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陆小曼丁言昭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本书是徐志摩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简述了陆小曼的一生,以及与他生活过的三个男人王庚、徐志摩和翁瑞午的婚姻。作者采访了翁瑞午的家人和健在的一些当事者,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完整地叙述了陆小曼的一生。
悲情陆小曼,陆小曼的悲情。悲情来自她的性格、性情,来自她的环境,更来自她的遭遇。本书是徐志摩三部曲中的第三部,简述了陆小曼的一生,以及与他生活过的三个男人王庚、徐志摩和翁瑞午的婚姻。
书籍目录
前言1.简单的葬礼2.结识“一指禅”推拿师3.与唐瑛同演昆剧4.云裳公司5.丈夫的礼物6.为天马剧艺会演出7.与翁瑞午交往的首次曝光8.夫妇俩回故乡9.认干女儿10.剧本《卞昆冈》的问世11.性格引起矛盾12.徐志摩出国13.泰戈尔来我家14.家里来了俞珊15.小曼之父陆定16.不能去奔丧17.不愿北上18.“轻轻的我走了”19.哭摩20.前夫王赓21.与赵家璧的友谊22.求助胡适23.呵护备至24.从绘画爱好到成为画师25.夫君挚友邵洵美26.女友赵清阁27.杯酒解婚约28.相依相伴29.拜师练身30.陈毅:“陆小曼是我师母”31.晚情尾声附录 陆小曼年表简编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2.结识“一指禅"推拿师1926年10月3日,陆小曼与徐志摩在北京北海公园结婚,10月15日南下上海,遵照徐父徐申如的意愿,到浙江海宁硖石——徐志摩的家乡去过Et子。本来准备马上去的,由于新房还没有弄好,夫妇俩和陆小曼的母亲等到ll月16日才动身。陆小曼在上海每天无所事事,等到硖石来信,说房子已建好,陆小曼十分高兴,心想从此可与自己心爱的人一起在乡下生活,赏红叶,吃大闸蟹,丈夫诗兴来了,她就在一旁磨墨,端茶,看着他写诗。过田园式的生活,陆小曼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然而,陆小曼是个会“作”的女人。在硖石时,上楼要徐志摩抱着她;吃饭如果剩下半碗,也要徐志摩代她吃完。这些在新婚夫妇间说不上什么出格的事,可在徐申如夫妇眼里,就不怎么看得惯了。想想自己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NT媳妇面前,竟完全变了样子。他们本来就对陆小曼有看法,现在看到陆小曼这副模样,更是生气。徐申如夫妻俩一商量,买了火车票就离开硖石了。
后记
这是徐志摩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写陆小曼传,说容易也容易,说困难也困难。容易的是徐志摩与陆小曼的材料非常多,多得你来不及看;困难的是1931年徐志摩去世后,陆小曼与翁瑞午的资料相当缺乏,况且与她同辈的人几乎都已谢世,无处寻找。陆小曼生活中有3个男人:王赓、徐志摩和翁瑞午,其中与翁瑞午生活时间最长,所以要想比较完整、客观地反映陆小曼的一生,必须找到翁瑞午的后代,这是当务之急。2005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父亲丁景唐竟在茫茫人海中,为我找到了翁瑞午的长女翁香光女士。让我惊奇的是,翁香光的家离我家仅隔一条马路,骑自行车只需5分钟。翁香光生于1919年3月15日,属羊,八十多岁。可是她身板硬朗,耳聪目明,慈眉善目,动作敏捷,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我们与她约了3次才见上面。第一次,说是患了重感冒;第二次到妹妹家去住了一阵;第三次才答应我们的采访。翁香光一见我们,连提两个问题,把我们给问傻了。“为什么翁瑞午自己有和美的家庭,却与陆小曼要好?”“为什么陆小曼要跟有妻子、有子女的人好呢?”时间一长,我们成了忘年交,翁香光老师才告诉我说:“起先我非常恨陆小曼,认为她破坏了我们平静的家庭,你准备来采访我时,我的情绪很抵触。后来想想事情都过去那么多年,我年纪也大了,回过头来看看,像他们这样生活了三十多年,确实不容易。”我从2006年6月起笔,2007年2月完成,这些日子里,我三天两日到翁香光家里去,每写好一章,就拿去给她看,同时想好问题去问她。后来她只要想起什么,马上打电话告诉我。翁香光还为我提供了翁瑞午的有关照片,为这本书增色不少。2006年10月,翁瑞午的儿子翁诚光应邀从美国到北京和上海来演讲,我抽空去访问了他。他说:“像你这样的传记作家,外国称为调查作家或者叫侦探作家。”我想想这话也对。只要我得到与传主有关的任何线索,即抓住不放,一查到底。我第一次与陈从周的女儿陈胜吾面对面地坐下来说话,是在2006年10月,以前总是电话聊天。她从小就听父亲讲陆小曼,连他们家的小保姆都能滔滔不绝地谈陆小曼往事。那天去她家,她母亲蒋定的姐姐鞘谷雨也在,九十多岁,她对我说:“陆小曼是个好人啊!”陈胜吾的外婆徐祖慈是徐申如的妹妹,她父亲是徐志摩的表妹夫。陈胜吾是位医生,所以能比较客观地分析陆小曼的各方面情况。她说,陆小曼常常心跳过速,胃痛、气喘、昏厥,这些状况现在看来就是抑郁症。一个女人心中有苦闷,往往会找异性倾诉。就是在今天的社会里,无论是职业妇女,还是家庭妇女,甚至女强人,都会如此。陆小曼认识了翁瑞午,他既殷勤温顺,又善解人意,对着他吐一吐心中的愁苦,以舒畅自己的情绪,完全可以理解。那时医疗水平低,陆小曼的病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吃鸦片后,果然有效,可是一上瘾就不能自拔。徐志摩死后,陆小曼受的打击更大,加上经济不能自立,只能依靠翁瑞午,因此受到的攻击也日益增加。再加上陆小曼生性善良,从不与人争辩,这也是徐志摩一直爱她的原因。林徽因属于事业型女性,徐志摩对她很敬重,但对她有看法,两人有婚约在前,结果徽因被其父亲带回国,与梁思成结成伉俪。林徽因认为在那个社会里,要想成功,必须嫁个有社会地位的男人,所以在权衡徐志摩和梁思成两人时,毅然选嫁梁家。从某种角度来说,徐志摩爱陆小曼胜过爱林徽因。东华大学教师毛子展的朋友,从美国来信,比较客观地谈到陆小曼。信中说:“陆小曼其人据我们看法,并非吃喝玩乐,一无是处,据积楷(锴)太太的弟弟对我说,他曾看过她的书信,文章很好,字也好,诗也很好,否则徐志摩也不会为其倾倒。据近年国内文坛报道,也有人持此看法”。2006年上半年,父亲住在华东医院,遇见推拿科的医生朱鼎成。他说他父亲朱春霆曾为陆小曼看过病,我立刻对他进行了采访,并在他的陪同下,去查看陆小曼的病史卡,可惜没找到,但是朱医生提供了当年自己抄录的陆小曼病案。
编辑推荐
《悲情陆小曼》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