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化课程育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丛书》(编者:刘德增//耿成义|责编:蒋伟/孙文飞|总主编:张志勇)-图书推荐

内容提要

《中小学文化课程育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丛书》的主要目的是辨析“文化”、“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概念,诠释“走在前列”的齐鲁传统文化优势,阐述中小学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山东路径”,展示中小学校与师生践行“山东路径”的案例,等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目录

百年之变:中华**传统文化进入山东必修地方课程
**章 概念辨析:“文化”及其他
一、众说纷纭的“文化”
二、“中国文化”与“中华文化”
(一)什么才是“中国的”文化
(二)传统的“人才”标准
三、“传统”与“传统文化”
四、“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
第二章 历史与当今:中华**传统文化的地位与价值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一)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三)中华**传统文化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四)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秩序的稳定器
(五)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贡献巨大
(六)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
二、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二)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需要
(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
(四)巩固民族团结和维护**统一的需要
(五)形成向上向善的社会风尚的需要
(六)解决现实问题、助推社会发展的需要
(七)推动学术理论中国化与中国话语**化的需要
第三章 走在前列:齐鲁传统文化的优势
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二、华夏大地上的“礼义之邦”
(一)邹鲁礼义之邦
(二)“齐鲁礼义之邦”的形成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高地”
三、中国思想史“轴心时代”的重心
(一)风流人物的大舞台
(二)诸子半山东
四、儒学的发祥地与传播中心
(一)儒学的发生
(二)儒学的思想特征与主要内容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山东:儒学传承的中心
五、作为“中国标准人”的山东人
(一)正统的山东人
(二)山东人传统性格的形成
(三)山东人传统性格的基本表现
第四章 《山东省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一、《纲要》制定背景
二、课程定位
(一)课程宗旨
(二)课程性质
(三)实施原则
三、课程目标
四、课程内容

卖贝商城 推荐:《中小学文化课程育人/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丛书》(编者:刘德增//耿成义|责编:蒋伟/孙文飞|总主编:张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