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传艾伦·C·林奇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作为领导人,他们给予国人的是贫穷、战争还是富裕和谐?

  本书完整地总结了普京由一个普通人家的“坏孩子”成长为俄罗斯最高权力者的过程。

  年轻时的普京冲动、专横、崇尚自由、坚忍不拔,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树立了理想—-做一名特工。

  克格勃时的普京冷峻、清醒、果敢,在处理前苏联驻东德机构的突发事件中他经历了国家的解体。

  从政之初的普京严谨、忠诚。

  登上权力最高峰的普京强硬、执着,为了国家的利益敢于向超级大国和军事联盟说不,后苏联时代丢失的颜面正被普京一点一点挽回,俄罗斯也正在走向复兴。

  作者简介

  艾伦·林奇是弗吉尼亚大学的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及政治学教授。他也是弗吉尼亚大学的俄罗斯及东欧研究中心前主任(1993—2008),同时又是前苏联在哥伦比亚大学的高级研究学院的埃夫里尔?哈里曼的助理署长。他的作品包括:《如何不排除俄罗斯: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反思》(2005);《俄罗斯是否有一个民主的未来》(1997)。艾伦?林奇现居住在弗吉尼亚州的夏洛茨维尔。

  书籍目录

  第一章早期的生活
第二章圣彼得堡市政厅的岁月
第三章登上权力巅峰
第四章普京上任
第五章国内政治与政策
第六章对外政策
写在后面的话:2012及将来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1952年10月7日,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列宁格勒出生。他是继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统治时间:1881—1894年)之后没有亲身经历世界大战的俄罗斯国家领导人,然而,曾经培养过普京的那些人或是直接,或是间接经历了战争和革命。普京的爷爷斯皮里东·普京(1879—1965),来自于俄罗斯中央特维尔地区的一个农民世家,这个家族居住在位于莫斯科西北部几百英里外的伏尔加盆地。现在普京家人在那里还拥有一间简陋的房屋。12岁时斯皮里东和一个表亲到特维尔地区的一家小酒馆去打工,15岁时动身去圣彼得堡学习厨艺。学成之后,斯皮里东曾经在圣彼得堡市著名的阿斯托里亚大饭店担任厨师,在那里他曾经为臭名昭著的格列高里·拉斯普京工作过。格列高里·拉斯普京对斯皮里东做的美食印象深刻,他还注意到两个人的名字有些相似,于是就赏给斯皮里东一块金子卢布作为小费。 普京的爷爷欢迎俄国革命的部分原因是政府无能,他因此应召加人了帝国军队,但是他们根本无法阻止德军的进攻(“到处都是德军”)。1917年俄国革命之后,他逃离了满是饥民的首都,在自己的祖籍特维尔安全躲过了战争。后来斯皮里东返回彼得格勒(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圣彼得堡改名为彼得格勒),随后又搬到了莫斯科。在莫斯科,凭着他一级厨师的技艺,通过在弗拉基米尔·列宁的国家别墅做厨师而躲过了战争。1924年列宁去世之后,斯皮里东继续在列宁家里为其遗孀娜杰日达·克鲁普斯卡娅及其妹妹担任厨师,一直陪伴着她们,直到几年之后她们去世为止。他还不时地为约瑟夫·斯大林烹饪美食。鉴于克鲁普斯卡娅在苏维埃政治(她注意到列宁在其所著的“政治宣言”中曾经对斯大林进行猛烈的批评)中的潜在影响,斯皮里东·普京很有可能加入了苏联内务人民事务委员会,即“克格勃”的前身苏联秘密警察。1939年克鲁普斯卡娅去世之后,他在莫斯科共产党公寓担任厨师,直到1965年普京13岁时他才去世。他有四个儿子(包括弗拉基米尔·普京的父亲和三个叔叔),其中两个死于二战,普京的父亲也在战争中变成残疾,只有一个儿子在被苏联人称之为“为祖国圣战”中完好无损地活了下来,普京的姑姑被德军抓去波罗的海地区做劳工。 普京的父亲,名字也是弗拉基米尔(1911—1999),在17岁时娶了普京的母亲玛丽娅(1911—1998),当时两个人都是17岁。他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征兵入伍并到潜艇兵团服役,直到1937年退伍。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之前加人苏联共产党,普京的父亲志愿加人苏联军队并承担起保卫列宁格勒(1924年列宁逝世后,彼得格勒改为列宁格勒)的重要任务,在纳粹德国两年半的围攻中,超过—百多万人死于饥饿和疾病。 普京的父亲从事着极其危险的工作,在邻国爱沙尼亚,作为一名突击队员,专门负责攻击纳粹德军的后防线。苏联内务人民事务委员会组建了一个由28人构成的搜寻破坏小组。当食物吃光时,他们受到了爱沙尼亚人民的热情招待,然而,在给他们提供食物时引起了德军的注意。后来,德军发现了他们的藏身地点并很快包围了他们,这支微小的苏维埃力量奋力突围,然而终因寡不敌众,在突围中大多数的队员壮烈牺牲。最后,只有四名成员活了下来,其中包括普京的父亲。当德军派出搜寻犬搜索他们时,普京的父亲躲藏在一片沼泽的芦苇丛下面,躲过了德军的追杀。回到战斗前线后,他又被德军的手榴弹炸伤,正当失血过多奄奄一息之际,被他以前的一位邻居看到,他被救起并送到几英里外的医院就医,虽然活了下来,但也留下了终生残疾,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战后,他到一家生产铁轨及地铁车厢的工厂里制造工具并当上了_一名工头。普京的父亲一直活到1999年8月2日,刚好是普京被提名担任俄罗斯总理之前,亲眼看到自己的儿子走上了国家领导人的位置,普京的父亲曾经说过这样的玩笑:“我的儿子真像是一位沙皇!”

