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词传夏如意,毛晓雯,苏缨作者简介、书籍目录、内容摘要、编辑推荐

内容概要

  《纳兰容若词传》讲述了我们眼睁睁看着容若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终其一生,他都在实践孩子的艺术: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和价值观,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要糖果和游戏,不要算计。孩子并不多。在冷硬现实的猎杀下,孩子成了稀缺品。不要蔑视曾经幼稚的自己,就算对过去的天真无法欣赏,至少可以怀着凭吊的心情。

  作者简介

  苏缨,代表作《纳兰词典评》,《风人深致:诗经古义辩证》。毛晓雯,毕业于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出版作品有《写给时代的情书——唐诗的唯美主义》。夏如意,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研究方向为清代文学。

  书籍目录

  《纳兰典评宋词英华(北宋卷)》目录:序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雾失楼台)醉乡广大人间小——秦观《醉乡春》(唤起一声人悄)一波才动万波随——黄庭坚《诉衷情》(波才动万波随)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清脆——柳永《醉蓬莱》(渐亭皋叶下)情色宋词顾我风情不薄,与君驿邸相随——越娘《西江月》(自东君去后)伤高怀远几时穷,无物似情浓——张先《丛花令》(伤高怀远几时穷)几重山,几重水——张先《碧牡丹》(步帐摇红绮)更隔蓬山几万重——宋祁《鹧鸪天》(画毂凋鞍狭路逢)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欧阳修《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留取待春深——欧阳修《望江南》(江南柳,叶小未成阴)……后记《纳兰容若词传》目录:前言 纳兰容若。重21克楔子人生若只如初见【1】 顾贞观【2】沈宛【3】严绳引【4】纳兰性德第一幕 身世: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1】成德,名字的来历、疑云与谶语【2】[考据]十岁时的纳兰词【3】法璋大师的佛门密室【4】虎父:诗人仰望的政客【小考据】旗人取名第二幕 初恋: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1】一块肥腻腻的祭肉【2】骑射:亦弓亦马亦多情【3】父亲的书房【4】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5】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小考据】不得流传的才女诗【6】重逢:花风如扇,柳烟成阵【7】艳歌:照水红蕖细细香【小考据】写给表妹的悼亡词……第三幕 寂寞的十七岁第四幕 科举:万春园里误春期第五幕 成人礼第六幕 双璧:绝还吴季子第七章 痛失:当时只道是寻常第八章 仕途:南雁归时更寂寥第九章 鸾胶纵续琵琶第十章 江南:烟花不堪剪谢幕附录后记

  章节摘录

  黄庭坚多才多艺,在诗歌和书法领域都成就极大,填词反倒不是他的最佳特长了。黄庭坚的诗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世称“秦七黄九”。著作为《豫章集》《山谷词》。秦七、黄九,都是容若的偶像。古人喜欢用排行来称呼别人,唐诗宋词里常见,比如唐代诗人高适送别一位朋友,写下“征马嘶长路,离人挹佩刀”这样深沉的诗句,诗的题目也很深沉,叫做《别王八》。黄九虽然谐音黄酒,但好歹比王八好听。黄九,大名叫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和秦观同属苏门四学士之一,成就却大大高于秦观。黄庭坚有很多头衔:以诗而论,他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以书法论,“苏黄米蔡”里的“黄”就是说他,这两个都是文化史上第一等的头衔,“词人”对他却是一个小头衔了。单独论词的话,黄九其实比不上秦七,一般的宋词选本也是选秦观的词多,选黄庭坚的词少,甚至如叶嘉莹先生的《唐宋词名家论稿》根本就没有黄庭坚的位子,显然不把他算在名家之列。但既然这样,容若为什么还要标举秦七、黄九呢?这里有一个掌故:黄庭坚年轻时便喜好填词,笔法多走绮丽温婉的路子,当时有个很严肃的关西大和尚法云秀斥责黄庭坚,说:你写这些黄色小调,撩拨世人淫念,罪过可太大了,你将来要堕入拔舌泥犁的。填词填成黄色小调,这本是柳永常干的。但柳永本就是个市井人物,黄庭坚可不同,是个学问大家。所以黄庭坚填淫词就好比大教授去写《十八摸》,确实不大让人看得起的,正人君子们总要说些闲话的。人以类聚,物以群分。苏轼的身边总是一些聪明人、有才气的人、诙谐幽默的人,苏党的敌人们却多是一些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人物。所谓敌人们,既有政治上的,也有文艺上的,法云秀和尚就是后者中的一例。

  后记

  在解完这些诗之后,我自己也被撩拨得技痒,东施效颦、狗尾续貂地步韵和了一首。而且我也用同样的主题,并且模仿原诗的风格和用典手法,让大家在复习之外也能有一个宽慰自己的认识:看,掌握这种手法并不很难。读书是要举一反三的,要读得进去,还要能拔得出来。因为任何东西都可被替代。爱情,往事,记忆,失望,时间……都可以被替代。但是你不能无力自拔。好了,下面就是我那狗尾续貂的步韵之作了:(1)野草闲花满地愁A这句诗从用典来讲比较迷惑人,因为它太像平铺直叙的写实了。说写实也没错,但在用典的层面上,它其实是照搬一首假托孔子的诗“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然后百度一下就会知道:杏坛设教之事到底是从何而来呢?揆诸史记,记此事最古者,当属孔子四十七代孙孔传作于南宋绍兴年间的《东家杂记》,其中有《杏坛说》一文,略日:昔周灵王之世,鲁哀公之时,夫子车从出国东门,因睹杏坛,逡巡而至,历级而上。弟子侍列,顾谓之日:“兹鲁将臧文仲誓盟之坛也。”睹物思人,命琴而歌。歌日:“暑住寒来春复秋,夕阳西去水东流。将军战马今何在,野草闲花满地愁。”B用单独的“野草闲花满地愁”引起对“将军战马今何在”的联想,表达对陈老先生的缅怀,并将老前辈比作孔子,恭维一下。这个“愁”是一种伤口,而伤口是别人给予的耻辱,自己坚持的幻觉。——如果你没有看懂这句话,那么恭喜你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C这句诗的另一个功用是顺势带出下一句的“杏坛”。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许多年来,纳兰词始终是为我遮风避雨的另一个世界,是我心底最后退守的忠贞信仰,是让每一个与我相识或不相识的同类们得以远离现实的精神蜗居。
  ——苏缨对于容若,我是佩服多于感动。那种在爱情上“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和勇气,从来不属于弱者。
  ——毛晓雯成容若君渡过了一季比诗歌更诗意的生命,所有人都被甩在了他橹声的后面,以标准的凡夫俗子的姿态张望并艳羡着他。但谁知道,天才的悲情却反而羡慕每一个凡夫俗子的幸福,尽管他信手的一阕词就波澜过你我的一个世界,可以催漫天的焰火盛开,可以催漫山的荼蘼谢尽。
  ——徐志摩

  编辑推荐

  《纳兰容若诗词(套装共2册)》:容若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对前人诗词的寻章摘句与点评之中,他并不期望,也并不认为世人会认同他的眼光,他只把这些摘选与笔记作为私人语境下的一种珍藏。彗星般的人生,可以短暂,但绝不黯淡或沉沦。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木兰花令》