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短篇小说集 余秋雨梅子涵推荐 教育部新课标书目 中小学课外读物书籍-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
1新课标同步阅读书目,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作序。
2对白幽默而深刻,既揭示了人的本性,使读者深受启迪,又让读者在阅读中享受到一种艺术带来的愉悦。
3资深翻译家王晋华全新译作,语言清新易懂,相对于老旧版本,具有平易不晦涩的特点,但保留了原文的深度。
4大社出版,品质保证。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之一”欧?亨利的精选作品合集,包含其作品,《麦琪的礼物》《警察与赞美诗》《最后一片藤叶》《二十年后》《一千美元》等《公主与美洲狮》《苹果之谜》等。这些作品具有丰富深厚的人性底蕴,对生活抱着更为积极、乐观、幽默的态度,有时也会有无奈和悲哀;每每有非常生动的细节描写,正是通过这些细节描写,作者把他的幽默才能和丰富的感情惟妙惟肖地传达了出来,既富有幽默感,又有很浓的人情味。作为一位文学大师,欧·亨利非常善于讲故事,情节安排得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而故事的结尾又往往出乎人的意料,有的结尾给人以振聋发聩之感,有的又叫人伏案深思。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欧?亨利(1862—1910),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含泪的微笑”是欧?亨利小说的创作风格,是其作品喜剧形式和悲剧内涵的有机结合,构思精巧,风格独特,以表现美国中下层人民的生活、语言幽默、结局出人意料(即“欧 亨利式结尾”)而闻名于世,代表作有《麦琪的礼物》《最后一片藤叶》《二十年后》《警察与赞美诗》等等。
译者简介:
王晋华,1950年生,英美文学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在美国锡拉丘斯大学做访问学者一年。现为中北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教授。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译著《美国现代小说论》曾获国家新闻部颁发的外国文学优秀作品奖。已出版《了不起的盖茨比》《傲慢与偏见》《朗费罗诗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寻欢作乐》等多部译著。
精彩书评
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欧?亨利的戏法是甜美的伤感的变法……围坐火盆边上的听客都会掉几滴眼泪,发几声叹息,难得有他这颗善心和聪明。
——王安忆
目录
1??麦琪的礼物
10??警察与赞美诗
20??财神与爱神
30??爱的奉献
39??最后的一片藤叶
49??带家具出租的房子
59??忙碌经纪人的浪漫史
65??二十年之后
71??汽车等待的时候
79??菜单上的春天
88??绿?门
99??华而不实
精彩书摘
麦琪的礼物
一共是一块八毛七分钱,全在这里了。其中的六毛还都是一分的硬币。这些硬币都是在买杂货、买菜和买肉的时候从卖主那里每次一分两分的硬抠下来的。她自己也知道,这样的一种锱铢必较,就是人家嘴上不说,也免不了背地里笑话,以至于有时候想起来,她自己脸上都在暗暗地发烧。德拉把这些钱数了三遍,数来数去还是一块八毛七。而明天就是圣诞节了。
很显然,除了扑在那张又小又破的沙发上号啕痛哭一场之外,还能怎么办呢。德拉也就是这么做了。这不免会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和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去了绝大部分的时间。
在这家主妇的痛哭声渐渐地变成了啜泣声的当儿,让我们不妨来看看她的家。这是一个带家具的每周需付8美元租金的公寓房。尽管它没有破烂到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地步,但实际上已经跟贫民窟相差不远了。
在楼下的门廊里,装着一个再也不会有信投递进去的信箱,和一个再也不能按响的门铃。此外,在门铃的旁边还有一个牌匾,上面写着她丈夫的名字:詹姆斯·迪林汉·杨先生。
“迪林汉”这几个字在其房主人周薪为30美元的时候,也曾迎着风儿神气地飘扬过。现在,周薪缩减为20美元,“迪林汉”这几个字也看似变得模糊起来,好像它们正在认真地考虑,是否应该缩减为谦逊而又低调的字母“D”。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汉·杨回到家里,走到楼上来的时候,詹姆斯
前言/序言
种好处女地
??——“小书虫读经典”总序
梅子涵
儿童并不知道什么叫经典。在很多儿童的阅读眼睛里,你口口声声说的经典也许还没有路边黑黑的店里买的那些下烂的漫画好看。现在多少儿童的书包里都是那下烂漫画,还有那些迅速瞎编出来的故事。那些迅速瞎编的人都在当富豪了,他们招摇过市、继续瞎编、继续下烂,扩大着自己的富豪王国。很多人都担心呢!我也担心。我们都担心什么呢?我们担心,这是不是会使得我们的很多孩子成为一个个阅读的小瘪三?什么叫瘪三,大概的解释就是:口袋里瘪瘪的,一分钱也没有,衣服破烂,脸上有污垢,在马路上荡来荡去。那么什么叫阅读瘪三呢?大概的解释就是:没有读到过什么好的文学,你让他讲个故事给你听听,他一开口就很认真地讲了一个下烂,他讲的时候还兴奋地笑个不停,脸上也有光彩。可是你仔细看看,那个光彩不是金黄的,不是碧绿的,不是鲜红的。那么那是什么的呢?你去看看那是什么的吧,仔细地看看,我不描述了,总之我也描述不好。
所以我们要想办法。很多很多年来,人类一直在想办法,让儿童们阅读到他们应该阅读的书,阅读那些可以给他们的记忆留下美丽印象、久远温暖、善良智慧、生命道理的书。那些等他们长大以后,留恋地想到、说起,而且同时心里和神情都很体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