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治未病宝典《黄帝内经治未病宝典》编写组 编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为了阐发《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与理论,笔者在组织编纂《黄帝内经养生宝典》的同时,将《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及理论进行专门的发掘阐析,编成《黄帝内经治未病宝典》一书。对《黄帝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与理论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介绍,并从现代出发,对常见的十一种急性疾病和三十九种慢性疾病的预防、调养与康复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阐析。
本书既可供医务工作者阅读参考,提醒他们不仅仅要重视疾病的治疗,而且要十分关注疾病的预防、调养与康复;同时又可供一般读者阅读,使他们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保健预防,或自觉地进行调养康复。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减少疾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都是相当有意义的。
作者简介
杜同仿,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泛珠三角地区(9+2)高等中医药院校合作发展联席会常务秘书长。从事中医药工作40年,学验俱丰,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多篇,主编或参编著作已公开出版十多部,主持或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十多项。他主编的《常见病中西医诊疗与调养系列丛书》(共27册)于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学会首届科普著作二等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治未病”——先进的防病治病思想
一、《黄帝内经》如何看待疾病
二、“治未病”:防病比治病更重要
三、“治末病”的六大措施
四、?代名医对“治未病”的继承和发扬
五、“治未病”的健康钥匙在自己手里
第二章 常见急性疾病的预防与调养
一、感冒与流行性感冒
二、咽炎与扁桃体炎
三、支气管炎
四、支气管哮喘
五、、肺炎
六、非典型肺炎
七、肺结核
八、泌尿系感染
九、泌尿系结石
十、急性肾小球肾炎
十一、中风
第三章 常见?性疾病的预防与调养
一、冠心病
二、高血压病
三、肺源性心脏病
四、风湿性心脏病
五、心律火常
六、心功能不全
七、糖尿病
八、肥胖症与高脂血症
九、慢性胃炎
十、消化性溃疡
十一、溃疡性结肠炎
十二、肝炎
十三、脂肪肝
十四、肝硬化
十五、便秘
十六、慢性胆囊炎
十七、慢性肾小球肾炎
十八、慢性肾功能衰竭
十九、贫血
二十、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二十一、风湿性关节炎
二十二、类风湿性关节炎
二十三、痛风
二十四、颈椎病
二十五、肩周炎
二十六、腰椎骨质增生症
二十七、骨质疏松症
二十八、腰椎问盘突出症
二十九、遗精
三十、阳痿
三十一、慢性前列腺炎
三十二二、前列腺增生
三十三、崩漏
三十四、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三十五、盆腔炎
三十六、阴道炎与子宫颈炎
三十七、痔疮
三十八、老年性痴呆
三十九、恶性肿瘤(癌症)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第一章 “治未病”——先进的防病治病思想二、“治未病”:防病比治病更重要(一)重视平时保健,尽量防止生病1 “治未病”是保健的最高境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是说圣人重视疾病的预防,不让疾病发生或形成;如果已经生病了才去调治,就好像口渴了才去打井,要打仗了才去铸造兵器,为时已晚。这精辟地阐述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有病早治的思想。2 防病保健基本原则。(1)重视学习。这里的“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不仅仅指医学保健知识,也包括许多人文社科、自然科学等方方面面的文化与知识。比如,如何安排一日三餐,如何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何享受美妙的大自然,如何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如何提升道德修养从而引领身心的健康等等。所以,勤于学习,提高我们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必将成为健康的保障之一。(2)加强防范意识。在拥有健康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为健康投资简直就是浪费,不明白健康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于是暴饮暴食、劳逸失度、熬夜、饮酒过度、不疏导不良情绪,从而透支了健康。也许这样做是为了事业,或者为了谋生,但是当身体垮了,疾病来袭,再多的钱都难换回健康的身体。显而易见,这种活法是得不偿失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素问》 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黄帝内经·灵枢》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治未病宝典》:无病先防,有备无患,胃病、肝病、肾病、糖尿病、冠心病、颈椎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前列腺炎、恶性肿瘤……五十种急慢性多发病的防火墙。掌握“无病一身轻”的神奇密钥,洞察《黄帝内经》“治未病”玄机。是故圣人不治己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灵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