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债券周沅帆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本书从公司债券的定义和特征、起源、分类以及基本融资理论出发,对中国公司债券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对公司债券的发行与流通、监管、信用风险的控制与防范、信用评级与增级以及其定价进行深入分析,同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公司债券发展的成功经验,探索中国公司债券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并完善多层次公司债券市场。
作者简介
周沅帆,湖南省邵阳市人,博士,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成员,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副总裁、评级总监和评审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信用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天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独立董事、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和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治理特别评议委员会专家代表曾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的起草、中国人民银行《信用评级违约率数据元》、《信用评级违约率采集格式》、《企业征信数据采集格式》、《个人征信数据采集格式》和《企业征信数据元及采集格式编写过程》等国家金融行业标准的制定;已公开发表经济学论文和出版著作300多万字,主持或参与了30,000多个债券评级、借款企业评级和公司治理评级项目;
曾主持和参与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证券业协会、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重大课题;
曾获国家开发银行创新成果特殊贡献奖、国家开发银行创新成果一等奖、深圳市金融创新奖、深圳市科技进步奖和深圳市产业发展与创新人才奖。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主要结论
1.6 创新点与难点
第2章 公司债券概论
2.1 公司债券的定义及特征
2.1.1 公司债券的定义
2.1.2 公司债券的基本要素
2.1.3 公司债券的特征
2.2 公司债券的起源
2.3 公司债券的分类
2.3.1 普通公司债券
2.3.2 可转换公司债券
2.3.3 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
2.3.4 可交换债券
2.4 公司债券与其他融资工具的比较
2.4.1 公司债券与企业债券
2.4.2 公司债券与中期票据、短期融资券
2.4.3 公司债券与银行借款
2.4.4 公司债券与股票
第3章 公司债券融资理论
3.1 契约理论
3.1.1 契约理论概述
3.1.2 契约理论的分支
3.1.3 契约理论的整合与发展
3.2 资本结构理论
3.2.1 资本结构理论概述
3.2.2 早期资本结构理论
3.2.1 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3.2.1 新资本结构理论
3.3 金融发展理论
3.3.1 金融发展理论概述
3.3.2 金融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3.3.3 金融发展理论的新发展
3.4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动机理论
3.4.1 资产替代假说
3.4.2 后门权益融资理论
3.4.3 评估风险假说
3.4.4 阶段性融资假说
3.4.5 其他理论
第4章 发达国家公司债券发展经验
4.1 美国公司债券发展经验
4.1.1 美国公司债券发展状况
4.1.2 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4.1.3 美国公司债券市场的监管体系
4.1.4 促进美国公司债券融资的因素分析
4.2 日本公司债券发展经验
4.2.1 日本公司债券发展状况
4.2.2 日本公司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
4.2.3 日本公司债券发展的制约因素
4.3 韩国公司债券发展经验
4.3.1 韩国公司债券发展历史
4.3.2 韩国公司债券发展现状
4.4 德国公司债券发展经验
4.4.1 德国公司债券发展历程
4.4.2 德国公司债券发展现状
4.4.3 德国公司债券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
第5章 中国公司债券的产生与发展
5.1 中国公司债券产生背景
5.2 中国公司债券发展历程
5.3 中国公司债券发行现状
5.4 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意义
第6章 中国公司债券发行、流通与监管
6.1 中国公司债券的发行与审批
6.1.1 中国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6.1.2 中国公司债券审批流程
6.2 中国公司债券的承销与上市
6.2.1 中国公司债券的承销
6.2.2 中国公司债券的上市
6.3 中国公司债券交易与结算
6.3.1 中国公司债券交易
6.3.2 中国公司债券登记与托管
6.3.3 中国公司债券结算
6.4 中国公司债券的监管
6.4.1 公司债券监管的理论基础
6.4.2 中国公司债券监管的目标和原则
6.4.3 中国公司债券监管现状
第7章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及控制
7.1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概况
7.1.1 信用风险的界定
7.1.2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界定
7.1.3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表现形式
7.2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成因
7.2.1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产生的理论分析
7.2.2 中国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成因
7.3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度量
7.3.1 信用风险度量的发展历程
7.3.2 信用风险度量的发展动因
7.3.3 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7.4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的控制
7.4.1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控制的目标
7.4.2 公司债券信用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第8章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
8.1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基础及方法
8.1.1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基础
8.1.2 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方法
8.2 公司债券增信
8.2.1 中国公司债券增信现状
8.2.2 完善中国公司债券增信的重要意义
8.2.3 完善中国公司债券增信的建议
第9章 中国公司债券定价
9.1 债券定价理论
9.1.1 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
9.1.2 普通公司债券定价理论
9.1.3 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理论
9.2 中国普通公司债券定价
9.2.1 普通公司债券的利差分析
9.2.2 普通公司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
9.3 中国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
9.3.1 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利差分析
9.3.2 可转换公司债券定价的实证分析
第10章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10.1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
10.1.1 公司债券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
10.1.2 公司债券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10.2 中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建议
10.2.1 公司债券市场方面
