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1. 37个美国中小学教师爱用的技巧:简单、易学、方便、高效。
2. 彻底打破课堂“一言堂”形式,快速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性。
3. 确保课堂45分钟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热情参与、深入思考、大胆发言。
4. 及时了解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充分发掘“内向学生”潜力,从根本上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成绩。
作者简介
佩西达·希姆勒(Pérsida Himmele)博士,拜欧拉大学的跨文化教育博士学,纽约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米勒斯维尔大学助理教授,她曾经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担任八年级双语以及多语言老师,还曾在宾夕法尼亚担任过学区管理员,同时还在美国、中国、尼泊尔、阿根廷、委内瑞拉和汤加等地的多个教育机构担任顾问。
威廉·希姆勒(William Himmele)博士,拜欧拉大学的跨文化教育博士,对外英语教育硕士,宾夕法尼亚东南部米勒斯维尔大学助理教授。他曾在纽约和加利福尼亚州担任英语强化课程教师和语言心理学家。
内容提要
课堂上常见的“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不但将老师自己累得筋疲力尽,而且往往事倍功半:有的学生虽然认真听讲,但从不发言,你无法及时获知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有些学生则干脆在下面讲小话、看小人书、睡觉、发呆,他们觉得课堂枯燥无味,进而厌倦学习。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提供了37个经过美国中小学真实课堂检验的全员参与教学技巧,帮助老师快速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积*主动地参与学习,深入思考并大胆发言。《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有可以即兴使用的(快速写作、快速绘画、黑板汇总等),有举卡片的活动(对/错判断,选择响应等),也有一些课堂活动(交流卡片、并列展示、仿真扮演等),还有的可以指导学生记笔记、分析概念(画图笔记、三句话总结、辩论队卡片等)。
《让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37个技巧》包含丰富的真实教学案例,是所有科目老师的必备书籍,同时,它也可以为校长分析课堂效果提供参考。
目录
致谢
序
*部分:全员参与技巧和学生投入
第1章 缺乏学生投入的高昂代价
学生沦为“收听器”
那些辍学的“囚犯”
他们为何厌倦学习
你的教学对学生的深远影响
全员参与技巧
积*参与的衡量标准
曼海姆中心中学的全员参与实验
技巧特点:使用方便
第2章 一个全员参与和高层次思考模型
确保高层次思考
学生在何时闪光
确保高层次思考有什么效果
怎么使用全员参与技巧培养抽象思维
第二部分:37种课堂全员参与技巧
第3章 全员参与技巧的工具和原料
培养全员参与技巧思维方式
全员参与技巧文件夹
铅笔盒之外的思考
第4章 即兴类全员参与技巧
5、6. 准备好,竖起大拇指,以及思考牌
第5章 亮牌类全员参与技巧
第6章 活动类全员参与技巧
第7章 用全员参与技巧指导记笔记和概念理解
第三部分:深度运用全员参与技巧
第8章 将全员参与技巧当作教学测评工具
全员参与技巧能够怎样改变你的期望
将黑板汇总和举牌投票作为成长性教学测评
读懂你的学生
展示墙
全员参与技巧提高学生成绩
第9章 创建一个便于实施全员参与技巧的课堂
欣赏学生们的个性
培养学生们之间的合作
相互排斥与相互接受
“涟漪”问题和提示
构筑信心
建立信任:老师的信任系统
学生的自信
检查监督并坚持
不再直接判断对错
后记
附录 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
作者介绍
精彩试读
di6章 活动类全员参与技巧
孩子们需要互动,需要思考。他们需要适当的停顿,去思考,去笔记,去讨论,去庆祝所学的知识。我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庆祝学生们的学习。
——凯利·波特,阅读专家
本章介绍的全员参与技巧:
排队或围圈讨论
九宫格
联网讨论
分类排序
约会日程表
讨论卡片
做口型、手势或者空写
表演、角色扮演和概念猜谜
模拟活动
剪贴
朗读中的全员参与技巧
你是否曾经留意过,怎样做准备,你才会更有动力去做那些必须要做的事情?假设你在参加一个教师研讨会或者教师培训班,你完全没有投入进去,思绪漫无目的地漂流。但是只要让你利用所学知识,准备去亲手做一些事情,你马上就会忘记自己是有多么的困倦。英国研究人员大卫·苏泽认为,这种反应背后有一种生理上的原因。根据苏泽2006年的研究,“我们对小脑的研究越深入,就越意识到运动与学习和记忆是不可避免地联系在一起的。”苏泽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后得出结论:
