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旅行》(兰克遗产与中国近代史学)(精)
《史学旅行》(兰克遗产与中国近代史学)(精)
导语
本书以研究兰克史学为中心,兼顾由兰克史学所衍生、对中国近代史学专业化产生重要作用的史学方法论著作,如伯伦汉《史学方法论》、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史学原论》、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他们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和竞争关系。一方面,以“中国立场”论述这些域外史家的学术个性与思想,与一般西方学者的观察聚焦点有所不同;另一方面,细致勾稽再现他们在20世纪中国史学被接受、拒斥或误读的具体过程,进而分析他们的史学遗产哪些方面沉淀在中国现代史学,构成其组成部分,哪些成分则被中国史家所忽略。本书不是人物研究的丛集,他们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构成了一个整体,由兰克所开启的史学专业化浪潮,借着这三本方法论著作,以及其他史学理论与史学史著作,将中国史学引向专业化、职业化、学院化之途。
内容提要
兰克终身对抗抽象理论的历史哲学,坚持从历史现象、历史事实里了解各个欧洲国家的特质。史实与史料对兰克而言,有“科学”之外更深一层的意义,它们蕴含特定的政治取向,甚至有宗教的内涵。十九世纪后期,随着学术急速的专业化,兰克史学“求真”的面相被后人凸显出来,被人们以特定的方式崇拜着,他的史学思想被狭隘化。透过世纪转换期间里的史学方法论、史学史专书,兰克的科学形象在全世界传递开来。二十世纪伊始,兰克进入中国,在人们热情追求新社会、全心信仰科学的氛围里,他的治史方法在中国被辗转传述着,反映出国人心中殷切的期望,也呈现出现实中多重的局限。
目录
序
导论
第一章 兰克及其史学
一、在浓郁的宗教氛围里步入史学
二、对基督教世界的情怀引领着史料收集
三、激发出典范式的历史主义叙事
四、对普鲁士王室的忠诚贯穿他的写作
五、与巴伐利亚国王的情谊成就了兰克学派
六、《世界史》是上帝展现的足迹
第二章 兰克在华百年接触史
一、润物无声:历史与兰克
二、大行其法:同质的兰克
三、众声喧哗:多面的兰克
四、兴无灭资:反面的兰克
第三章 伯伦汉《史学方法论》
一、伯伦汉的生平
二、《史学方法论》的各个版本
三、评论《史学方法论》
四、伯伦汉史学在东亚的接受
第四章 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史学原论》
一、成书缘起
二、史学思想
三、接受与批判
第五章 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
一、其人其学
二、隐性流播
三、坪井九马三与梁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