  媒体关注与评论

  “艾伦·C·林奇写的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有关普京及其对俄罗斯影响力的书中最富见解的。它是了解21世纪俄罗斯的头12年、2012年大选后弗拉基米尔·普京是否会重回总统地位的一把钥匙。” ——杰克·F·马特各克 前美国驻苏联大使 “艾伦·C·林奇这本‘解释性传记’,描写在受操纵有时无情的‘波将金式民主’的外表下,给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带来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领导人,巧妙地解释了西方和俄罗斯看待普京功绩的差异。这项研究,不仅完美地适合俄语或比较政治学的课程。而且也适合政治领导的研究。” ——罗伯特·H·唐纳森 塔尔萨大学政治学教授 “艾伦·C·林奇这本弗拉基米尔·普京的简洁传记富于分析,贴近时事,是对政治领导研究和跨学科俄罗斯研究深刻和权威的贡献。林奇的传记写得细致入微、综合、全面、平衡,因其清晰的思路和文笔,方便广大读者阅读。” ——埃里克·P·霍夫曼 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 “艾伦·C·林奇再次做到了。这一次,他写了一本极好的书,刻画了一幅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权威肖像,冷静、仔细、简明地评价他作为俄罗斯领导人的功过。普京的许多支持者和他的很多批评者,甚至普京自己,都会认为阅读林奇精湛的分析是明智之举。” ——亚历山大·J·莫托尔 纽瓦屯罗格斯大学政治学教授 “以一位俄罗斯国情长期观察者的老练,林奇透彻地分析和解释了受国外辱骂、国内敬仰的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个性和政治手腕谜团。” ——安德烈·利比奇 日内瓦国际与发展问题研究所国际历史和政治学教段 “艾伦·C·林奇写作的弗拉基米尔·普京政治传记,不仅是学生,而且是对俄罗斯当前事务感兴趣的见多识广的读者必须读的。他对普京的性格、成败功过提供了一种高度敏锐和非常平衡的评价。在这本易读迷人的书中,林奇提出了关键概念,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困境和目标。” ——杰奎斯·勒维斯 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政治学荣誉教授

  编辑推荐

  《普京传》构思遵循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普京的治国方略源于个人风格与客观局势相互作用的结果。《普京传》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了普京的家庭生活和职业选择,而后半部分则专题分析了1999—2009年间俄罗斯内政外交方面的一系列热点问题。

  名人推荐

  “艾伦·C·林奇写的这本书是迄今为止出版的有关普京及其对俄罗斯影响力的书中最富见解的。它是了解21世纪俄罗斯的头12年、2012年大选后弗拉基米尔·普京是否会重回总统地位的一把钥匙。” ——杰克·F·马特洛克,前美国驻苏联大使 “艾伦·C·林奇这本‘解释性传记’,描写在受操纵有时无情的‘波将金式民主’的外表下,给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带来稳定和经济增长的领导人,巧妙地解释了西方和俄罗斯看待普京功绩的差异。这项研究,不仅完美地适合俄语或比较政治学的课程,而且也适合政治领导的研究。” ——罗伯特·H·唐纳森,塔尔萨大学政治学教授 “艾伦·C·林奇这本弗拉基米尔·普京的简洁传记富于分析,贴近时事,是对政治领导研究和跨学科俄罗斯研究深刻和权威的贡献。林奇的传记写得细致入微、综合、全面、平衡,因其清晰的思路和文笔,方便广大读者阅读。” ——埃里克·P·霍夫曼,奥尔巴尼纽约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 “艾伦·C·林奇再次做到了。这一次,他写了一本极好的书,刻画了一幅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权威肖像,冷静、仔细、简明地评价他作为俄罗斯领导人的功过。普京的许多支持者和他的很多批评者,甚至普京自己,都会认为阅读林奇精湛的分析是明智之举。” ——亚历山大·J·莫托尔,纽瓦克罗格斯大学政治学教授 “以一位俄罗斯国情长期观察者的老练,林奇透彻地分析和解释了受国外辱骂、国内敬仰的弗拉基米尔·普京的个性和政治手腕谜团。” ——安德烈·利比奇,日内瓦国际与发展问题研究所国际历史和政治学教授 “艾伦·C·林奇写作的弗拉基米尔·普京政治传记,不仅是学生,而且是对俄罗斯当前事务感兴趣的见多识广的读者必须读的。他对普京的性格、成败功过提供了一种高度敏锐和非常平衡的评价。在这本易读迷人的书中,林奇提出了关键概念,以更好地理解俄罗斯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的困境和目标。” ——杰奎斯·勒维斯,蒙特利尔魁北克大学政治学荣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