泥土,又开始活络起来。我仗着有点祖传的手艺,在琉璃厂这片小地方开了家倒腾金石玉器的袖珍小店,店名叫作四悔斋。
偶尔会有客人指着牌匾问是哪四悔。我告诉他们,是悔人、悔事、悔过、悔心。这是我父亲在“文革”期间自杀时的临终遗言,他和我母亲因为历史遗留问题挨批斗,一时想不开,步老舍的后尘投了太平湖。
前言/序言
序
自从写了“古董局中局”系列之后,我总是不停地被人问两个问题。
个问题是:“马老师,我这儿有件东西,麻烦您给掌掌眼行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般是先后退一步,张开右手手掌,快速摆动,满脸堆笑地回答:“对不起,我是个写小说的,可不懂这些,不能瞎说耽误了您的事儿。”
这不是托词,是真心实意地不敢。文学创作和真正的古董鉴定不一样,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就好比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风靡全球,但没人会去请教他搏击技术。
我当初之所以写古董,不是因为我很专业,恰好是因为我不专业,对这个神秘的行当充满外行人的好奇。为了写好这个故事,我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不瞎说,故事可以杜撰,但涉及古董细节的部分一定得经得起考据。为此我钻研了大量的资料、论文、坊间八卦,等等。
越研究,我越发现里面的门道博大精深,知识浩如烟海,不经过几十年的揣摩、观察和把玩,绝不可能开口给人鉴定。
“掌眼”二字虽短,里面沉甸甸的都是责任。眼力、阅历、学力、心力一样不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