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心理测试是怎么制作?大家为什么喜欢做微信心理测试?
微信心理测试是怎么制作?大家为什么喜欢做微信心理测试?
微信心理测试题我想大家应该都有做过吧,这种测试题会让人上瘾,并且种类繁多,做测试的微信用户也很多,为什么会有如此多人喜爱呢?今天小编就来分享一下关于微信心理测试是怎么制作?大家为什么喜欢做微信心理测试?欢迎大家来查看。
微信心理测试是怎么制作?
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微信公众平台本身的功能。是使用的关键词自动回复,通过用户回答关键词一次次的触碰闯关的机会。好处是免费。坏处是用户体验效果不好,编辑关键词麻烦。第二种方法是使用微信的二次开发功能。这个需要第三方公司帮你们做微信二次开发。好处是用户界面比较友好,体验效果好。坏处是收费。
大家为什么喜欢做微信心理测试?
我们先来做个试验,以下测试应该很多人都做过。这是一个著名心理测试图,这个转盘只有黑白两色,当它在旋转时,不同性格的人会看到不同的颜色。不信让你身边的朋友来一起看,他一定能看到你所看不到的颜色。

1、首先看到绿色的人,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2、首先看到红色的人你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同时拥有很强的直觉力。你的出现,可以抚慰周遭人的心灵。你能看见蓝色,所以也暗示了你喜欢接近海洋,海洋总可以带给你平静与放松。代表你的感受很敏锐,可以体察到很细微的事物。你是一个很阳光的,很有智能的人。你很有创造力,喜欢自己动手作一些东西。对你来说,身体最重要的部位是你的胃,胃掌管你的自信,力量与欲望。代表你是一个有领导力。

其实以上两个测试结果是我乱编辑的,连描述也是。我们先来看对于该项测试的描述,描述首先就先入为主地给测试人灌输“这个测试可信”的信号,告诉测试人这是著名的实验,又经过科学研究。但是如果我们冷静的思考下就会发现猫腻,既然是著名的,那这个测试叫什么?又是经过什么科学研究?其实这这个转盘的真实名称叫做“贝汉转盘”,以下摘自百科的资料。

这是以生于艾塞克斯的玩具制作者查尔斯-贝汉(Charles Benham)命名的。他在1895年制作了一个印有上述色块的玩具。转盘旋转时,弧形的颜色会呈现出微妙的差异,它在玩具表面的不同区域都有可视性,这种颜色被称为费西纳颜色(Fechner colors)。一个有关于为什么不同的人能看见不同颜色的理论是人眼对于红、绿和蓝敏感程度不同。贝汉圆板目前被再次作为研究工具用于眼部疾病的研究当中简单的说这就是一个关于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的研究,并不是什么心理性格测试。那么你可能会问,那为什么测试结果还挺准的,或者有几分类似。其实这个测试结果原来一共有7种,第七种是“看到其他颜色的人”,然后一笔带过说这类人极具才华,都懒得编了。(见下图)

觉得结果还挺准的是因为“巴纳姆效应”我们回到前面的测试结果1,“首先看到绿色的人”。你很需要别人喜欢并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倾向。你有许多可以成为你优势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看似强硬、严格自律的外在掩盖着不安与忧虑的内心。许多时候,你严重的质疑自己是否做了对的事情或正确的决定。你喜欢一定程度的变动并在受限时感到不满。你为自己是独立思想者自豪并且不会接受没有充分证据的言论。但你认为对他人过度坦率是不明智的。有些时候你外向、亲和、充满社会性,有些时候你却内向、谨慎而沉默。你的一些抱负是不切实际这个测试结果相信大多数看了都会觉得和自己类似甚至于超准。其实这段话是在20世纪40年代,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随手抄录的星座书上的内容。我们冷静下来再看这段描述,其实可以发现它适合任何人。伯特伦·福勒在1948年给学生们做了人格测试,并让学生们对测试结果打分,0分最低,5分最高。但是反馈给他们的测试结果其实都一样,就是上述的内容。实验最后学生们对于测试结果打的平均分是4.26分。那我们简单解释下这样的现象。其实每个人都是相似的,尽管受过不同的教育,处在不同的环境文化对思维上产生不同的影响,但是大体来说情感和个性是有共同点的。所以我们更容易地去接受一些广泛的、笼统的性格描述,并认为这说的就是自己。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在社交媒体上更容易接受这些描述呢?因为测试的结果实质上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往往可以让人增加自我价值。测试结果的语言基本就是性格赞美,就算是缺点,那也会被描写的情有可原甚至是个性。赞美的语言是一种建立自信的前提和暗示。举个相反的例子,如果你做的任何事都会受到别人的质疑,那你也会对自己产生质疑。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自己想成为的人格,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为了产生自信,我们总可以容易地接受那些能够支持自己的证据,就算没有逻辑性的证据,我们也能找到理由欣然接受。这类证据就好比社交媒体的性格测试和鸡汤文。赞美是一种暗示的力量,当我们接受到这种力量时,实际上我们也在为自己增加自我价值,那么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将这种行为更具体化了,就是“转发”,转发到朋友圈就可以向周围人标榜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了。其实票圈里的性格测试多半是忽悠,就当娱乐娱乐随便玩玩就好了,不必当真。你自己最清楚自己的个性,不用靠别人来告诉你是谁。票圈也不会因为一个测试结果而对你刮目相看。
感谢大家对微微风的支持,微信心理测试是怎么制作?大家为什么喜欢做微信心理测试?就讲到这里。
卖贝商城更多商品介绍:汽车品牌推广新闻稿发布 手机之家软文投放 凤凰卫视凤凰观天下广告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