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全球史(美)柯娇燕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全球史和世界史致力于探讨塑造了人类经验的深层次结构性变迁。这种变迁中有许多是物质的,与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有关,与牲畜驯养和农业发展有关、与技术和疾病有关,与人类的免疫力、生殖和生理机能的变异有关。另外一些是社会的和文化的,涉及不述问题:移民,贸易,语言的发展和差异,奴役和自由的制度,婚姻和育儿的传统,从早期王国到大帝国、共和国联邦的大规模政治组织的出现,战争与和平的运作。为了探讨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全球史学家采用了新的分析和比较方法。然而,他们也从早期文明中继承了古老的传统,以尽可能综合全面和意味深长的方式叙述过去。该书考察了人们对人类整体历史的长期探索,尤其侧重20世纪哲学和理念的急剧变化对历史学科的重大变革。它为学生、也为学者们提供了完美的全球史入门介绍。

  作者简介

  柯娇燕,(Pamela Kyle Crossley),1955年生,美国达特芧斯学院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清史、中国近现代史、比较历史和全球史。曾获古根海姆学者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美国亚洲研究协会列文森奖。主要著作有《半透明之镜:清帝国意识形态中的“历史”与“身份”》、《孤军:满洲三代家族与清世界的灭亡》、《世界史:地球及其人民》、《全球社会:1900年以来的世界》等。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言致谢导言第一章 宏大叙事的萌发第二章 分流第三章 合流第四章 传染第五章 体系第六章 全球史是什么参考文献人名译名对照表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宏大叙事的萌发人们在文字出现之前讲述传说故事,常常以人类的形成为起点。他们在述说自身群体的不同之处时,必然包含了对照或比较人类其他群体的历史。这样,人们在传播关于自身起源的神话时,不可避免地要讲述一种世界通史。一旦有了文字,主要宗教教义都宣讲世界的创造、早期人类的共同体验及面临的问题等宏大叙事。犹如口传的人类起源神话那样,宗教叙述也试图通过讲述单一民族的故事来描述全人类。因为,对任何一个迁徙的民族来说,其他民族则没有迁徙或是迁徙到了别处。对一个与某一特定神祇或至上神灵立约的民族来说,别人则没有立约。对一个遭受攻击或奴役的人来说,别人就是攻击者或奴役者。从很早的时候起,人类群体就通过讲述自身的历史来将自我界定为不同的群体。在许多情况下,他们将自身追溯到奠基性的动物精灵,它具有人的形态,有繁衍人类后裔的能力,或者能够通过与人类的接触而将其品质传递给人类。

  后记

  《什么是全球史》是柯娇燕教授的新作,她谦逊地说这本书只是入门读物,篇幅也不长,但在我看来,内容却非常丰富,知识容量也相当大,有点像压缩饼干。幸好在翻译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她请教和沟通,这样,历经数月,终于完成了这项不算艰巨但也绝非易事的翻译工作。在本书中,柯娇燕教授对宏观世界史的编纂理念与实践进行了学术回顾与梳理。从西方的学术发展轨迹来说,对普世历史的思考与实践,经历了从《圣经.旧约》中《创世记》对人类起源的宏大叙述、史密斯等人主张的文化传播论、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普世历史理论,到今天麦克尼尔、沃勒斯坦、贡德.弗兰克等人对全球史的探索与建构。柯娇燕教授将这一发展过程概括成四大范式,即分流、合流、传染、体系。以此为基础,她进一步评述了当今全球史研究中的不同流派及可能的发展方向。全球史作为新兴的史学流派或分支学科,至今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因此也存在着较大争议与分歧,各种研究范式正在形成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柯娇燕教授从学术回顾人手,从宏观世界史的学术传统来理解什么是全球史,具有启迪意义。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全球史并不是西方史学家们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的突发奇想,而是有其学术的传统与根基。当然,从今天全球史的发展状况来看,柯娇燕教授在这本篇幅有限的著作中对全球史的评述,并没有囊括所有全球史的编纂实践。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本探讨全球史有关问题及其所具有的可能性的杰出导论。柯娇燕教授通过分析大量充满矛盾与难解之谜的文献,勇敢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道路,为使不可能之事成为可能提出了卓越的,具有启发性的策略。
  ——Richard.Smith, 莱斯大学该书是一本非常必要的全球史导论,介绍了过去两千年世界各地构想和写作全球史的方式——亦却一本关于各种世界历史的世界史。简明扼要的写作风格使该书成为学生的优秀入门读本。书中富有洞见和发人深省的分析,也会使专业史学家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表现最广泛,最基本的人类历史范式产生兴趣。这些基本范式之一,就是渴望知道我们作为一个物种是怎样演变为现在这个样子的。
  ——Adam Mckeown, 哥伦比亚大学

  编辑推荐

  《什么是全球史》:历史学的实践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