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武挥鞭洪钊 著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作为军事家,曹操以一次次成功的战例,让人看到了北方统一的来临、全国统一的可能;作为政治家,曹操励精图治、改革弊政,让僵化的政治体制出现了新的生机;作为文学家,曹操以悲天悯人的情怀,感叹着民生的艰辛、战争的无情。他希望天下能够早日从分裂走向统一,而这不但是他个人的愿望,更是百姓的呼声、时代的趋势。 曹操不是一个天真的空想家,而是一个十分现实的政治家。为了理想,他可以暂时隐忍;为了信念,他可以低声下气。正是用这样的方式,曹操以他超人的魄力与过人的胆识,大刀阔斧地割除了那个时代的毒瘤,使这个黑暗的年代朝着稳定、统一的方向发展。 曹操是三国时代的骄子,但后人对他颇有微词。其实,他为人诟病的地方,正是那个时代的缺陷。他改变了那个时代,却没能改变自己。
书籍目录
东汉残局: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 ●百足之虫与政治群狼 ●谁把东汉变成瘦死的骆驼 ●吃唐僧肉的“先驱” ●末日王朝的“终结者”逆境中崛起的霸主 ●宦官家庭的叛逆青年 ●从少年游侠到“乱世之奸雄” ●借助同盟者壮大自己 ●拉大旗,作虎皮 ●经济与人才两手抓高举皇权大旗的霸权主义者 ●令人垂涎的尊位 ●被虎狼追逐的末代皇帝 ●皇权投资的回报 ●空头皇帝的现实功效难测的胜负玄机 ●军事家的“无米之炊” ●恩怨与利益夹杂的战争 ●私欲引发的耻辱之战 ●功败垂成的统一之战 ●割须弃袍定关中大度与狭隘:乱世造就的双重性格 ●贵族家风熏陶出的名士 ●背叛友情的无奈 ●走向霸权:与“游侠”好友决裂 ●与对手惺惺相惜 ●时代造就的双重性格铁血政治与枭雄胸怀 ●坚决清除负面榜样 ●舆论底线不容动摇 ●政治路线不容怀疑 ●自伤臂膀的无奈人才攻略与兴国战略 ●不拘一格的人才攻略 ●抓大放小的人才观 ●才智发挥最优原则 ●人才兴国的双赢战略 ●才力如何拉动国力无法跨越的时代鸿沟 ●不越雷池的苦衷 ●操纵傀儡的便利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充满疑虑的试探 ●黄袍为何无法加身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百足之虫与政治群狼按照鲁迅先生的说法,曹操是一个英雄。为什么要说他是英雄呢?与他同时代的人相比,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可以称得上是英雄行为?与他生活的时代相比,他有什么对时代有贡献的英雄壮举?这就要从曹操所生长的东汉末年说起。这可以说是一个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和虎视眈眈的“政治群狼”对峙的时代——当然,“群狼”中,有贪婪而残暴的宦官、外戚,也有不那么凶狠但也对政治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士人阶层。为什么要将士人阶层和宦官、外戚看做是与东汉王朝对峙的“群狼”的一部分呢?这并不是说士人阶层凶狠,而是因为正是士人、宦官、外戚之间的政治斗争,导致了东汉王朝将最后一点儿元气彻底耗尽,董卓、袁绍和曹操等豪强、军阀趁势而起,各领风骚。东汉自从光武帝刘秀称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到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代汉,总共经历了l96年的光景。在这196年中,皇帝能够做主的日子简直屈指可数。且不说从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l89年)董卓率军进入洛阳,从此皇帝便成为军阀、豪强手中的傀儡,就说之前的l60多年,除去开国皇帝刘秀和明、章二帝能够做到政由己出,其余的皇帝则因为生活腐化、被宦官谋杀等原因,差不多都短命而亡,继位的皇帝都很幼小,因此政权便落在母后及其父兄(即外戚)手里。
后记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仿佛任何时代都要等到万事俱备的时候,才会有英雄人物破土而出,而那些英雄人物也只能消极地顺应这个时代的要求,自己不能做越雷池一步的事情。其实不然。所谓时势与英雄,本就是一体的。时代所能提供给英雄人物的,不过是一个舞台,而且是一个缺少主角的舞台;而英雄人物在舞台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时,舞台并不给他们提供现成的剧本,一切都要靠他们自由发挥。所谓时代,就是一个没有剧本、没有编剧、没有导演的舞台,如果没有英雄人物的登场,这个时代将一片混沌。因此,真正体现出一个时代意义与主流的,正是在舞台上备受瞩目的英雄。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他是一个有个性的人,有抱负的人,有成就的人,更是一个真实的人。他登上历史舞台的时候,处于崩溃边缘的东汉王朝可以用“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来形容。官僚机构日趋腐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地方起义此起彼伏,社会矛盾急剧激化。这样的时代,急需一个能够使社会从动乱走向安定的主角。然而,董卓、吕布、袁绍这些豪强霸主只想让自己拥有一个安稳的宝座,于是,他们疯狂地挖着本就十分虚弱的东汉王朝的墙脚,让这座已经摇摇欲坠的大厦轰然倒塌。在倒塌的废墟中,曹操走了出来。他最初的志向,就是重建一座大厦。但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不得不在现实面前一次次修正自己的理想。最终,他没能成为治世之能臣,只能成为乱世之奸雄。在成功之路上,他背叛了自己的理想。践踏了儒家的道德理想,以胜利作为唯一的准则。阴谋、屠杀、非正义战争成为他的惯用手段。在称霸之路上,他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看尽了世间的胜败得失。徐州、宛城、赤壁、潼关,每一次战场上的惨败,在他个人的心中,都要比那些漂亮的胜仗更值得回忆。在志得意满之时,他也深深知道,自己并没有建立坚不可摧的基业,更没有开创万世不变的盛世。于是,他对自己,对自己身边的谋士产生怨恨,他每每自责,更对谋士猜忌。在政治行为中,他不容个人情感的存在。即便是最心爱的儿子、最宠爱的妃子、最贴心的臣子,一旦触犯了他的政治底线,都要受到严厉惩罚,甚至要留下血的教训。这些,都只不过是他人生中的一些侧面,一些零星的外在表现。他孤独而又神秘的内心,我们无法真正知晓,只能通过这些外在的表现去猜测。究其原因,这虽然是一个需要英雄做主角的时代,但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时代。所以,如果真正的英雄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最后不是会变成堂吉诃德那样的疯子,就是会变成李尔王那样的痴人。曹操很明智,他没有坚持做英雄,而是蜕变成了霸主,这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编辑推荐
《曹操时代》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