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的本质》关于贫穷的几个认识误区

  《贫穷的本质》关于贫穷的几个认识误区

  1.穷人真的吃不饱吗?

  至少就食品储量而言,今天的世界有能力让每一个人都吃饱。

  穷人在饮食方面的问题,或许不在于食物的数量,而在于质量 。一定程度上,穷人在选择食品时,主要考虑的是口味如何,而不是 价格与营养价值。不考虑价格,使得即使相应食物价格下降,或者穷人在得到补贴时,也不会增大这些食物的购买量,而把钱花在其他地方。这就使得提 供给他们的食物援助失去效果。而不考虑营养价值,恶果主要体现在孩子身上。

  很多时候,人们认为穷人吃不饱,是因为没钱买食物,所以只需要廉价的粮食 ,这注定了粮食政策将走向错误之路。

  2.穷人就没有其他欲望了吗?

  两位作者在摩洛哥的一个偏远山村遇见过一个男子,问他如果有更 多的钱,会拿来做什么。对方说买更多的食品——好像吃不饱似的。然 而作者们在他家里发现了电视机和DVD机,就问他,为什么吃不饱还要 买电视机。答说,电视机比食物重要。

  人们对于美好生活都有需求。即便是穷人,其首要选择也是让生活 少一点乏味。

  记录显示,发展中国家的穷人会把很多钱花在婚礼、丧礼等场合。 有时候,这出于面子的压力。在南非,一次葬礼可能要花掉一个家庭四 成的年收入,孩子可能为此辍学,其他一切也都越来越糟。面子值多少 钱一斤,在这些地方明码标价。

  所有人都一样,有相同的弱点和欲望,只不过,对穷人来说,欲望 造成的后果总是影响巨大。

  3.免费的东西就会引起穷人的兴趣吗?

  为什么穷人宁肯花钱进行昂贵的治疗,也不愿意享受政府提供的免费预防?

  现实中存在着一种“心理沉没成本”,即人们似乎更愿意利用花了很 多钱获得的东西。

  那么人们是不是认为,廉价的东西没有价值?

  两位作家随即严谨地做了一个自我否定,他们通过肯尼亚一个非政 府组织的调查发现,花钱买下蚊帐的人和免费得到蚊帐的人,其使用率没什么差别。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廉价的帮助失去了效力?前述已经提到,对未来的期望是穷人生存的支柱

  有时候穷人之所以坚持错误的观念,是因为当他们感觉无能为力时,会自动走上那些提供更多希望的途径,而这恰恰是那些错误的观念最善于呈现的 ;同时,解救贫困的服务者往往以为,廉价是穷人最需要的 ,这成为施救者和被救者最根本的分歧所在。

  因此,前述提到的造成贫困的五大原因,有其中两个在这里形成了合力:缺乏信息与失去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