10.2.2 公司债券市场制度方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一 中国公司债券发行统计
附件二 中国公司债券法律法规
附件三 国外公司债券相关资料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从各类公司债券发行主体行业特征来看,普通公司债券发行主体较高程度地集中于电力、房地产开发以及建筑与工程行业;从期限特征来看,5年期、7年期和10年期普通公司债券成为市场的主力品种;从评级情况来看,AAA级别和AA+级别普通公司债券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增信情况来看,绝大部分普通公司债券都采取了增信措施。就可转换公司债券而言,发行期限主要以5年期为主,2007年后,6年期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规模有所扩张;从评级来看,AAA和AA+级别债券占据主导地位;从增信情况来看,在2007年前,担保债券占了主导地位。2007年后,无担保可转换公司债券开始兴起,到2010年,市场上发行的可转换公司债券基本都是无担保债券。就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而言,发行期限主要集中在5年期和6年期,其中又以6年期为主导;发行主体基本上为大型国有企业,因而评级也基本上都比较高,AAA级别债券占主导地位;从增信情况来看,部分采取了母公司担保或银行担保的增信措施,另外,由于发行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企业资产规模都比较大,信用等级也比较高,因此,也有一般的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未采取任何担保措施。3.中国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重要意义第一,虽然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不平衡、股权融资与债权融资不平衡、政府债权融资与企业债权融资不平衡等资本市场结构不平衡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目前中国企业融资过度依赖于银行,导致银行长期以来承担了大量债务风险,不利于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是缓解资本市场结构不平衡矛盾的重要途径之一,有利于提升企业直接融资比重,完善金融结构,促进资本市场协调发展和化解潜在金融风险。
后记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际,正是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大力发展之时!多年来,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步伐一直比较慢,不仅落后于股票市场,也落后于国内其它债券市场。为何如此?有客观的原因,亦有主观的原因,有市场本身的原因,亦有体制的原因。作为一个市场参与者,面对这个局面,笔者曾激情澎湃过,也曾迷茫过,但最后总是激情胜过迷茫。随着思考的深入和成熟,在笔者心中,“公司债券市场一定会发展壮大,未来5年、10年,甚至20年一定是中国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时期”这个理念愈发坚定。笔者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这个市场的发展做点什么?能做点什么?本书的创作历时2年多,在创作过程中,笔者得到了周正庆主席、韩俊主任、巴曙松教授、陆文山主任和李量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同时也得到了笔者在鹏元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同事张伟、肖上贤、李宇飞、李慧杰和唐春莲等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我还要感谢我的太太刘亚辉女士,她不仅给了我强大的精神鼓励,还全心全意地照顾好家里的小孩和老人,使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本书的创作中去。同时,我特别感谢我的宝贝女儿周含章,她今年5岁了,她的活泼可爱,有事没事逗我玩,让我在工作和写作之余时时留恋于家庭快乐和身为人父的那一抹甘醇,纯正浓厚,始终不倦。本书涉及范围较广,所需专业知识很深,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周沅帆2011年10月8日草于北京金融街
媒体关注与评论
周沅帆博士的《公司债券》一书对公司债券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内容来看,偏重于实务研究,为公司债券发行中的关键环节(包括评级、增信、发行与上市、定价等),以及公司债券市场的监管、风险控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操作建议,可谓是国内有关公司债券融资操作的实务性代表著作。
——周正庆,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相比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公司债券理论方面的研究相对比较滞后。《公司债券》一书的出版,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本书对完善中国公司债券制度、改进公司债券发行监管、防范公司债券风险及其风险外溢,更好地促进公司债券的健康发展等做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前瞻性对策。毫无疑问,本书是该领域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
——韩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一年前,周沅帆博士的《债券增信》和《城投债一中国式市政债券》相继出版。时隔一年,他的新著《公司债券》又即将出版。这本身就是债券市场推动下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进展的生动例证之一。周沅帆博士在债券市场的研究始终与债券市场的脉动息息相关。可以说,《公司债券》是国内新的市场环境下,一部有代表性的、系统地研究公司债券的著作之一,对于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具有较好的指导参考作用。
——巴曙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目前我国致力于公司债券研究的专业性学术著作实不多见。周沅帆博士以其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形成了《公司债券》这一专著,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公司债券理论思索和实务操作,是一部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专著。
——李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版发行监管部副主任,博士后指导专家,厦门大学等兼职教授
编辑推荐
《公司债券》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
名人推荐
周沅帆博士《公司债券》一书对公司债券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从内容来看,偏重于实务研究,为公司债券发行中的关键环节(包括评级、增信、发行与上市、定价等),以及公司债券市场的监管、风险控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操作建议,可谓是国内有关公司债券融资操作的实务性代表著作。前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周正庆相比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如火如荼的快速发展,公司债券理论方面的研究却相对比较滞后。周沅帆博士《公司债券》的出版,正好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此书对完善中国公司债券制度、改进公司债券发行监管、防范公司债券风险及其风险外溢,更好地促进公司债券的健康发展等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前瞻性对策。毫无疑问,该书是该领域一项开拓性研究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一年前,周沅帆博士的《债券增信》和《城投债—中国式市政债券》相继出版。时隔一年,他的新著《公司债券》又即将出版。这本身就是债券市场推动下的理论与实务研究进展的生动例证之一。周沅帆博士在债券市场的研究始终与债券市场的脉动息息相关。可以说,《公司债券》是国内新的市场环境下一部有代表性的、系统地研究公司债券的著作之一,对于学术界和实务界都具有较好的指导参考作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 巴曙松目前我国致力于公司债券研究的专业性学术著作实不多见。周沅帆博士以其丰富实践经验和理论探索形成《公司债券》这一专著,较为系统性地总结了我国公司债券理论思索和实务操作,是一项令人钦佩的专业贡献,是一本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专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副主任博士后指导专家厦门大学等兼职教授李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