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上海研究书目印永清,胡小菁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收录1845年至2005年海外出版的外文上海文献,这些文献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我们在国外大学访学时所得,对于当地图书馆所收录的上海文献一一过目,收集了部分书目资料。我的侄女印颖在德国攻读硕士之余,为我收集了所有德文版的上海文献。胡小菁女士在日本工作过一段时间,对日本的汉学文献比较熟悉。二是我们充分利用了前人编制的外文上海文献书目,如上海图书馆编制的馆藏上海外文书目和胡道静先生编的三份书目等,在经过考证核对以后予以采纳。

  作者简介

  胡小菁,1964年出生于上海,1981年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1988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此后在图书馆二十余年,先后从事过流通、采编、系统、期刊、数字化等工作,现任职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编、编译,参编工具书及图书若干部。

  书籍目录

  序自序引论:海外上海研究的历史发展与特点编例文献收藏机构代码表正文 西文书目
  1.历史
  2.政治、法律
  3.列强人侵、对外交往、外侨生活
  4.经济
  5.社会生活、风俗、宗教
  6.语言与文化
  7.城市建设与管理
  8.地理与环境
  9.科研、教育、体育、医疗卫生
  10.人物传记、回忆录
  11.年鉴手册、书目名录
  12.地图
  13.图片中的上海
  14.其它
  附.文学艺术作品 日文书目
  1.历史
  2.政治、法律
  3.列强人侵、对外交往、外侨生活
  4.经济
  5.社会生活、风俗、宗教
  6.语言与文化
  7.城市建设与管理
  8.地理与环境
  9.科研、教育、体育、医疗卫生
  10.人物传记、回忆录
  11.年鉴手册、书目名录
  12.地图
  13.图片中的上海
  14.其他
  附.文学艺术作品人名与团体名称索引西文索引日文索引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但是,自从20世纪区域研究兴起以后,海外汉学研究之风为之一变,西方人对中国感兴趣的除了旧有的传统文化以外,还延伸到对近代乃至当代中国的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政治影响等各个方面,特别是对中国的一些城市和重要地区加强了研究而有所成就。“中国学”这个词应运而生,这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当今世界城市化蓬勃推进的时代,具有“世界都市”(global city)概念的大城市正逐渐成为现代人思想文化、资本、技术、社会实践以及人口转移和交换的枢纽,世界特大城市在一个国家和地区内政治、经济乃至文化影响方向所起的作用,正在被学者们广泛地认识,特大城市本身的各种现象和它发展的原因也越来越引起重视。上海的国际化研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从上海的历史发展来看,西方对上海的研究从雏形到成熟、从零星到规模、从表象到内在的过程也就是上海走向世界的过程,是上海城市日益国际化的过程。从现存的外文上海文献来看,海外对上海城市发展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海外上海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成果不但开阔了国内研究者的眼界,而且还推进了上海研究向纵深发展,尤其是西方学者在某些领域的研究,弥补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空白,同时对我们的研究方法也提出了挑战。港台学者最先受到这种影响,如有些学者能够从民国时期上海的个别杂志着手,进而研究二三十年代上海市民的生活,就是一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海外的区域研究正成为近代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海外上海研究无疑是上海研究整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分割开来。而且,海内外的两种研究也有互补之处,共同的交流,可以相得益彰。这也充分地说明了今天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与学术的研究有着国际性的特征。

  后记

  在本书编撰过程中,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特别要感谢的是上海社科院副院长熊月之先生,他一直支持书目资料的编撰工作,认为它方便了学者的研究。他本人在研究上海历史的过程中,也十分注意文献的收集。一次在苏州召开的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上,我特意就上海书目的编写诸问题请教他,得到了他的热心帮助和鼓励,坚定了我编撰此书的决心。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马学强教授对本课题的研究,出了不少好的点子,他曾著有《上海的外国人》等书,对海外上海文献的分布十分熟悉,为我提供了不少好的线索,我和他为数不多的几次聚谈,都能从他那里获得收益。华东师范大学的王令愉教授是法国史的研究专家,熟悉上海法租界的沿革,本书中部分法文条目经他审阅,有些我们不清楚的问题,他都一一给予解答。上海师范大学的孙逊教授积极支持都市文化的研究,支持上海地方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在本课题的出版过程中,给予我们雪中送炭般的帮助。上海辞书出版社历史文献编辑室的王有朋先生是中国索引学会的副秘书长,十分热心于书目索引的编制和研究。5年前在南京的索引学会年会上,我就和他讨论过上海书目的事情,多年以来,他一直对这份书目表示热切的关心。该社王国勇编辑在此书编辑过程中精心细致,不但提供了部分西文机构的通用中文名称,还提出了不少积极的建议,指正了一些失误,使我们受益匪浅。我的侄女印颖在德国攻读硕士期间,也曾为我收集了德文上海研究的书目。上海图书馆的张晓依同志也给予我们一定的帮助。华东师大社科处和图书馆的领导,在各方面都给予我们工作上的各种支持。对以上各位朋友和领导的帮助,我代表编委会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在此特别要提出的是,在本书的编撰过程中,尤其是在条目的归类、编排,书目的检索、核对,索引的编制等方面,我的合作者胡小菁同志担负了主要的责任,没有她的辛苦细致工作,这份书目是不能完成的。在此,我对她表示深深的谢意!

  编辑推荐

  《海外上海研究书目(1845-2005)》是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