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设计沉思录Jon Kolko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本书由交互设计领域的思想领袖Jon
Kolko所著,是交互设计领域的里程碑之作。本书完美地将当代设计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交互设计实践中,将对交互设计的阐释和分析推向了新的高度。本书重点阐释了对交互设计领域的最新理解和洞察,以及人与科技之间的联系。作者通过引人入胜的内容实现对设计师的教化,帮助设计师教化商业人士,同时确立交互设计在商业领域中的地位。本书不但探讨了经济局面的变化、互联性的增强和全球化的科技普及如何影响针对人类行为的设计活动和设计本身,而且对交互设计的定义进行了更好地阐释,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其一,交互设计涉及的各个知识层面;其二,交互设计作为“以人为本”的学科所包含的基本概念;其三,交互设计师在实践当中获得的经验和采用的方法与手段。此外,本书还讨论了(设计)语言、观点和话术在产品、服务和系统的设计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介绍了交互设计师处理关乎行为和时间的复杂问题的过程,该过程包括构造大量的数据、考察用户、尝试为随时间不断演化的人类行为提供支持等。
作者简介
Jon
Kolko,交互设计领域的思想领袖,他的理想是通过设计和设计教育来改变社会。他对交互设计的研究和实践涉及众多领域,如消费类电子产品、移动、互联网、供应链管理、需求规划、客户关系管理……为推动交互设计这门学科的发展与演进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奥斯汀设计中心(AC4D)的创始人,致力于为《财富》500强企业提供设计相关的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他的客户包括AT&T、HP、Nielsen、Bristol-Myers
Squibb、Ford、IBM、Palm等知名企业。
他曾担任Thinktiv的设计策略执行总监,负责设计和交付能引起情感共鸣且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在此之前,他还曾担任设计公司Frog的首席设计师、《Interactions》杂志的总编和Interaction
Design
Association(IxDA)的董事。此外,他还曾担任萨瓦那艺术与设计学院交互设计与工业设计专业的教授,负责教授该专业的本科及研究生课程。
书籍目录
名家力荐
译者序
引言
概述
第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
第一章思考人的问题
设计过程
定义设计问题或机遇
发现隐藏的欲求、需求和欲望
工作环境中的实境调查
焦点小组与竞争分析
综合、建构和精化
深沉的反思
直觉的角色
设计在把握大局观当中的角色
第二章管理复杂性
旨在产生有用信息的数据构造过程
数据、信息、知识和智慧
将第四维度(时间)纳入考量进行设计
用亲和图组织数据
用概念图将系统视觉化
用流程图展现决策过程
用Ecosystem Diagram展现Engagement Point
用Journey Map体现交互序列
第三章说服与沟通
组织内的说服行为
组织外的游说
设计制品蕴含着文化
说服的道德标准
第二部分
文化与责任
第四章体验与真实性
从人工制品到体验的转移
体验所包含的挑战
现实性挑战
主导整个体验
真实性
体验中的时间美学
第五章诗意、精神和心灵
真诚的交互
探究专注力
对细节的关注
第六章判断和转化不良行为
可用性和影响力
判断、框架和伦理道德
拒斥可用性
Discursive Design
我们对“设计什么”的选择
运用设计转变不良行为
第七章诡异问题
理解诡异问题
为形成冲击性影响而设计
金字塔的底端
医疗、卫生保健和教育中的设计
拒斥经济目标和经济结构
设计的教育问题
为他人设计和同他人设计
总结
术语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主导整个体验 很多《财富》500公司的领导者以各种各样的方式面对这些关乎体验的挑战,其取得的成果各不相同。其中许多公司都改变了以往的广告和品牌思路,转而表述其对体验的专注。例如,Dell公司想要控制客户体验,“几乎每间办公室的每个公告板上都贴有‘客户体验:拥有它!’的标签”;而Hulu公司在播放电影之前询问客户,哪种“广告体验”客户更喜欢。显然,产品的整体形象本身并不能代表这些公司所承诺的乌托邦。对于通过关注体验而获得了经济收益的公司而言,他们做出的改变远不止是公共关系(PR)方面的,他们组织业务的方式和看待其产品、服务及系统的视角都改变了。 大型公司若尝试为用户提供能产生情感共鸣和个人化的交互体验,做出的最显而易见的改变之一就是成立UX团队。UX团队的成员可能没有接受过正式的设计培训,然而他们在数字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代表了用户的声音,充当了用户一方的支持者。他们会与外部的设计公司协同工柞,权衡技术上和业务上的需求,并产出我们熟悉的文档,包括市场需求文档、产品需求文档和产品规范等。成立正式的UX团队,并将其安置在市场或工程部门之外,这正是前述诸多“迈向体验之改变”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更重要的是,UX团队在开发周期的更早期阶段就开始介入,以便参与最初的策略讨论并驱动产品开发过程。 然而,这种将UX集中化的做法并不完美。即使是在最无恶意的公司里,各个业务部门之间也会存在分歧和斗争。UX专员受命完成设计工作,却经常缺乏必要的培训,以致无法很好地完成工作。同样常见的情况还有,UX专员缺乏必要的视觉化语汇(如本书前述的各种视觉化表达方式),无法以能引起情感共鸣的方式来向其他部门表述自己的工作内容,结果就使UX团队退化成外部设计咨询公司的传话筒。事情到达如此地步,是相当令人沮丧的,因为这弱化了UX团队在公司内部的角色,还可能将团队放在了照丑灯下:UX团队可能因此被其他部门看做“外。部厂商管理团队”或者“轻量级市场部”。
