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本书开启了日本战后“重寻民族灵魂”的时代

  《菊与刀》本书开启了日本战后“重寻民族灵魂”的时代

  《菊与刀》:日本何以成为日本?

  认真认识日本,从这本书开始 爱美而又黩武,尚礼而又好斗 喜新而又顽固,服从而又不驯

  “菊”本是皇家家徽,“刀”是武家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亦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由此入手,进而分析日本社会的等级制及有关习俗,并指出日本幼儿教养和成人教养的不连续性是形成双重性格的重要因素。作者把日本文化的特征概括为“耻感文化” ,认为它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

  《菊与刀》在日本非常有名 ,原因之一是这本书开启了日本战后“重寻民族灵魂”的时代 。不妨说它具有这样的内容:提供一种理解日本文化及其他文化的方法。今天《菊与刀》的魅力正在于,读者会从本尼迪克特对细节的关注和深入的分析得到启发,从而在理解文化时保持柔性思考……此书将超越时代,给予我们理解文化的灵感 。

  ——保利娜·肯特(Pauline Kent,社会学家,龙谷大学教授)

  人类学从文化即民俗的方面来观察研究,分析个人不自觉也不自主的,从小就接受下来的风俗习惯、行为规范、道德观念等等。她(作者)用这一观点研究日本,其实所研究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国情”中重要而常被忽略的一方面。

  这本书正是一个美国人类学家以自己的文化同日本的文化作比较研究的结果。……我们看了这样的比较,对书中讲的日本文化和在背后作为对照的美国文化都可增进一点了解。

  ——金克木(著名文学家、翻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