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年轻父母们的信-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致年轻父母们的信》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李道佳将自己几十年来对幼儿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用书信的形式向广大年轻的家长们娓娓道来,这种形式不被系统性的理论所约束,比较自由、自然、接地气,在其进行讲座的时候,深受年轻家长们的欢迎。本书既有理论指导,又有经典案例分析,对幼儿早期的家庭教育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

作者简介

李道佳,女,1934年出生于北京,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曾任辽宁省教育研究院幼教研究室主任、幼教专家组组长、研究员(正),辽宁省艺术幼儿师范学校幼教室主任,辽宁省教育学会幼儿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常务副理事长、理事长、名誉理事长,辽宁省沈阳市妇女联合会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儿童发展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委员、顾问。蒙台梭利课题中国化实验组专家指导组成员,国际教育协会IEA-PPP中国课题组专家指导组成员。1983年被辽宁省政府评为“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著有《幼儿个性品质教育》《蒙台梭利生活训练》《李道佳教育文集》等,主编《幼儿品德教育丛论》《托起明天的太阳》《幼儿的发展与环境》等多部作品,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过十几篇论文及研究报告,是我国著名幼教专家之一。

内容提要

0-6岁是孩子身心发展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期,在这段时间内,孩子会向家长提出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问题,家长们也会遇到很多孩子成长中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写给年轻父母们的28封信,是作者从事幼儿教育研究几十年所总结的宝贵经验,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范例,对现今的家长们有着极强的指导作用,非常值得年轻的家长们阅读学习并运用在自己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最终实现与孩子的共同成长。

目录

第1封信 祝愿你们培养出一个健康、快乐的宝宝第2封信 母乳是婴儿最佳的天然高级营养品第3封信 什么时候给宝宝断奶添加辅食第4封信 给宝宝创造一个多彩的环境第5封信 请尊重第一反抗期的宝宝第6封信 从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第7封信 请注意不要让孩子过于肥胖第8封信 要让孩子经常保持快乐的心情第9封信 一个美国母亲三个“W”的教育第10封信 坚持定时的户外活动第11封信 要坚持教育的金规则——尊重儿童第12封信 要坚持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第13封信 不要等孩子渴了才给水喝第14封信 孩子任性怎么办第15封信 和孩子一起玩球的游戏第16封信 给孩子过个有意义的生日第17封信 注意培养孩子爱阅读的好习惯第18封信 和孩子一起过好每一个节日第19封信 要让孩子感知、体验和创造美第20封信 请重视有第二个孩子后的家庭教育第21封信 和孩子一起体验探索的乐趣第22封信 感恩教育不可缺第23封信 你们发现孩子潜在的智力优势了吗第24封信 对孩子行为的奖惩要分明且有度第25封信 不要给孩子乱扣帽子第26封信 做父母的要端正自己的言行第27封信 我想向你们介绍一位日本母亲的教子观第28封信 充分做好孩子入学前的准备后记

精彩试读

许多父母在生下第一个宝宝时,心中常生出许多美好的愿望和憧憬,如:“我要我的孩子长大成为一名IT工程师”“我要我的女儿长大当一名出色的医生”“我要我的儿子长大当一名飞行员,还要当一名将军”“我的儿子长大要当科学家”“我的孩子长大要当一名大企业家”等。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要实现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望与目标,是要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发展。从孩子呱呱落地到长大成人,是教育上的一个系统工程啊!正如一幢华丽的高楼大厦,如果地基没打好,就是个“豆腐渣”工程,再好的图纸也建不成坚固的大厦。人的成长也要从基础教育做起,之后是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以后还有终身教育。基础教育又分先学前期(0~3岁),学前期(3~6岁),小学期(6-12岁)等。每一阶段的教育都有其独特性,也有与其他阶段的共性和连续性。我们必须抓好每一阶段对孩子的培养,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我们期望的目标。为此,我们必须从0~6岁这个最基础的教育阶段开始。例如,在身体发育方面,宝宝应有健壮的体魄,良好的营养状况,科学合理的饮食习惯,充足的睡眠,大、小肌肉能协调发展,精细动作灵敏,不生病或少生病,有较强的免疫力和抗寒能力,各阶段的身高体重都在标准的数值范围内,不过胖也不过瘦,肌肉有一定力量,喜欢运动,心情愉快,生活有规律,能坚持合理的作息制度。在品德养成方面,孩子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性,对人对事要有正确的态度,不拒绝与人交往,和小朋友能友好相处,不自私,不独霸,愿意与他人分享吃的、玩的、用的。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活泼、开朗,有诚实的良好品格,有初步的独立意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有初步的责任意识——学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和做好幼儿园的值日生,有初步的利他意识——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人。在智力发展方面,孩子要有稳定的注意力、良好的观察力、较强的记忆力、丰富的想象力。愿意动脑子,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广泛的兴趣,爱提问题,逐步由直觉行动思维向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善于倾听,并有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热爱学习,有良好的阅读书籍的习惯。同时,会在日常生活中、大自然中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和作品中去感知、体验美好的一切,并培养初步的创造美的能力,如朗诵、唱歌、绘圆、泥塑、舞蹈等。总之,在孩子学前这一关键期,希望你们培养出一个体、德、智、美全面发展,身心健康的宝宝,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年轻的父母们常常是缺乏经验的,所以我建议你们应抓紧时间学习一些如何养育与教育婴幼儿的知识,越早越细越好,以增强育儿的理性认识,这样,在养育孩子时才有科学依据,才能少走弯路,少犯或不犯错误。一位成功的父亲曾对我说:“我深有体会,我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我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呀!”他们亲身感受到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宝宝绝非轻而易举。的确,子女成功的家庭是美满、和谐、幸福的。个别子女教育失败的家庭是痛苦、无奈的,由于子女不成材,甚至误入歧途,坑害父母,使父母晚年生活极其悲惨、凄凉!我想用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来结束我的第1封信,他说:“教育好孩子是一件非常艰难的工作,我一生都在探索这种智慧的所在!”P2-4

卖贝商城 推荐:致年轻父母们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