身体活动增加了大脑毛细血管的数量,从而使血液循环更加流畅。它同时还增加了血液中的氧含量,而氧是大脑活动的能量来源。大脑中的氧浓度,直接影响到大脑执行任务的能力。研究证实,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可以显著增强健康青少年的认知能力。
比尔·希姆勒的父亲经常说一句话,可以用来对苏泽的见解进行总结。他说:“人脑子只能记住容量范围之内的知识。”根据我们从大脑研究(以及比尔爸爸)那里得到的知识,我们所教的每一节课都应该包括一些不同形式的运动。苏泽建议:“在每一节课中间的某些时间,都应该让学生们站起来活动活动,让他们讨论所学的新知识。”
对运动的需求,对男孩子来说,可能比女孩子更为重要。根据古里安和史蒂文思的话:“在所有学生中,得到‘D’和‘F’的有70%是男生,而得到的‘A’却只有一小半是男生。被认为学习能力有问题的学生,有三分之二是男生。此外,男生们还接受了90%的纪律处罚……80%的辍学中学生也都是男生。”为了促进男生们的学习,同时也促进女生的学习,古里安和史蒂文思建议学校“让课程更具实验性和运动性”。坎里尔在2009年的研究表明了这个原理的重要性,他发现男生们在户外环境的教育项目中,比在传统课堂上的成绩要好得多。在他的研究中,男生和女生的学习成绩都有所进步,但是男生还在其他方面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包括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观念态度。
在现实中,大部分课堂学习都只是让学生们安静地坐在座位上,长时间一动不动,使他们对这样的课堂毫无兴趣可言。不论是四年级、初二还是高三年级,在美国国家教学评估的阅读考试中,女生总是比男生的分数高。根据克莱克2005年的研究,“阅读落后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男生,而且这种成绩落差还会随年龄逐步拉大”。金和古里安在2006年曾经描述,一个学校试图弥补男生与女生之间的这种成绩落差。该校通过努力建立适合男生的课堂,在一年之内抹平了男女生成绩之间的落差。他们采取的措施包括,让学生们制作单词卡片放置在教室地板上,以此来学习语法,并使用有文字或者没文字的故事画板来复述故事。女生的表现得到了提高,所以这些措施并非是以降低她们的成绩来缩小落差的。
不论是因为运动和记忆之间的联系,还是因为学生之间的性别或者其他差异,在课堂上使用运动总可以增强学生们的学习,你可以看到他们主动参与和认知投入的证据。在本章,我们将介绍使用运动的全员参与技巧。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进行一些实际操作,或者离开他们的座位,共同交流探讨他们的学习。
排队或围圈讨论
排队是一种有趣的活动,学生们可以离开座位,在课堂上与很多人进行交流,相互促进。排队讨论和围圈讨论是两种类似的活动。哪一种zui适合你,取决于你的课堂环境,因为这两种活动在本质上是一回事。每一种都是在活动的过程中,让你的学生们进行随机组合。di一次组织排队讨论的时候,学生们或许会有一点困惑,但是一旦他们知道了该如何去做,之后的活动就将如行云流水般流畅。
使用方法
如何确保高层次思考
要避免提问字面上的问题,或者那些对事实的提问。如果问题只需要很简短的答案的话,你的排队讨论,就必然是失败的。在排队讨论中,你想要听到学生们热烈的讨论、各种不同的观点、个人见解或者有根据的判断。所以你使用的问题和提示,应该是需要学生们进行讨论、联系和推理的。
当你把问题写出来的时候,要想想学生们所学的这些知识对他们个人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社会、对整个世界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内容对一般人的生活有何启示?这个单元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一旦你弄清了自己的观点,想想是哪些内容使你产生了这样的观点,并结合它们进行提问。你可以使用这样的问题开头:“你们对X有什么看法?解释你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X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影响Y?”努力调动起学生们对这个话题的热情,不要把话题扯上个人隐私,避免提问有政治纠纷的问题。
开始运用
这种全员参与技巧,不仅可以带来运动的好处,还是一种非常棒的现场活动,你可以用它来了解学生们对某些问题的反应如何。假设你已经在课堂上或者作业中布置了一些思考题。如果使用排队讨论的方式回顾这些问题,是不是可以得到更多的反思和讨论?相比于简单地让学生们交作业或者结对思考,使用排队讨论作为一种替代方式,可以更好地收集学生们对问题的回应,还可以给学生们一个机会离开座位进行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