媒体关注与评论
Jon在本书中对交互设计进行了颇具反思性、饱含真知灼见且铿锵有力的探索,为整个领域带来了极具号召力的观点,立下了设计师信誉的宣言,描绘了交互设计领域深广的愿景。将来我们回顾交互设计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时,必会发现本书就是树立基业的扛鼎之作。——SteveBatyMeldStudios负责人Jon是推动交互设计领域发展的重要呐喊者。他在本书中细致地阐释了交互设计的核心品质和可能扮演的角色,远远超越了宣讲用户界面设计的层面。如果你有信心缔造未来、解决大问题、创造能激发人类潜力的物品和系统,那就让本书为你解惑,进而了解交互设计实践如何助你一臂之力。——DavidCroninGE公司用户体验中心设计总监/前Cooper公司交互设计总经理《AboutFace,ThirdEdition》作者凭借书中强有力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JonKolko把对交互设计的阐释和分析推到了新的高度。Kolko向我们证明,交互设计能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冲击性影响。交互设计的工具和手段不仅能用来开发产品,还能用来解决社会问题。要想超越风格之设计,进而提升到影响深远的世界之大设计,本书乃必修之作。——DonNormanNielsenNormanGroup联合创始人《LivingwithComplexity》作者本书是JonKolko前作(第1版)的必要升级,在清晰可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主题,以体现近年来交互设计实践和领域范畴的大幅延展。Jon在思想上是领袖,在教育上是使者,他在本书中下足了这两方面的功夫。——StevePortigalPortigalConsulting负责人本书是交互设计领域的重要作品,通过深沉的反思把当代设计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了交互设计实践。对新老交互设计师而言,本书的价值巨大。——CarlDisalvo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博士
编辑推荐
《交互设计沉思录:顶尖设计专家Jon Kolko的经验与心得(原书第2版)》编辑推荐:交互设计领域的扛鼎之作,交互设计领域思想领域多年经验结晶。完美地将当代设计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交互设计实践中,将对交互设计的阐述和分析推向了新的高度,为整个领域带来了极具号召力的观点。
名人推荐
Jon在本书中对交互设计进行了颇具反思性、饱含真知灼见且铿锵有力的探索,为整个领域带来了极具号召力的观点,立下了设计师信誉的宣言,描绘了交互设计领域深广的愿景。将来我们回顾交互设计作为独立学科的发展历程时,必会发现本书就是树立基业的扛鼎之作。——Steve Baty Meld Studios负责人Jon是推动交互设计领域发展的重要呐喊者。他在本书中细致地阐释了交互设计的核心品质和可能扮演的角色,远远超越了宣讲用户界面设计的层面。如果你有信心缔造未来、解决大问题、创造能激发人类潜力的物品和系统,那就让本书为你解惑,进而了解交互设计实践如何助你一臂之力。——David Cronin GE公司用户体验中心设计总监/前Cooper公司交互设计总经理 《About Face,Third Edition》作者凭借书中强有力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Jon Kolko把对交互设计的阐释和分析推到了新的高度。Kolko向我们证明,交互设计能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冲击性影响。交互设计的工具和手段不仅能用来开发产品,还能用来解决社会问题。要想超越风格之设计,进而提升到影响深远的世界之大设计,本书乃必修之作。——Don Norman Nielsen Norman Group联合创始人 《Living with Complexity》作者本书是Jon Kolko前作(第1版)的必要升级,在清晰可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主题,以体现近年来交互设计实践和领域范畴的大幅延展。Jon在思想上是领袖,在教育上是使者,他在本书中下足了这两方面的功夫。——Steve Portigal Portigal Consulting负责人本书是交互设计领域的重要作品,通过深沉的反思把当代设计理论和研究成果融入了交互设计实践。对新老交互设计师而言,本书的价值巨大。——Carl Disalvo 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