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6上)/快乐读书吧/版小学语文教材配套阅读丛书》((苏)高尔基|责编:张春晓|译者:龚长福)-图书推荐
编辑推荐语
阿廖沙三岁时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外祖父家生活。而外祖父家是一个充满仇恨、笼罩着浓厚小市民习气的、令人窒息的家庭。在这个家庭里,父子、兄弟、夫妻间钩心斗角,为争夺财产而六亲不认,甚至为一些小事常常争吵斗殴。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又喜怒无常,脾气暴躁,经常凶狠地毒打外祖母,还把阿廖沙打得失去知觉,幸好外祖母对阿廖沙**的慈爱,给他讲传说、童话和民间故事,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但她却独自承受着一切生活压力而毫无怨言。母亲被迫改嫁,几年后患肺结核病去世。外祖父破产后阿廖沙被迫流落人间,开始了独立谋生的生涯。全书真实地描述了阿廖沙苦难的童年生活,展现了作者对光明与真理的不懈追求,并且深刻地勾勒了19世纪俄罗斯形形色色的人物,尤为展现了一些下层劳动人民的正直、淳朴、勤劳。而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罗斯文学中光辉、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
内容提要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这部小说以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跟随母亲投奔外公开始,到母亲去世后,阿廖沙提前结束童年为止。在短暂的童年中,他看到了很多丑恶的事情,但是,也受到以外婆为代表的很多善良人的呵护。正是在这些善良人的影响下,阿廖沙成长为一个坚强而善良、不向恶势力低头的人。
目录
**章 葬礼和青蛙
第二章 伏尔加河上的经历
第三章 来到外公家
第四章 挨打的滋味
第五章 生活中的亮色
第六章 好朋友茨冈
第七章 外婆的祈祷
第八章 染坊失火了
第九章 外婆的回忆
第十章 外公的回忆
第十一章 又是一场噩梦
第十二章 外婆的上帝和外公的上帝
第十三章 还是待在家里吧
第十四章 “好事情
第十五章 “好事情”被赶走了
第十六章 三兄弟的感情
第十七章 彼德大叔的死
第十八章 母亲回来了
第十九章 不幸就是节日
第二十章 父亲的故事
第二十一章 又一个父亲
第二十二章 到人间去吧
我的读书笔记
我的读后感
精彩试读
**章 葬礼和青蛙屋子窄小而昏暗。窗户下边的地板上,父亲穿着一身白衣服,光着双脚,手指蜷曲,全身僵直地躺着。他那双快活的眼睛紧紧地闭着,像两枚黑黑的圆铜币。曾经熟悉而慈祥的脸庞扭曲着,看上去十分令人害怕。
母亲只穿着一条小红裙,跪在父亲身边,用那把我常用来锯西瓜皮玩的小黑梳子,梳理着他满头柔软的短发。
她嘴里不停地说着什么,声音低沉而嘶哑,大滴大滴的泪珠不停地从她那双哭得红肿的灰眼睛中涌出。
外婆紧紧地拉着我的手。她身子又胖又圆,脑袋很大,眼睛也同样很大,鼻子松软,看上去有些滑稽可笑。
她穿着一身黑色的衣服,颤抖着,泪眼婆娑地将我推到父亲身边。她絮絮地说:“快去跟爸爸告别吧,乖孩子,年纪轻轻的,就走了,你以后再也见不着他了……”我不明白外婆为什么这么说,只是使劲往外婆后面缩着,这种从未见过的场面让我又害怕又不好意思。我得过一场大病,那时候才刚能下地。我病着的时候记得很清楚:父亲常常很高兴地来照顾我,跟我玩。后来他突然不见了,代替他照顾我的就是外婆了。
“你是从哪里来的?”我问她。
“从上面,从尼日尼坐船来的。人在水上是不能走路的,小鬼。”她回答道。
这话真可笑,叫人莫名其妙。我家的楼上住着几个染了头发的大胡子波斯人;而地下室住着一个贩卖羊皮的黄脸老头,他能骑在楼梯扶手上一直滑下去,如果摔倒了,就翻着跟头往下滚。这一切我**清楚,但是这跟水有什么关系呢?她一定是忙糊涂了,真可笑。
“为什么要叫我小鬼呢?”“因为你总是吵吵闹闹哇。”她笑眯眯地对我说。
从那时候起,我就爱上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此时我多么希望她能带我离开这里。
母亲的样子使我感到压抑。我以前从没有见过她这样。平时她可是一个严谨的人,从不多言,浑身上下收拾得干净利索,像一匹高头大马,现在却变得浑身浮肿难看,衣服凌乱不堪。她披头散发地哀号着,甚至还有一缕头发不时扫过父亲那睡着的脸。此时我在屋里站了好一会儿了,她却没有看我一眼,只是不停地替父亲梳着头,抽抽搭搭地哭个不停。
几个警察和一些皮肤黝黑的农夫在门外站着,他们不时朝屋里探头张望。警察没好气地喊道:“快点收拾!”母亲突然从地板上艰难地站起来,但是又立刻仰面倒了下去。她的头发在地板上散乱开来。她紧紧地闭上眼睛,煞白的脸变得铁青。
我看到母亲在地上痛苦地翻滚着,呻吟着。而外婆跟着她爬来爬去。她俩一直在父亲身边翻滚着,碰撞着父亲的身体,但他却一动不动,好像还对她们微笑着!太可怕了!母亲用力挣扎着,站起来又倒下去;外婆像一个黑皮球从我面前来回经过,时间真长啊……突然,从黑暗中传来了一个婴儿的哭声。
“噢,谢天谢地!”外婆大声地说道,“是个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